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4)
- 2023(8214)
- 2022(6777)
- 2021(6038)
- 2020(4963)
- 2019(11113)
- 2018(11204)
- 2017(22043)
- 2016(11579)
- 2015(13394)
- 2014(13587)
- 2013(13926)
- 2012(13692)
- 2011(12673)
- 2010(13061)
- 2009(12248)
- 2008(12032)
- 2007(11096)
- 2006(10367)
- 2005(9734)
- 学科
- 济(64167)
- 经济(64119)
- 业(34693)
- 管理(32792)
- 企(25066)
- 企业(25066)
- 中国(22184)
- 地方(20226)
- 方法(19900)
- 农(18795)
- 数学(17140)
- 数学方法(17066)
- 技术(15768)
- 业经(15458)
- 农业(12768)
- 地方经济(12195)
- 制(12155)
- 银(11977)
- 银行(11960)
- 产业(11804)
- 贸(11769)
- 贸易(11756)
- 行(11737)
- 易(11358)
- 发(11256)
- 融(11177)
- 金融(11177)
- 财(10282)
- 环境(9842)
- 学(9457)
- 机构
- 学院(183578)
- 大学(180084)
- 济(83701)
- 经济(82010)
- 研究(67446)
- 管理(67442)
- 理学(56075)
- 理学院(55445)
- 管理学(54792)
- 管理学院(54436)
- 中国(52213)
- 京(39884)
- 科学(38369)
- 财(38016)
- 所(34789)
- 研究所(30865)
- 中心(29786)
- 江(29410)
- 财经(29115)
- 农(29089)
- 北京(26459)
- 经(26138)
- 经济学(25873)
- 范(25287)
- 师范(25066)
- 州(24067)
- 业大(24039)
- 院(23864)
- 经济学院(23386)
- 农业(22444)
- 基金
- 项目(109049)
- 科学(85557)
- 研究(84995)
- 基金(75637)
- 家(64474)
- 国家(63904)
- 社会(54367)
- 科学基金(53762)
- 社会科(51796)
- 社会科学(51790)
- 省(44756)
- 基金项目(39668)
- 教育(37527)
- 划(36476)
- 编号(35202)
- 发(31432)
- 资助(30623)
- 自然(30577)
- 自然科(29766)
- 自然科学(29760)
- 自然科学基金(29207)
- 成果(29049)
- 发展(26189)
- 展(25749)
- 课题(25623)
- 重点(24893)
- 部(24003)
- 创(23748)
- 创新(22336)
- 国家社会(22214)
共检索到300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文青 ,吕延晓 ,陈晓东 ,苏宜森
当今世界,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成为国际智力和经济力竞争的新焦点和主要手段。核科学技术是本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成就。无论在国际间的军事对抗,还是经济技术的竞争中,核能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始终占据特殊的战略地位,并将继续发挥其重大作用。一、核能高技术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核能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作为能源应用和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应用两个方面。能源是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一次能源供应短缺,已是世界性的问题。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有限,已经探明的储量按目前消费速度只能维持30~40年。水力资源易受地域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鲁若愚 杨德荣
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因素。在社会上广泛取得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共识尤其重要。这种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和地区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军工与民用高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穗珊
文章根据 1 995 -2 0 0 1年我国经济统计数据 ,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科技投入与产业发展进行灰关联研究。研究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制定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科技投入 高技术产业 灰关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志元
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思考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系张志元一、发展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风险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性产品的投资。由于高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冬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因此,世界各国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均把高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楚认识到,我国真正达到大规模生产水平的新兴产业还为数不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起到的带动作用还体现不够。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高技术产品数量还比较小,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发展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鹏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先导产业。但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在内部与外部、空间与时间的对比中,我国高技术产业还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我国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率尚不占优、研发投入力度尚显不足、持续经营企业发展乏力以及受国际市场冲击风险加大4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劳动生产率 R&D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彦 高志前
本报告分析了2003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放慢、经济效益下降、研发投入比例降低、技术引进经费减少及高技术产业外向度提高等问题,提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进入成熟期,产业组织面临优化重组;技术引进途径多元化,技术对外依存度降低;民营企业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应重视三资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仪器仪表产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政策 产业结构 技术引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俊江
一、国外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模式与措施 高技术产业是当代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起先导和核心作用的产业,其生命力表现为通过日益强化的高技术手段,生产具有巨大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新兴产品。它不仅导致生产力的新飞跃和世界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的新变化,而且这些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以及产品价值的高增殖性。该产业本身的高裂变性,能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这些特点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竞相追逐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日益高涨的潮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亚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单丹丹
高技术产业集群(包括产业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等多种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在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重产出轻利润、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因此,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治理框架,切实提高创新能力,保障产业集群良性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群 管理与治理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国友 ,顾淑林 ,王可 ,王路烨 ,曾洪
(一)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在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末的上一轮世界经济竞赛中,我国未能跟上。而在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一轮竞赛中,更是面临险情,濒于淘汰。这样言论决非危言耸听。从上轮竞赛的结果看,我国在世界经济GNP中的比例从1955年的4.7%,下降到1980年的2.5%。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1960年与日本相当,而1980年却只有日本的1/4,1985年降至1/5;196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高出我国4600亿美元,而到1985年已经高出36800亿美元。从这一轮竞赛的实质看,我们面临的竞争以内涵增长为特征,内涵增长使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低的成本,能提供同等或更高效用的产品和服务,而高技术和新技术是其核心和动力。在高技术和新技术产业方面,六十年代与我们起点相近的日本已经远远跑在我们前面,七十年代比我们落后的一些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也超了过去。南朝鲜的金星公司1986年销售额16亿美元,出口占10亿美元,从256K的集成电路到家电产品,都以自己的牌子进入了国际市场的中心。从我国经挤增长的效益看,量上的速度不低,但水平提高不快。1952~1982年期间的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低,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我国创造1000美元产值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5~5倍,是印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英 徐朝阳
一、今后十年内我国政府制定高技术产业政策的总体思路在今后十年内,尤其在“十一五”期间,政府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总体目标应当是:重点突破,区别对待,提高水平,在转变企业、科研机构机制上下功夫,创造和改善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市场环境,引导市场资源配置,使我国高技术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史清琪 王昌林 鲁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糜志雄 何艳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总量持续攀升,对外贸易活跃,但与此同时,行业规模差异大,产业地理分布不均衡,缺乏核心技术,整体利润率低,研发投入缓慢和研发的专利产出缺乏相对优势。对此,应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各地区实现优势互补,制定和完善人才战略以及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驱动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玉林 张倩男
1.中国整个高技术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值比较大,高于制造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值,所以高技术产业在中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整个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比较好。今后要在已初步形成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依托已在建高技术产业基地,大力推动高技术产业的更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