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74)
2023(4702)
2022(3974)
2021(3601)
2020(3046)
2019(7037)
2018(7143)
2017(14145)
2016(7472)
2015(8491)
2014(8674)
2013(8901)
2012(8491)
2011(8054)
2010(8239)
2009(8019)
2008(7998)
2007(6984)
2006(6551)
2005(6002)
作者
(22964)
(19001)
(18935)
(18089)
(12072)
(8811)
(8749)
(7267)
(7140)
(6547)
(6450)
(6226)
(6005)
(5948)
(5885)
(5686)
(5613)
(5590)
(5519)
(5483)
(4736)
(4592)
(4588)
(4249)
(4227)
(4197)
(4142)
(4124)
(3808)
(3702)
学科
(41669)
经济(41637)
管理(19186)
中国(16441)
(14880)
方法(14522)
地方(13694)
数学(13589)
数学方法(13543)
(9422)
企业(9422)
(8736)
地方经济(8182)
(7771)
(7066)
银行(7063)
(7006)
贸易(7002)
环境(6997)
(6862)
(6757)
(6750)
城市(6511)
(6277)
金融(6276)
(5962)
业经(5932)
(5891)
农业(5508)
(5058)
机构
大学(120398)
学院(119210)
(53633)
经济(52341)
管理(43511)
研究(43026)
理学(36844)
理学院(36298)
管理学(35831)
管理学院(35581)
中国(33154)
(26521)
(25589)
科学(24809)
(21304)
财经(20298)
研究所(19046)
中心(18645)
(18300)
(17531)
经济学(17437)
(17413)
师范(17317)
北京(17138)
(15918)
经济学院(15909)
财经大学(15041)
(14518)
师范大学(14272)
(14055)
基金
项目(74157)
科学(59270)
研究(55658)
基金(54280)
(46499)
国家(46182)
科学基金(39305)
社会(37232)
社会科(35368)
社会科学(35361)
基金项目(29246)
(27650)
教育(24471)
(24028)
自然(23374)
编号(22821)
自然科(22753)
自然科学(22747)
自然科学基金(22266)
资助(21353)
成果(18695)
(17805)
重点(16815)
(16751)
课题(15953)
国家社会(15797)
发展(14970)
(14782)
(14553)
教育部(14288)
期刊
(61265)
经济(61265)
研究(41109)
中国(19894)
(16197)
管理(15226)
科学(14481)
学报(13574)
(13309)
金融(13309)
(11960)
问题(11077)
教育(10534)
大学(10268)
经济研究(10208)
财经(9842)
业经(9719)
学学(9620)
技术(8888)
(8535)
农业(8154)
(7872)
(7185)
城市(6963)
商业(6727)
理论(6698)
现代(6537)
国际(6412)
资源(6371)
统计(6120)
共检索到181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  邹向阳  
我国的沿边开放城市(镇),面临着加入WTO、区域经济一体化、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形势,表现出以增长极职能和跨国影响职能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职能缺失。沿边开放城市增长极职能缺失的主要原因是:规模过小、城市体系发育不良、产业链短、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国际影响职能缺失的原因在于:城市在跨境城市体系中能级较低、经济结构单一、支持腹地缺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低。为此,策略性调整势在必行,要完成从沿边开放城市到边境地区中心城市的转变,需要实现边境城市的规模扩张、功能发展和城市体系布局合理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白津夫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强调指出: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并明确提出,要在继续推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选择一些内陆边境城市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促进这些地区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这表明,我国在今后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由沿海开放的倾斜战略向沿海与沿边同步推进发展,力求在总体上加快开放的进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喜莎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心,与8个国家接壤,凭借着丰厚的资源禀赋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形成了以边境开放为前沿、以铁路沿线开放为后盾、以城市开放为重点,点线结合、以点带面、辐射全疆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屠年松  付文宇  
如何提高滇桂省区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沿边开放水平?哪些因素对沿边开放有显著影响?为科学地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2006-2014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论如下:双方经济规模、外贸依存度、跨境网络建设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国家的城市化率对沿边开放有显著正影响;而滇桂省区城市化率对沿边开放有显著负影响;地理距离与外部政策冲击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滇桂省区应加快发展经济、妥善处理好城市化与沿边开放的关系、优化跨境网络建设并加强各方沟通协调来提高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沿边开放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屠年松  付文宇  
如何提高滇桂省区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沿边开放水平?哪些因素对沿边开放有显著影响?为科学地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2006-2014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论如下:双方经济规模、外贸依存度、跨境网络建设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国家的城市化率对沿边开放有显著正影响;而滇桂省区城市化率对沿边开放有显著负影响;地理距离与外部政策冲击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滇桂省区应加快发展经济、妥善处理好城市化与沿边开放的关系、优化跨境网络建设并加强各方沟通协调来提高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沿边开放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双陆  崔庆波  
交通枢纽具有运输成本最小化和市场潜力最大化的区位优势,对厂商具有选址驱动力,因而交通枢纽更容易形成城市,交通支线的增加和运输成本的下降会强化枢纽城市的聚集机制。随着中国内陆边疆省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和出境通道的陆续建成,边疆城市的交通支线不断增加,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增强。动态模拟和实证分析均表明,在沿边开放即市场边界扩大的情境下,交通支线越多,枢纽城市的市场潜力越大,产业聚集力越强,提高道路等级而降低运输成本也具有同样的效应。因此,进一步支持边疆省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强化中国向西、向西南、向东北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地位,实现边疆经济繁荣并辐射带动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树华  蒙昱竹  梁任敏  
