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5)
- 2023(7088)
- 2022(5818)
- 2021(5785)
- 2020(4854)
- 2019(11066)
- 2018(11332)
- 2017(20879)
- 2016(12499)
- 2015(13934)
- 2014(14147)
- 2013(13583)
- 2012(12814)
- 2011(11740)
- 2010(12101)
- 2009(10986)
- 2008(11170)
- 2007(10232)
- 2006(9127)
- 2005(8503)
- 学科
- 济(38239)
- 经济(38181)
- 管理(27879)
- 业(27806)
- 企(20681)
- 企业(20681)
- 教育(19343)
- 中国(19223)
- 方法(18165)
- 数学(16296)
- 数学方法(16105)
- 财(12801)
- 学(12135)
- 农(11951)
- 制(10519)
- 理论(9221)
- 银(9079)
- 银行(9067)
- 行(8726)
- 贸(8255)
- 贸易(8250)
- 易(8096)
- 务(7635)
- 财务(7619)
- 财务管理(7600)
- 农业(7526)
- 融(7422)
- 金融(7422)
- 技术(7373)
- 企业财务(7298)
- 机构
- 大学(176099)
- 学院(170799)
- 研究(63377)
- 济(62560)
- 经济(60904)
- 管理(56119)
- 理学(47577)
- 理学院(46886)
- 管理学(45959)
- 管理学院(45600)
- 中国(43661)
- 京(39146)
- 科学(37715)
- 财(34536)
- 所(32867)
- 范(32178)
- 师范(31958)
- 教育(31567)
- 研究所(29642)
- 中心(27209)
- 江(27106)
- 财经(26825)
- 农(26467)
- 师范大学(26378)
- 北京(26121)
- 经(24314)
- 院(22878)
- 业大(22737)
- 州(21392)
- 农业(20819)
- 基金
- 项目(104710)
- 科学(83175)
- 研究(81482)
- 基金(73465)
- 家(64459)
- 国家(63824)
- 科学基金(52331)
- 社会(48845)
- 社会科(46015)
- 社会科学(46003)
- 教育(45331)
- 省(40663)
- 基金项目(38027)
- 划(37545)
- 编号(35075)
- 自然(32807)
- 成果(32085)
- 自然科(31974)
- 自然科学(31962)
- 自然科学基金(31411)
- 资助(30226)
- 课题(27699)
- 部(25773)
- 重点(25543)
- 性(24026)
- 发(23419)
- 年(22709)
- 教育部(22302)
- 创(21276)
- 项目编号(21115)
共检索到268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建银
目前我国民办教育的最大特殊性与典型特征是"准营利性"(或"准公益性")。这种特征主要表现是,一方面大量民办学校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形式登记,依据非营利组织资格享受税收、土地等政策优惠。但另一方面,实际运作中又不严格遵守非营利组织的国际通则,举办者可获取适当经济回报、按比例分配解散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或主张所投入资源的所有权,从而又有了营利组织的特征。这种做法让民办学校拥有灵活制度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政策与运作风险。从短期来看,应当尽快制定符合"准营利性"特征的过渡性政策。但从长期来看,取消"准营利性民办学校"这个"灰色地带",把民办学校严格划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则是合适的选择。
关键词:
民办教育 特殊性 准营利性 准公益性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文东茅
“由于民办教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 ,所以不能营利” ,这种逻辑成立吗 ?本文在具体分析阐述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可盈利性和可营利性的基础上 ,认为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可营利性并不矛盾 ,允许部分教育机构合法地营利 ,不仅无损其公益性 ,甚至还会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而增加社会公益。
关键词:
民办教育 公益性 营利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一涛
民办高校的公益性并不是指它的外部性,公益性所强调的是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举办民办高校。民办高校的公益性可以通过民办高校的产权制度来体现和保障。选择公益性的发展道路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也符合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政府应该主要依靠激励性的"胡萝卜"政策,而非惩罚性的"大棒"政策,引导更多民办高校主动选择公益性发展道路。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公益性 产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别敦荣 石猛
民办高校办学具有非商业投机性、社会效益外溢性,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具有与商品交易不同的特点。在公益性办学的同时,民间投资举办的民办高校还具有营利属性,营利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实现公益性办学目的。民间投资办学具有公共投资替代性,应当制定激励而非限制性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办学,给予民办高校一定的营利空间,提高民间投资办学的积极性,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民办高校 公益性 营利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望国
民办高等教育组织是典型的市场化的产物,其提供的教育产品的社会性要求民办高校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是我国教育类法规的统一要求。而民办高校的资本来源的非政府性,甚至产业性,决定了民办高校资本天生而潜在的逐利性。民办高校存在着资本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的矛盾。政府应对"投资办学"与"捐资办学"、"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加以区分并给予法律认定,这是一种切合我国实际的做法,将更有利于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民办高校 非营利组织 公益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贾西津
从理论和各国经验看 ,民办教育应存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种不同的形式 ,在我国目前投资激励为主的情况下更应有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存在。根据我国国情和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特点 ,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 ;严格区分捐资办学与投资办学 ;政府要对民办教育给予政策扶持及财政投入 ;要健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体制
