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5)
2023(5418)
2022(4372)
2021(3988)
2020(3541)
2019(7937)
2018(8161)
2017(17362)
2016(9391)
2015(10970)
2014(11005)
2013(11279)
2012(11212)
2011(10327)
2010(10612)
2009(10075)
2008(10240)
2007(9426)
2006(8654)
2005(7959)
作者
(29553)
(24371)
(24268)
(23205)
(15576)
(11343)
(11207)
(9317)
(9082)
(8960)
(8313)
(8130)
(7959)
(7891)
(7619)
(7526)
(7123)
(7109)
(7084)
(7070)
(6409)
(6033)
(6033)
(5612)
(5566)
(5555)
(5540)
(5329)
(4917)
(4916)
学科
(46950)
经济(46903)
(24604)
管理(23263)
(18579)
企业(18579)
方法(18117)
数学(15482)
数学方法(15339)
中国(13990)
(12672)
业经(11426)
(10496)
产业(10244)
地方(9858)
(9671)
贸易(9667)
(9400)
(9036)
(9016)
银行(9016)
(8884)
(8741)
(8002)
金融(8001)
农业(7872)
技术(6972)
(6869)
(6809)
结构(6207)
机构
大学(151542)
学院(150305)
(67930)
经济(66685)
研究(55783)
管理(54683)
理学(46324)
理学院(45755)
管理学(45085)
管理学院(44795)
中国(42201)
(33181)
(32213)
科学(32035)
(29448)
研究所(26494)
财经(25414)
(23997)
中心(23719)
(22889)
(22780)
北京(21797)
经济学(21758)
(20539)
师范(20356)
业大(19976)
经济学院(19854)
(19678)
农业(18989)
财经大学(18739)
基金
项目(90344)
科学(70793)
研究(68067)
基金(64744)
(56040)
国家(55620)
科学基金(46027)
社会(43637)
社会科(41432)
社会科学(41421)
(34710)
基金项目(34028)
教育(30234)
(29697)
自然(27485)
编号(27445)
资助(26834)
自然科(26756)
自然科学(26745)
自然科学基金(26284)
成果(23939)
(21929)
(20896)
重点(20764)
课题(19682)
(18994)
发展(18322)
(18049)
国家社会(18026)
创新(17831)
期刊
(79216)
经济(79216)
研究(49790)
中国(26556)
(22188)
(21462)
学报(21264)
管理(21193)
科学(20821)
(16820)
金融(16820)
大学(16085)
农业(15288)
学学(15017)
教育(14474)
业经(13497)
经济研究(13350)
财经(12602)
问题(11737)
技术(11511)
(11041)
(10308)
国际(9282)
商业(8571)
技术经济(8096)
理论(8094)
(7629)
现代(7623)
世界(7529)
统计(7397)
共检索到232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剑明  
从出口产品结构、外资流向等方面实证分析了目前我国比较优势产业存在的刚性及其负面影响,并从理论上阐述了我国比较优势产业存在刚性的原因以及实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选择,进而提出极具针对性的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仕政  
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学术讨论热点,它的核心在于不同区域的产业分工协作,根据各自优势条件选择优势产业加以扶持发展,避免产业结构的趋同性,在整体上互补互利。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对区域优势产业的研究相对不足,因此本文将首先阐述区域优势产业内涵相关研究的现状,通过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比较分析确立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而提出区域优势产业的定义内涵、基本属性、特征以及形成机制,最后分别对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忠旭  李天来  
该文以比较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产业测算方法为基础,运用《辽宁省统计调查年鉴》等文献资料的数据,分析了辽宁省各地区种植业中的主要农作物相对于全省的比较优势,并对辽宁省不同地区的优势产业进行了选择,进一步促进了辽宁省种植业的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于爱芝  
在新的世界贸易形势下,农产品比较优势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但仅有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比较优势不等于竞争优势。我国农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航  谢金峰  
本文从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和市场条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柑橘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在的有利条件,并通过与其他几个柑橘生产大国的比较,分析了我国柑橘产业现有的竞争力,以期对我国柑橘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戴文益  
一、地区优势产业导向理论理论依据的不同将会对地区产业结构规划产生重大的长期的影响。回顾建国40年来,地区产业结构规划,都依附于地区发展战略理论,忽视地区间产业关联和地区内相对优势产业主导作用,导致各地区产业结构二元化,雷同化和低效益。1978年以前,各地区在“地区均衡发展理论”指导下,按照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和行政计划指令建立起地区完整的相对独立的产业结构体系。这种地区产业结构体系,是忽视市场作用和资源在地区间的合理化配置的计划经济理论在地区产业结构规划上作用的结果。1978年以后,各地区遵照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地区梯度推移”理论,逐步形成各地区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贺灿飞  
根据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增长源于城市外部需求。一个城市的比较优势体现在服务于外部市场的产业中。论文基于北京市投入—产出表,依据产业净流出,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过去15年来,北京的劳动密集型和原料型制造业的优势逐渐丧失,以电子通信设备、化学工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正成为优势产业;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从20世纪80年代的优势地位退居劣势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知识密集型的生产者服务业,如金融业、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信息传输服务业、广告业、房地产开发业、商务服务、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等。产业联系是北京产业比较优势的显著影响因素,资本、知识和技术是北京市产业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经勇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一大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比较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也可理解为比较生产费用优势,它是由各国土地、劳力、资本等有形资源禀赋上的差别引起的。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的竞争力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各国同一产业之间竞争力的比较。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只有通过竞争优势的发挥,才能得到最终体现。一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没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就难以实现其比较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惠芳  赵静  徐晟  
文章对优势产业测度方法进行研究,设计出优势产业测度的相关指标,并用信息熵法对专家评分确定的权重进行修正,运用TOPSIS应用程序对安徽省工业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找出安徽省的优势产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泓  
本文以中国纺织和服装产业为例,研究了外部市场限制对比较优势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1981~2008年的将近30年中,3种外部限制约束了和约束着中国纺织和服装产业的出口扩张。(2)外部市场限制对这些产业的就业、资本形成和价值增值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如1995~2001年间,每年有几十万工人失业、数十亿元资本形成减少和数十亿元价值增值流失。(3)这些产业的外部限制及其巨大影响也迫使中国更加积极地融入世界经济。1984年中国加入多种纤维安排,1986年提出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并开启漫长入世进程等都和这种限制有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拥军  
从战略的角度讲,发挥比较优势不仅仅涉及贸易战略的选择,而且关系到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而产业升级则是对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提升,必然要求政府进行干预。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机制是改革的大方向,过分强调产业升级将会造成整个经济体系产生新的扭曲并延误改革的进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晓辉  
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一国据以发展经济和对外贸易的两种理论,各有其优缺点。绝对的否定或肯定两者中的任意一个,在实践中都是有害的。中国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国力,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考虑,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提高我国国际经济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