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97)
2023(2295)
2022(2046)
2021(1960)
2020(1806)
2019(4119)
2018(4306)
2017(9371)
2016(5080)
2015(5959)
2014(6040)
2013(6302)
2012(6188)
2011(5792)
2010(5918)
2009(5827)
2008(5721)
2007(5190)
2006(4888)
2005(4560)
作者
(16219)
(13520)
(13332)
(12855)
(8304)
(6248)
(6089)
(5084)
(4931)
(4771)
(4452)
(4274)
(4235)
(4188)
(4165)
(4058)
(3954)
(3881)
(3874)
(3752)
(3547)
(3310)
(3257)
(3146)
(3131)
(2970)
(2958)
(2829)
(2724)
(2615)
学科
(23447)
经济(23430)
(13723)
管理(13000)
方法(11353)
数学(10777)
数学方法(10727)
中国(9191)
(8189)
企业(8189)
(7812)
(6368)
(5840)
贸易(5835)
(5736)
(5453)
银行(5449)
(5328)
(5299)
农业(4698)
业经(4305)
(4092)
(4087)
金融(4087)
税收(3876)
(3851)
(3811)
(3636)
(3521)
环境(3422)
机构
大学(82840)
学院(82257)
(38645)
经济(37898)
管理(29748)
研究(29212)
理学(25038)
理学院(24781)
管理学(24434)
管理学院(24292)
中国(23904)
(19502)
(18233)
科学(16366)
(15588)
财经(15304)
(14307)
研究所(13871)
(13786)
经济学(12545)
中心(12346)
北京(12063)
(11769)
农业(11489)
经济学院(11486)
业大(11448)
财经大学(11310)
(10057)
(10006)
师范(9938)
基金
项目(46578)
科学(35994)
研究(34460)
基金(33767)
(29640)
国家(29435)
科学基金(23731)
社会(22089)
社会科(21007)
社会科学(21004)
基金项目(17350)
(16962)
教育(15388)
(14784)
资助(14675)
自然(14397)
编号(14360)
自然科(13991)
自然科学(13987)
自然科学基金(13726)
成果(12016)
(11204)
(10646)
重点(10549)
课题(9766)
教育部(9341)
国家社会(9294)
(9176)
(8975)
人文(8971)
期刊
(43661)
经济(43661)
研究(28330)
中国(14239)
(12924)
(12722)
学报(11556)
管理(11220)
科学(10597)
(9998)
金融(9998)
农业(9082)
大学(8699)
学学(8211)
经济研究(7848)
财经(7696)
业经(7395)
问题(6907)
技术(6765)
(6658)
教育(6344)
(6322)
理论(5612)
国际(5172)
实践(5074)
(5074)
商业(4872)
技术经济(4852)
统计(4627)
(4610)
共检索到128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培秀  
一 我国棉花生产合理布局的意义 棉花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原棉占目前纺织工业原料的80%左右;棉织品是我国的重要的出口物资;棉籽油还是重要的植物油源;棉饼是重要的肥料和饲料。因此发展棉花生产对实现“四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炳康  
四川棉区位于盆中丘陵地区,沱、涪、嘉、渠诸江的中上游。解放以来,本区棉花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常年棉田面积达到375.7万亩,总产量241.9万担,为解决民用棉和部分机纺棉作出了贡献。但是,近几年来,棉花产量大大下降,品质很差,地区之间也很不平衡,棉花供需矛盾突出,成为农业生产中的薄弱环节。造成这种落后面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棉花布局也是一个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谭晓艳  张晓恒  游良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棉花生产重心呈现出由南向北,再由北向西北地区变迁的特点。新疆自1997年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植棉省,2017年其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总量的69.41%。本文从自然因素和政策干预两个视角分析其对棉花生产布局的影响。基于197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在全国层面,生长季平均日照时长和生长季平均降水量对棉花生产集中度有显著影响。生长季平均日照时长每增加10小时,棉花生产规模指数将大约上升0.354%;生长季平均降水量每增加1毫米,棉花生产规模指数将大约下降0.010%。增加新疆地区虚拟变量与气候变量的交叉项后,结果显示生长季平均温度对棉花生产规模指数有正向影响,相比其他地区,新疆的生长季平均温度每增加1摄氏度,棉花生产规模指数将大约上升9.629%,这可能与温度升高导致新疆积雪融化、地下水增加、宜棉范围扩大以及棉花生长期延长有关;生长季平均日照时长每增加10小时,棉花指数将大约上升0.359%。此结果基本验证了棉花喜光照、惧严寒的生长习性和新疆独特的自然优势。此外,不同时期制定的棉花政策也促进了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结论表明自然和政策因素都对中国棉花布局向新疆集中具有重大影响。中国政府对新疆棉花发展的支持政策遵循了自然规律,发挥了新疆的自然条件优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荣生  
我国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这是长期殖民地、半殖民地历史形成的。建国前,我国生产力地区布局极不平衡,70%以上的工业偏集于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而广大内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没有什么近代工业;占国土面积45%西北和内蒙地区,工业产值仅占全国3%;占国土面积23%的云、贵、川三省与西藏地区,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6%。这种分布状况,使工业生产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地区严重脱节,造成原料、燃料和成品的长距离运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沛良  
