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5)
2023(9703)
2022(8312)
2021(7765)
2020(6630)
2019(14938)
2018(15203)
2017(29737)
2016(16508)
2015(18615)
2014(18729)
2013(18636)
2012(17589)
2011(16117)
2010(16528)
2009(16045)
2008(16108)
2007(14962)
2006(13766)
2005(12655)
作者
(48204)
(40736)
(40309)
(38587)
(25322)
(19536)
(18144)
(15784)
(15285)
(14558)
(13939)
(13559)
(12889)
(12885)
(12612)
(12226)
(12047)
(11886)
(11713)
(11633)
(10434)
(10126)
(9841)
(9281)
(9242)
(9187)
(9172)
(8931)
(8315)
(7968)
学科
(69476)
经济(69366)
(56453)
管理(49148)
(46597)
(34928)
企业(34928)
农业(30659)
方法(26494)
数学(23375)
数学方法(23089)
(21615)
中国(20867)
业经(20094)
(19741)
(15000)
(13798)
银行(13779)
(13405)
贸易(13395)
(13223)
(13153)
(12575)
(11823)
地方(11728)
(11571)
金融(11569)
体制(11418)
(11329)
环境(10801)
机构
学院(245680)
大学(243618)
(106577)
经济(104405)
管理(93693)
研究(82864)
理学(79914)
理学院(79129)
管理学(77918)
管理学院(77497)
中国(67654)
(58083)
(52245)
(51444)
科学(48447)
农业(44403)
(42451)
业大(40876)
财经(40012)
中心(39113)
(38632)
研究所(37631)
(36075)
北京(32251)
经济学(31931)
(30600)
师范(30337)
(30073)
财经大学(29033)
经济学院(28776)
基金
项目(153029)
科学(120601)
研究(114966)
基金(111450)
(96277)
国家(95386)
科学基金(81200)
社会(74656)
社会科(70373)
社会科学(70354)
(60026)
基金项目(59210)
教育(51467)
自然(50137)
(49407)
自然科(48870)
自然科学(48859)
自然科学基金(48001)
编号(47931)
资助(44925)
成果(39419)
(35490)
(34537)
重点(34022)
(33499)
(32351)
课题(32297)
(31312)
国家社会(30863)
教育部(30080)
期刊
(128285)
经济(128285)
研究(75658)
(61454)
中国(54142)
农业(41248)
(39567)
学报(37481)
科学(35851)
管理(32862)
大学(29999)
(29452)
金融(29452)
学学(28549)
业经(25882)
教育(23489)
技术(20397)
财经(20352)
(19410)
问题(18688)
经济研究(17720)
(17428)
农村(14952)
(14952)
农业经济(14383)
(13639)
世界(13191)
(12883)
技术经济(12751)
经济问题(12629)
共检索到385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宪明  
公平与效率是我国农地制度变迁一直面临的两难抉择。我国农地制度的变迁过程与其说是尝试不同的制度安排过程,不如说是公平与效率的博弈过程。现行农地制度中农地分配、农地调整、农地流转、农地征用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本质上都是公平与效率的博弈。我国农地制度进一步变迁的方向是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高兴民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意义上解读公平、效率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我国现有的农地制度下虽然体现了公平,但这种公平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公平被后却隐含着许多的不公平,并且牺牲了农地应有的效率。因此,在坚持农地承包制的基础上,发挥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功能,利用市场配置农地资源,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美玲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这一制度安排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地制度作为规范人们在农业生产上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其内容包括农地的产权制度,农地的经营制度,农地的流转制度和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风田  
一、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产权残缺 (一)虚设的所有权 首先现行土地所有权者地权界定不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对此规定:农村土地应该由村所有,也可以由乡村所有和组所有。在此规定下,现实中的“集体所有”大多数为村民小组所有,但也有地权界定不清楚的,常常引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虚置。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没什么了不起,但实际上土地所有权不明晰,侵蚀行为就难免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姜鑫生  
农地制度是各相关方的正式博弈规则,它的合理与否对尚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从根本上影响着广大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因而,要辨别农地制度的合理,性自然不能简单的从微观效率出发。同时,这一正式制度的制定也必然有其现实依据,笔者则以粮食安全为基点,以中央、地方和农民三方博弈的视角辨析了目前我国的农地制度的合理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宏东  
农村贷款难的原因是农民缺乏有效的抵押资产,土地是我国农民最大的财产,突破现有制度的限制,建立我国农地抵押制度,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解决农村贷款难的有效途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炼成  何林  
为什么要将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成国家所有制;对我国现阶段农地制度改革的八点补充说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不尽合理有关: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法律支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排他性,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自我激励;政府对农地产权的不当限制直接侵害了当事人的土地权益。我国征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应该是:以"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为思想指导,通过重构农地产权制度以有效约束政府征地行为,通过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以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并逐步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一体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惠  赵微  彭开丽  甘臣林  
农地整理的后期管护对于延长农地整理建成设施的生命周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地整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公平与效率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地整理后期管护制度绩效与制度公平、制度效率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探析,试图为管护制度的完善和农地整理后期管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制度公平与制度效率分别在1%、5%的统计水平上正向显著作用于制度绩效,制度公平与制度效率的相关系数为0.81,本文的3个假说均得到验证;(2)管护主体选择方式、管护人员充足程度、村民社交改善程度分别对制度绩效、制度公平、制度效率总效应最大,效应值分别为0.83、0.68、0.82;(3)模型运行结果具有稳健性,在"搭便车"行为的作用下,制度公平对制度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最后,建议推进管护主体选择方式多元化,推动项目区管护人员数量与素质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农民管护参与平台和机制建设,促进项目区农民相互沟通与交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裴新辉  周腰华  姚媛媛  刘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这是由于三大制度原因造成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而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是直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制度原因,因此亟需进行农地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丽艳  乔家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地有效流转是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我国农地流转效率较低的事实,从制度方面分析了其原因所在,并对农地流转制度效率进行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农地流转的相关背景,然后在阐述了制度与制度效率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短板"理论,用于从制度结构的角度分析制度效率,并对促进农地有效流转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江丽  郑文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经历了从农地私有到集体所有,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和农地确权阶段这四个阶段。在农地的确权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农户是确权制度的参与者,政府和农户的态度是该项制度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通过演化博弈论和文献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政府执行确权政策的积极性与农户对确权的参与性在确权的过程中是会相互演化而达成不同的策略,而农户对确权的参与度和政策认知度和政府的积极性仍不高,确权纠纷的解决更需要双方的配合,由此提了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江丽  郑文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经历了从农地私有到集体所有,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和农地确权阶段这四个阶段。在农地的确权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农户是确权制度的参与者,政府和农户的态度是该项制度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通过演化博弈论和文献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政府执行确权政策的积极性与农户对确权的参与性在确权的过程中是会相互演化而达成不同的策略,而农户对确权的参与度和政策认知度和政府的积极性仍不高,确权纠纷的解决更需要双方的配合,由此提了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天森  华兴夏  孙杭生  
首先分析了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包括农地产权主体模糊,农民利益受损;征地范围过广,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征收土地补偿标准过低,土地征收规模失控等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学术界关于征地制度改革模式的讨论,提出了我国征地模式改革思路,包括非农建设用地一级流转方式,土地使用权的征用范围,土地征收、征用及出让主体的划分,土地补偿或买卖价格的确定等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