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0)
- 2023(5984)
- 2022(5074)
- 2021(4778)
- 2020(4150)
- 2019(9145)
- 2018(9537)
- 2017(18978)
- 2016(10515)
- 2015(11769)
- 2014(12206)
- 2013(11949)
- 2012(11372)
- 2011(10339)
- 2010(10508)
- 2009(9932)
- 2008(9854)
- 2007(9037)
- 2006(8026)
- 2005(7391)
- 学科
- 济(38049)
- 经济(37993)
- 管理(27928)
- 业(25970)
- 企(19632)
- 企业(19632)
- 方法(16684)
- 数学(14811)
- 数学方法(14677)
- 中国(14120)
- 制(12419)
- 财(11647)
- 农(11399)
- 银(9940)
- 银行(9917)
- 学(9708)
- 行(9580)
- 体(9142)
- 融(8411)
- 金融(8404)
- 贸(8006)
- 贸易(8002)
- 易(7846)
- 业经(7411)
- 农业(6754)
- 理论(6627)
- 体制(6487)
- 务(6475)
- 财务(6450)
- 财务管理(6432)
- 机构
- 大学(153735)
- 学院(153482)
- 济(61020)
- 经济(59535)
- 研究(54481)
- 管理(53497)
- 理学(45136)
- 理学院(44585)
- 管理学(43776)
- 管理学院(43479)
- 中国(42257)
- 京(33490)
- 科学(33261)
- 财(32879)
- 所(28790)
- 农(28243)
- 研究所(25931)
- 财经(25473)
- 中心(24111)
- 江(23528)
- 经(23013)
- 业大(22963)
- 农业(22537)
- 北京(21498)
- 范(19839)
- 院(19675)
- 师范(19561)
- 州(19045)
- 经济学(18980)
- 财经大学(18869)
- 基金
- 项目(95015)
- 科学(72982)
- 研究(69424)
- 基金(67325)
- 家(59660)
- 国家(59184)
- 科学基金(48452)
- 社会(42419)
- 社会科(40107)
- 社会科学(40097)
- 省(37145)
- 基金项目(35020)
- 教育(32517)
- 划(31952)
- 自然(30715)
- 自然科(29968)
- 自然科学(29955)
- 自然科学基金(29419)
- 编号(28608)
- 资助(28310)
- 成果(25036)
- 重点(21679)
- 部(21539)
- 课题(20868)
- 发(20338)
- 性(19848)
- 创(19339)
- 科研(18244)
- 创新(18183)
- 教育部(17967)
共检索到236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仝其宪
我国在规制档案犯罪的行刑实体性衔接上仍存在不顺畅的问题,《档案法》与《刑法》之间在客体、对象、主体以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衔接缺失,需要通过调整档案犯罪在刑法分则中的位置、适度扩展刑法的处罚范围和调整档案犯罪刑罚的规定等对档案犯罪的行刑实体性衔接进行构建,以编织一张更为严密的行刑衔接法网。
关键词:
档案犯罪 行刑衔接 实体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荣 徐大勇
税收犯罪与税收相伴而生,刑法对税收犯罪的规制是保障国家税收体制正常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税收犯罪的刑罚承担着实现刑法价值和税法价值的双重使命。我国现行《刑法》在税收犯罪的刑罚配置上仍存在诸多不足,应当坚持罪刑均衡和谦抑的原则,借鉴各国立法的有益经验,在税收犯罪的刑罚轻缓化、罚金刑、资格刑、单位犯罪等方面完善刑罚配制。
关键词:
税收犯罪 刑罚配置 罪刑均衡 谦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光华 艾诗羽
我国税收犯罪的数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09年至今的刑事政策则呈现出刑罚轻缓化、处罚严密化特征。但从刑事政策的发展来看,仍然面临着以下问题:被动性、滞后性;法网不密、存在漏洞;自由刑偏重、资格刑缺失。域外法治发达国家税收犯罪的刑事政策注重轻缓化的刑罚以保障人权,同时注重不同种类刑罚在预防税收犯罪中的机能。同时通过严密刑事法网,从多角度、全方位防范税收犯罪。我国应借鉴域外的经验,增设相应罪名以严密刑事法网,降低现有税收犯罪的法定刑,同时增设资格刑。
关键词:
税收犯罪 刑事政策 刑罚轻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永景
针对食品与药品安全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危害我国食品与药品安全的犯罪行为却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利益与身体健康,并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我国《刑法修正案(八)》中食品与药品安全犯罪相关的刑事政策,提出加强食品与药品安全犯罪的风险控制,构建民生法益保护的框架;增强刑法相关法条之间的协调关系,落实民生保护的法律理念;完善资格刑,强调监管部门的刑事责任等完善我国危害食品与药品安全犯罪刑事政策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药品安全 犯罪 刑事政策 刑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季超逸
腐败犯罪黑数是指腐败犯罪的发生率大于腐败犯罪的查处率所形成的差额,它是制约反腐败的内生性因素,具有司法视野不能及的严重后果。我国腐败犯罪黑数的程度令人堪忧。控制腐败犯罪黑数,在观念上要树立腐败犯罪"零容忍"的刑事政策观;在刑事立法上强化刑罚的威慑力,控制选择性侦查的标准和条件;并配置以专门的犯罪存疑统计机构和线索收集途径。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杨怀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妇女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交往日益频繁、密切,交往的形式多样,交往的禁忌减少;加之一些人的性观念较为开放,性商品化的暗流也客观存在,使得司法实践中对强奸罪这一古老犯罪的认定仍存在困惑。为使对强奸罪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笔者对我国刑法规定的强奸罪及其与关联的犯罪的关系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以期对强奸罪的理解适用有所裨益。
