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36)
- 2023(6150)
- 2022(4528)
- 2021(4121)
- 2020(3382)
- 2019(7367)
- 2018(7942)
- 2017(16247)
- 2016(8910)
- 2015(10255)
- 2014(10379)
- 2013(10144)
- 2012(9235)
- 2011(8477)
- 2010(8670)
- 2009(8357)
- 2008(8181)
- 2007(7484)
- 2006(7215)
- 2005(6728)
- 学科
- 济(38390)
- 经济(38352)
- 管理(23942)
- 业(21492)
- 中国(16072)
- 企(14716)
- 企业(14716)
- 农(14640)
- 方法(12959)
- 数学(11452)
- 数学方法(11403)
- 环境(10157)
- 制(10101)
- 业经(9721)
- 农业(8977)
- 地方(8750)
- 财(8327)
- 发(8279)
- 银(8205)
- 银行(8195)
- 行(7921)
- 学(7339)
- 贸(7245)
- 贸易(7240)
- 易(7092)
- 体(6604)
- 融(6582)
- 金融(6581)
- 发展(6477)
- 展(6467)
- 机构
- 学院(132218)
- 大学(130897)
- 济(57029)
- 经济(55782)
- 管理(47355)
- 研究(46824)
- 理学(39627)
- 理学院(39193)
- 管理学(38599)
- 管理学院(38369)
- 中国(36921)
- 京(28762)
- 财(28169)
- 科学(27141)
- 所(23649)
- 财经(21864)
- 研究所(21157)
- 农(21138)
- 江(20696)
- 中心(20597)
- 经(19664)
- 北京(18733)
- 经济学(18228)
- 范(18111)
- 师范(17980)
- 业大(17704)
- 院(16936)
- 经济学院(16545)
- 州(16541)
- 农业(16074)
- 基金
- 项目(80110)
- 科学(62573)
- 研究(61774)
- 基金(56759)
- 家(48941)
- 国家(48553)
- 科学基金(40482)
- 社会(39983)
- 社会科(37789)
- 社会科学(37779)
- 省(31272)
- 基金项目(29970)
- 教育(27139)
- 划(26157)
- 编号(26017)
- 自然(23412)
- 自然科(22668)
- 自然科学(22660)
- 资助(22324)
- 自然科学基金(22222)
- 成果(21584)
- 发(19240)
- 重点(18345)
- 课题(18266)
- 部(17819)
- 国家社会(16692)
- 创(16113)
- 发展(16071)
- 展(15828)
- 制(15597)
共检索到205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恩泽 汪沅 尹立颖
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累积了诸多与建设生态文明相悖的"非生态"难题,主要是资源消耗过度、人居质量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加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破解这些难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生态化转型势在必行。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化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契合,协调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有效路径。因此,需要构建合理布局、集约、低碳、循环、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实现空间结构、经济和产业结构、制度与文化结构以及人的生态化转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荣宏庆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提升到52.27%,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当前,中国城镇化进入由加速向减速转变、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不完全城镇化向完全城镇化转变的战略转型期。面对城镇化建设中用地失控严重、城镇区域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较为普遍等诸多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必然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城镇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制度体系构建,是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优路径选择。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生态环境 保护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莺莉 王灿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病"与"农村病"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研究表明,旅游产业作为"环保产业"和"朝阳产业"发挥了其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加速起到了积极作用。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进程。因此,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生态化转型不仅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导向。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转型案例说明,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需要以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为核心、旅游特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检新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病与农村病的问题非常突出。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处于生态化转型的过程中。相关资料显示,旅游产业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反生态问题也出现。在当前经济形式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有关案例进行研究,指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应始终围绕着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而进行,应融合现代环保技术,只有这样,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下,乡村旅游才能够快速进行生态化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检新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病与农村病的问题非常突出。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处于生态化转型的过程中。相关资料显示,旅游产业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反生态问题也出现。在当前经济形式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有关案例进行研究,指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应始终围绕着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而进行,应融合现代环保技术,只有这样,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下,乡村旅游才能够快速进行生态化转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倪静
在中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的今天,我国城镇化发展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政府对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避免不良的城市蔓延,增加新型城镇发展的弹性机制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解释。而各个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等城市发展要素有着巨大差异,因此在城市文化生态和城市形象整合的关联性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城市视觉生态的基础环境,设计语境和建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态 城市 形象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贵平
随着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反生态"问题的显现,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从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对其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历程、资源概况及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亟需着眼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乡村经济,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该文依据新城镇化对国内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基本需求,并结合江苏省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需求,提出以环保技术为支撑、深化江苏省绿色乡村发展,以生态发展为核心、促进江苏省乡村旅游制度改革,以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导向、实现江...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旅游 生态化转型 江苏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克强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土地改革,需要农民自愿选择以土地换取市民身份。土地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而不宜试点推广,关键降低农民与市民身份转换的经济成本,以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土地管理有利于盘活存量和抑制滥占土地,土地流动向耕地保护和民生保障的倾斜。建议推进土地价值与使用权的分离,通过对土地占用及升值征收土地资源税,将土地价值从使用价值中充分剥离出来,并将土地资源税纳入全国和地方建立的统筹基金,专用于对城镇化进城农民的保障性安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昌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已势不可挡,然而在生态文明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转变传统粗放式的城镇化模式已迫在眉睫,建构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与生态发展相适应的格局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文章主要研究如何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寻找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可行举措,为未来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生态文明 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荣宏庆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提升到52.27%,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当前,中国城镇化进入由加速向减速转变、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不完全城镇化向完全城镇化转变的战略转型期。面对城镇化建设中潜藏的城镇化用地失控严重、城镇区域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较为普遍等诸多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必然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
关键词:
中国 新型城镇化 生态环境 保护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红丹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旅游的经济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问题日益突出,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乡村旅游经济模式同样也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它所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的转型与发展,所以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是转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内容。根据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内在要求与动力分析,提出经济转型的具体路径,以期满足乡村旅游的生态经济发展需求,从而实现绿色乡村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旅游 生态化 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红利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未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内在动力。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明显加速。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政府主导和规模扩张,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城镇规模结构失衡、产业特色不鲜明和资源环境压力过大。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求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宏伟 张艺术
城镇化认识的分歧在于对其本质的解释不同,城镇化歧义容易将城镇化实践引入误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城乡关系"的理论是城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新型城镇化的本质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反思。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既不是土地城镇化,也不是人口城镇化,而是人的城镇化,即通过重新建立城乡分工秩序,实现人的现代性的全面自由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本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静 李忠瑞
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着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统筹城乡 问题 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越过中期,当务之急是要将原有粗放的城镇化模式转变为能承载生态文明转型的"智慧式城镇化"。本文首先介绍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之后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阐述,并从数字化城管升级到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有机组合、明确智慧城市创新重点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最后对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安排提出了指导意见。
关键词:
城镇化 新型 智慧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