文章主要采用多指标的度量方法研究我国沿边省会城市对外开放状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综合考虑沿边省会城市的先天地理区位要素,采用静态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先天地理禀赋对我国沿边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对外开放程度对沿边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其中,由于受外资利用方式粗放型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沿边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为显著负相关,而规模以上企业的征税行为能够扩大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现出显著正相关,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也是显著正相关的,并得出了殷实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杰梅  尹琪  张倚泽  祁婧洁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大背景下,为分析“开放大通道-沿边口岸-边疆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耦合协同效应,本文以云南德宏州为例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口岸依托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较于开放大通道建设而言,对口岸流量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物流业、加工制造业和金融业三大沿边产业在口岸依托城市的集聚与口岸流量间呈紧密正相关关系,且“一带一路”后口岸流量增加对沿边产业集聚的推动作用较之前更加显著;不同产业发展战略对口岸依托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同,在总投资不变的情况下优先发展第二产业对口岸依托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磊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建设中,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对于国家安全、区域合作、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边境贸易和产业发展一直是区域经济的两大重点领域,将对中国与越南在沿边重点区域开发开放中的贸易结构升级、贸易方式转变沿边经济带构建、沿边产业特色化、优势化和差异化发展,以及地方规划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一、引言随着我国东西共济、海陆并举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步形成,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兴国  
基于区位商理论和AHP决策分析法构建区域资源环境基础评价方法,以云南沿边对外开放经济带为例进行区域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资源丰富地区主要集中在该经济带的西部和西北部县市,而东南部资源较匮乏;生态环境状况较好的地区集中在西北部和南部县市,而西部和东南部生态环境状况较差。总体上,该经济带资源环境基础处于一般水平,资源环境基础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较差的地区则集中在东南部,区域差异显著,且出现了"富饶的贫困"现象。基于此,从6个方面提出云南沿边对外开放经济带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保育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光辉  
我国拥有2.28万公里陆地边境线,与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沿边地区国土面积大,人口较少,少数民族分布集中。改革开放以来,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受历史基础、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仍然存在发展基础落后、产业支撑薄弱、人才匮乏、对外开放度低等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若干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邹勇  刘虹  
一、把握时机加快沿边对外开放我国有着长达22000余公里的边境线,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15个国家接壤,其中与俄罗斯毗邻的边境线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史本叶  程浩  
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也呈现新特征,但仍存在合作模式不够优化、缺乏产业支撑、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不够明显、开放水平不均衡等问题。在新形势下,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就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扩大边境地区经济合作规模,优化经济合作模式和整体布局,充分发挥东部、中部经济区的战略支撑作用,完善交通运输通道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增强同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章海源  
沿边地区是我国陆路开放的前沿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先手棋和重要支撑,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1992年国家实施沿边开放战略、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沿边地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当前,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和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加快推进,加快促进边境贸易转型升级,深化与毗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庄芮  宋荟柯  张晓静  
历经30年左右的发展,我国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层次和平台已日趋丰富,开放力度也逐渐增大,沿边开放发展日益成为国家战略的重点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我国沿边开放新的目标和任务是要服务于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于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当前,我国沿边开放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集聚发展有限、高端要素缺乏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国沿边开放地区应从开放理念、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特色产业、边境合作、优惠政策和边境疫情防控等方面做出切合实际的政策调整,推动形成沿边开发开放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