关键词:
强奸罪 强奸妇女 奸淫幼女 妇女意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爱年
蒋兰香教授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专门研究环境刑法的学者,其自2004年探讨环境刑事法律问题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20年12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其持续深耕细作的学术专著《环境行政执法中刑案移送与司法承接的衔接机制研究》。该书是迄今为止我国法学界唯一一本专门研究环境“行刑”衔接方面的学术专著。著作“小题大做”,对环境行政执法中发现的环境犯罪如何移送、司法机关如何承接,应当构建何种环境行刑衔接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爱年
蒋兰香教授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专门研究环境刑法的学者,其自2004年探讨环境刑事法律问题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20年12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其持续深耕细作的学术专著《环境行政执法中刑案移送与司法承接的衔接机制研究》。该书是迄今为止我国法学界唯一一本专门研究环境“行刑”衔接方面的学术专著。著作“小题大做”,对环境行政执法中发现的环境犯罪如何移送、司法机关如何承接,应当构建何种环境行刑衔接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米沙 石飞
改造市场营销产品结构模式,建立金融产品的双要素概念,目的是为金融产品的设计、营销与品牌建设,提供一个简单实用的分析框架。提高产品要素中的服务价值是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现实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逯建 顾芹
从分析马克思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国际经济学需研究区分"国际"与"国内"的观点出发,指出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所指的"国际价值"是不具有实体性的。通过平均利润的计算,可以得到一种逐渐趋近计算"国际价值"的方法。而"国际价值"却具有很强的指导国际公平的伦理意义。当然,"国际价值"是个历史的概念,随着国际经济交往愈加频繁,它的实体性已经大大增强了。
关键词:
国际价值 实体性 国际价格 伦理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华 司徒汉
职业能力观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的专项能力观、过渡阶段的关键能力观和现阶段的整合能力观。在教学实践中,基于整合能力观的要求,职业院校应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关键能力和专业能力为落脚点的"一主两翼"课程开发与设置模式;对接"校中厂、厂中校",构建"教学做合一"的技能训练平台和校企合作技能训练平台的学习领域课程和目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秋华 丛中笑
新中国建立之初奉行的是社会主义"非税论",涉税犯罪的刑事立法未受重视。1979年刑法典在涉税犯罪方面只有两条:偷税、抗税罪和伪造税票罪,当时涉税犯罪尚未出现明显增长,所以该条款在刑法典中未引起高度重视。1997年新刑法典作出了基本符合有效惩治涉税犯罪和控制涉税犯罪剧增需要的规定。本文对我国涉税犯罪的刑事立法加以梳理,希望有助于法律价值的释放。
关键词:
涉税犯罪 刑事立法 法源 演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种珊珊
职务犯罪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其破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党政之风,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我国刑罚制度又向着轻缓化方向发展,职务犯罪的轻刑化现象也日渐凸显,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因此,严惩职务犯罪势在必行,这也是惩治腐败犯罪,彰显刑罚公正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周德金
法人犯罪本质上仅是一种观念上的犯罪。法人犯罪成立与否,在于对法人失范行为的管理与惩治模式的选择。比较域外法人犯罪制度,可发现我国单位犯罪制度在惩罚依据、罪责模式、归责原则等基础性问题上存在诸多相互抵牾之处。我国单位犯罪制度在矛盾和混乱之中走上主体扩张道路,但其表面的扩张带来了更多司法失衡问题。我们应在符合刑法体系结构及满足刑法自身逻辑的前提下,以理性主义为思想基调,以法人人格为归责依据,坚持单位与其成员刑事责任相对独立,使得两元主体分别回归本体责任。
关键词:
单位犯罪 部门意志 法人人格 惩罚依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姜盼盼
英国刑法犯罪故意的历史来源主要有两个时期:一个是古罗马时期,英国刑法犯意有意识作了区分;一个是中世纪时期,英国刑法犯意实现了从碎片化到整体性。英国刑法犯罪故意的存在样态同样基于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一个维度是惩罚的正当性,是故意的应受谴责性,一个维度是英国刑法犯意从无意识放宽到严格限制的有的放矢。在反思英国刑法犯罪故意的现代语境下,基于概念上的前思和思维上的选择,认为故意采纳"结果目的性"理论,过失采纳"结果必然性"理论,最终得出达到合理人标准是故意应受谴责性的实质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