关键词:
民办教育 非营利性 民办教育促进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任芳
随着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的逐步发展,关于民办高校的公益性与营利性的问题,一直是专家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民办高校办学有多种目的,可以兼顾营利性和公益性。这种观点一方面反对民办高校以营利为唯一目的,另一方面认为公益事业不是慈善事业,公益性并不一定体现在不能营利上。民办高校在产品的属性上属于私人产品,因此,投资主体必然会追求资本的保值增值;同时民办高校所提供的服务属于教育范畴,因此亦具有社会公益性质。我国民办高校的公益性与营利性这两者既不属于同一范畴的一对矛盾,也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营利性并不一定妨碍民办高校的公益性,公益性和营利性并不矛盾,可以并存。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公益性 营利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凡 陈暐
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原则不仅源于其当代社会公共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属性,还在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体现,并且具有促进社会公正、平等的功能。以社会流动理论分析,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有助于社会流动的自致性特征的加强,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赟嘉
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适应网络教育发展,实现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战略选择。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国家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以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以行业公共服务体系为特色的"三位一体"结构模式。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兼具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双重属性,在发展中存在营利性的日益扩张和公益性的逐渐式微。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过于关注市场需求;法律法规的缺失威胁公益性的维护;规模扩张带来了质量危机。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坚守公益性的重要性,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组织要落实社会责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邬大光
投资办学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我国民办教育走上投资办学的道路,既是办学者不得不做出的一种无奈和被动的选择,也是特定时期民办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的选择。投资办学是一种特殊的发展模式,它既不同于我国历史上的私学之路,也不同于西方的私立教育模式。正确认识我国民办教育的这一基本特征,对于民办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制度安排,对于认识新时期教育属性的发展变化,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民办教育 投资办学 基本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钊
公益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坚持办学的公益性,既是民办高校获得组织合法性的前提,也是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源泉。由于制度建设滞后与不足等多重复杂因素,我国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营利性行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没有得到真正体现。重塑公益性民办高等教育,需要政府、民办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是,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公益性 非营利性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亨利·M·列文 何峰
过去,教育与营利似乎是一对相斥的概念教育属于公立机构,通过政府财政预算获得经费,而营利活动则属于企业行为。在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部分大学组织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营利性机构渐渐涉足过去公立机构的职能范围;另一方面公立大学不再完全依靠政府拨款,开始向学生收取学费,并且从事一些营利性的活动。《民办教育促进法》在制定过程中,也无法绕开教育与营利性这对矛盾。为了解决《教育法》对教育机构属性的规定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民办教育促进法》对于教育机构的营利问题进行了模糊处理,“合理回报”就是妥协的结果。目前人们在“教育产业化”认识问题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在国外虽然没有“教育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建银
准公益性民办学校是按民办非企业单位形式登记,但实际运作中又不严格遵守"非企业"的基本准则,反而具有营利企业特征的民办学校。这类学校在运行过程中已遇到了应否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大量争论。本文从揭示这类民办学校的制度安排和基本性质出发,借助企业所得税的相关理论和法律法规,提出为了保证税负公平和公平竞争,应当对准公益性民办学校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考虑到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实际,应当在免税收入项目、税率、纳税期限等方面设计减免优惠政策。但是从长远来看,取消准公益性民办学校,把民办学校严格划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将更有助于税制统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梦蝶
基于教育提供相关的公益性与教育结果相关的公益性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从教育公益性内涵理解着手认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成果是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因此,我国应加大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开展免费教育,使其成为一项"纯公益性教育"。
关键词:
农村 中等职业教育 公益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