本文从我国棉花产销现状分析着手,对2000年我国棉花消费需求进行了科学预测。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粮棉争地矛盾突出的基本国情,以及国际棉花产销市场的特点,提出了90年代末我国棉花生产的战略目标和具体指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晋秋   方惠坚   柏杰   薛澜   苏竣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蔡卫平  
《公共图书馆宣言》所阐明的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服务理念,构成了公共图书馆精神,决定了公共图书馆的特点,并最终决定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公共图书馆规划和布局应当在公共图书馆精神指引下进行,应该坚持法治原则、民本原则、公平和效益并举原则和互补原则等基本原则。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绯  
文献资源合理布局是关系到能否充分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发挥群体效益实现资源共享的战略性问题。本文从文献信息资源合理布局的宏观和微观原则出发,探讨了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合理布局的对策,提出了可采取的几种布局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若冰  胡继连  
山东省是棉花生产加工大省,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15%,仅次于新疆。经过近30年的变迁,山东省三大棉花主产区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棉农的种棉积极性受挫,棉花产量和质量逐年降低。该文首先运用对比观察法和实地调研法,提出了山东省棉花生产布局的"双穷"特征,即宏观上多分布于"穷地方",微观上多集中于"穷人家";然后运用协整分析法,证明了棉花种植面积与粮棉比较收益之间存在长期趋势的一致性,继而得出比较收益是影响山东省棉花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趋势的重要因素。由于市场价格机制无法很好调节山东棉花主产区所呈现的"双穷"特征,在分析了比较利益不合理的因素后,该文从政府扶贫开发的角度阐述了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新保  
生产力的合理布局,特别是工业的合理布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提高我国经济建设效益的重要条件之一。就一个地区来说,如何把工业合理地分布在城市和农村,把城乡工业中的大、中、小型企业合理组织起来,使其成为地区经济网络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改善工业布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拟结合江苏的实际,从这个角度探讨一下地区的工业合理布局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启荣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近二十多年来,中国棉花主产区出现了由南向北、向西北新疆地区迁移的现象;中国棉花生产布局变化受各地区种植业内部的比较效益、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农民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灌溉条件和自然灾害、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的影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艳慧  谢辉  
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矢量变换算法的农业物流运输节点设置方法,详细阐述了利用该方法进行农业物流运输节点设置的相关原理,利用距离矢量变换算法,计算农业物流运输节点的合理空间位置,从而完成农业物流运输节点的设置。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算法进行农业物流运输节点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物流运输的效率,保证农产品及时运输到城市中,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杰  
现代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为特点,社会经济活动集中频繁发生的空间地域系统。基本特征表现在结构的聚集性、运行的高效性和对外的开放辐射性。聚集性是社会分工和协作发展的结果。由于社会分工和协作,人们集中在城市这一地域空间中,从空间上缩短了相互交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丁晓音  
对医疗机构合理布局的探讨,是运用系统理论和能级原理来研究各医疗服务机构如何关联,按着什么比例、以什么状态相互组合成一个能够最优提供医疗服务的有机体。系统是一组要素的集合,是彼此之间有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系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魁浩  王西荣  
西北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但人口密度较低,土地生产力及承载力低,故农业发展既有困难,又有潜力。大力发展西北区域农业,可以促进西北资源的开发与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建设,并促进西北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从目前来看,西北农业地区布局与西北区域工商业、城镇、交通布局相一致,即沿陇海一兰新和包兰—兰宁线的主要产区和其它地区的次产区,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