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2)
- 2023(9361)
- 2022(7517)
- 2021(6903)
- 2020(5347)
- 2019(12042)
- 2018(11746)
- 2017(22918)
- 2016(12165)
- 2015(13745)
- 2014(13907)
- 2013(14021)
- 2012(13729)
- 2011(12666)
- 2010(13076)
- 2009(12299)
- 2008(11971)
- 2007(10986)
- 2006(10263)
- 2005(9668)
- 学科
- 济(63603)
- 经济(63552)
- 业(31129)
- 管理(30867)
- 中国(23467)
- 企(21858)
- 企业(21858)
- 地方(20909)
- 农(19833)
- 方法(18320)
- 业经(16293)
- 数学(15559)
- 数学方法(15467)
- 农业(13236)
- 制(12785)
- 银(12381)
- 银行(12371)
- 地方经济(12309)
- 行(12129)
- 发(11936)
- 产业(11787)
- 融(11539)
- 金融(11538)
- 贸(11402)
- 贸易(11387)
- 易(10986)
- 财(10697)
- 环境(10311)
- 技术(10133)
- 学(9720)
- 机构
- 学院(186085)
- 大学(182760)
- 济(82520)
- 经济(80791)
- 研究(68685)
- 管理(66824)
- 理学(55453)
- 理学院(54798)
- 管理学(54133)
- 管理学院(53780)
- 中国(53594)
- 京(40151)
- 科学(39254)
- 财(39233)
- 所(34698)
- 研究所(30761)
- 中心(30339)
- 财经(29820)
- 江(29700)
- 农(28337)
- 范(26839)
- 经(26758)
- 北京(26661)
- 师范(26618)
- 经济学(25462)
- 院(24670)
- 州(24440)
- 业大(23264)
- 经济学院(22963)
- 财经大学(21715)
- 基金
- 项目(111090)
- 研究(88755)
- 科学(87504)
- 基金(76597)
- 家(64823)
- 国家(64184)
- 社会(56796)
- 科学基金(54006)
- 社会科(53948)
- 社会科学(53941)
- 省(45321)
- 基金项目(39726)
- 教育(39351)
- 编号(37598)
- 划(37250)
- 发(31964)
- 成果(31793)
- 资助(30235)
- 自然(29509)
- 自然科(28681)
- 自然科学(28675)
- 自然科学基金(28130)
- 课题(27413)
- 发展(26785)
- 展(26316)
- 重点(25396)
- 部(24133)
- 创(23757)
- 国家社会(23226)
- 年(22601)
共检索到305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素梅
环保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门类,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环保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历了起步阶段、稳固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宽松的政策环境、持续的需求扩张与大规模的投资驱动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是企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失衡与技术服务滞后也构成了严峻挑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环保产业 科学发展 产业集群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小平 王月波 贾琳琳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推进环保产业园区的建设是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环保产业园区的区域分布特征、业务类型特征、驱动因素特征、园区定位特征和发展阶段特征,指出进一步发展环保产业园区的对策包括:明确园区发展的内外环境、选择适当的经营发展战略、明确政府的恰当角色、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战略举措、注重打造低成本环保产业园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杰 鄂力铁
文章在分析TRIZ理想化方法与环保产业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将TRIZ理论应用于环保产业,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此方法包括理想化水平的评价模型、TRIZ的帕累托最优与改进(优化原则)、环保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思路、步骤,可以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尔林 陈水森
本文就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环保产业的特殊性,探讨了环保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基本范畴,针对我国产业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的环保产业组织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理权
一环保产业是指产品和服务用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有利于提高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新兴产业。它广泛渗透在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不仅包括对环境友善的产品生产部门,还包括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改善生产程序以实现清洁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庆华 王忱
节能环保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既关乎到百姓的生活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应放宽投资准入门槛,健全金融支持体系,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加大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节能环保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节能环保 大型企业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武建奇
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是唯物的,关于发展的方法论是辩证的,马克思提出的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的抽象形式和最高境界。科学发展观无疑是好的发展观,但在贯彻落实这一发展观过程中却现实地存在着认识上、理论上、体制上诸多方面的误解和障碍,形成科学发展上的"博弈困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柳泽民
新的历史阶段对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和利用资本动力。资本的双重逻辑决定了资本不仅是社会财富扩张的重要动力,也是一系列社会危机和发展困境的根源。资本的财富扩张逻辑开启了人类财富生产的新时代,形成了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动力,而资本的价值增殖逻辑又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对抗性,形成经济发展悖论、生态发展悖论、人的发展悖论、自由、公平和效率悖论以及组织性悖论等一系列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悖论。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正确地利用和导控资本动力,从而保证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和保持正确的方向,并实现二者的辨证统一和相互促进。
关键词:
资本逻辑 科学发展 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余智慧 陈鹏
职业本科高校与普通本科高校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高校类型。但在科学逻辑的主导下,职业本科高校面临办学定位不清、专业设置与普通高校趋同、评价体系单一、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对此,需要基于技术逻辑明确职业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按照技术生成逻辑设置专业,建立基于技术的本质与特征的评估体系,健全技术技能人才社会保障机制,以推进职业本科高校的特色发展。
关键词:
职业本科高校 科学逻辑 技术逻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詹一虹 赵禹晨
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的重要举措,但也面临着管理、技术和社会等方面的挑战,系统观点的引入有利于从动态和非线性的视角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的辩证统一。通过探讨由传承人、政府、企业、民众等主体组成的非遗数字化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构建了由非遗资源保护、数字技术应用、文化产业发展和传承人群体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非遗数字化的良性循环发展提供系统思想和科学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窦清华
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重要支撑,关系着乡村内生发展和持续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要突出乡村本土特色,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在产业集聚的推动下发挥自身的价值和能量,因而特色化是其优势产业能否建立的关键,产业集聚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作用的重要途径。为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需为乡村提供人才保障、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保障、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 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师翠英 经蕊 冯泓铭
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创新的有效载体。新发展阶段,区域创新呈现创新模式多元化、创新体系多极化和创新能力差异化等特点。产业集群在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方面与区域创新具有较强的耦合性,并通过要素共享机制、规模经济效益机制和竞争效应机制推动区域创新发展。以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发展,需要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增强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力和核心竞争力;高效统筹区域创新要素资源,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强化政府的引导和保障作用,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关键词:
区域创新 产业集群 作用机制 实践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乔一康 冯晓
现今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经贸摩擦导致对外贸易不确定性风险增加。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要求,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文章以此为视角,通过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外贸易和政策因素,分析我国2012—2018年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发现,东北地区第一和第三产业仅受到国内循环的促进,第二产业仅受到国际循环的促进,而地区消费则阻碍了第二产业发展;东部地区第一产业仅受到国内循环的影响,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则已完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中;中部地区产业发展未能有效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中,仅第三产业受到资本的促进,消费和对外贸易对其产业发展没有明显的影响;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已基本参与到“双循环”之中,但较弱的消费潜力对产业发展造成了阻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