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6)
- 2023(9625)
- 2022(8116)
- 2021(7525)
- 2020(6388)
- 2019(14215)
- 2018(14527)
- 2017(28194)
- 2016(15498)
- 2015(17862)
- 2014(18308)
- 2013(18110)
- 2012(16984)
- 2011(15422)
- 2010(15721)
- 2009(15068)
- 2008(15015)
- 2007(14040)
- 2006(12586)
- 2005(11655)
- 学科
- 济(62980)
- 经济(62882)
- 管理(49985)
- 业(43864)
- 企(37411)
- 企业(37411)
- 方法(23798)
- 中国(20246)
- 制(19460)
- 数学(19158)
- 数学方法(18989)
- 农(17856)
- 财(17555)
- 业经(16786)
- 体(14060)
- 地方(12921)
- 银(12583)
- 银行(12565)
- 学(12313)
- 行(12107)
- 和(11623)
- 理论(11612)
- 产业(11563)
- 融(10949)
- 金融(10942)
- 体制(10838)
- 贸(10818)
- 贸易(10811)
- 农业(10772)
- 技术(10673)
- 机构
- 学院(231439)
- 大学(230217)
- 济(95077)
- 经济(92900)
- 管理(85981)
- 研究(77769)
- 理学(72437)
- 理学院(71655)
- 管理学(70586)
- 管理学院(70147)
- 中国(60325)
- 京(49664)
- 财(49147)
- 科学(45125)
- 所(39429)
- 财经(37626)
- 江(36866)
- 中心(35072)
- 研究所(35063)
- 农(34706)
- 经(33706)
- 北京(31665)
- 业大(30580)
- 范(30373)
- 师范(30069)
- 州(29453)
- 经济学(29362)
- 院(27930)
- 财经大学(27555)
- 农业(27149)
- 基金
- 项目(144432)
- 科学(112974)
- 研究(110975)
- 基金(101942)
- 家(87273)
- 国家(86517)
- 科学基金(73418)
- 社会(70323)
- 社会科(66657)
- 社会科学(66644)
- 省(57872)
- 基金项目(53460)
- 教育(50711)
- 划(47662)
- 编号(47054)
- 自然(43856)
- 自然科(42632)
- 自然科学(42620)
- 自然科学基金(41869)
- 资助(41193)
- 成果(40286)
- 课题(33242)
- 重点(32665)
- 发(32424)
- 部(32410)
- 制(31705)
- 创(30319)
- 项目编号(28934)
- 国家社会(28735)
- 性(28608)
- 期刊
- 济(113853)
- 经济(113853)
- 研究(71992)
- 中国(51711)
- 财(38468)
- 管理(34744)
- 学报(33611)
- 农(32626)
- 科学(30818)
- 教育(28554)
- 大学(25683)
- 学学(23821)
- 融(22964)
- 金融(22964)
- 农业(21890)
- 技术(20292)
- 业经(20086)
- 财经(19411)
- 经济研究(17735)
- 经(16893)
- 问题(15860)
- 图书(12930)
- 贸(12213)
- 理论(11402)
- 商业(11369)
- 现代(10926)
- 业(10845)
- 技术经济(10820)
- 坛(10796)
- 论坛(10796)
共检索到362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殷越男
发展文化产业已上升到我国国家战略高度。发展文化产业重要的是,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以重构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同时整合文化产业发展所涉的社会资源,形成资源组合优势,构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与机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设社会环境与承接载体。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资源整合 体制构建
[期刊] 征信
[作者]
陶梦倩 陶士贵
我国的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大多规模较小且规范运营情况较差,风险性大,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缓慢,体现核心价值的无形资产难以评估,造成我国文化产业融资困难。为此,应探索构建文化产业征信系统,按照信用评价指标采取科学的信用评价方法,构建10个风险递增的级别,并根据文化企业的偿债履约能力和违约风险对其进行综合评级,为我国文化企业获得金融支持提供帮助。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征信体系 信用信息 融资难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永泰 王连成
基于泛资源观的文化产业资源整合,是以大型文化企业为龙头,以文化产业园区为产业集群载体,在挖掘顾客隐性需求的基础上,整合产业内外资源,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并以业务流程为核心,整合泛资源。政府应通过构建宽松的制度环境,加强对文化企业的扶持,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泛资源 资源整合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淑荣 施楠
英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文化产业发达国家,英国文化产业的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2倍,所创造的年均产值接近600亿美元,约占GDP的11%,超过传统制造业中任何行业所创造的产值,文化产业成为英国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是英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财富源泉。这其中,包含着英国政府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产业化开发。其实,各国的历史文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钢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措施。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巳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文化产业作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加快发展的意义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增大,各类文化设施得到一定发展。到1991年底,我国文化部门管理的、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有2535座,艺术表演场所2068座(其中剧场、影剧院2024座),群艺馆371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唐义 肖希明 周力虹
以系统论为指导,构建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阐述了该模式包含的整合目标、整合主体、整合对象和技术标准等四大要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优化就是要以满足公众一站式获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需求为目标,建立起由文化部和国家档案局共同主导的管理体制,采用先进的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将所有类型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构筑中华数字文化资源集成信息空间。在此模式框架体系下,对文化共享工程的整合模式进行了优化,为推动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惠林
秉持学术传承、倡导理性判别和学术争鸣,是《改革》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界观念一以贯之的编辑准则。为弘扬发自《改革》的学术观点,搭建《改革》作者、编辑部与《改革》受众三方互动交流平台,推动《改革》一贯倡导的转型期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稳健发展,《改革》编辑部自2009年第2期起,对"争鸣"栏目进行全新定位,专发对《改革》已发表论文的学术观点进行争鸣的文章。争鸣文章是对《改革》已发表文章观点存在的问题或有待商榷之处进行讨论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争鸣者认为更好或更合理的观点。也可对《改革》所发表的某些在学术界尚存争议的观点进行争鸣。争鸣文章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或解释提出必要且充分的佐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金芮 肖希明
[目的 /意义]针对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在合作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国外公共数字文化整合项目进行调查,探讨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管理体制模式及特点,为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管理体制的改善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运用文献调查、网络调查等方法,对欧美发达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进行调查分析,归纳其管理体制模式,分析其对于我国的适用性。[结果 /结论]根据调查结果,将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管理体制概括为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的多类型机构参与模式、跨机构专门性组织的综合持续管理模式、以成员自发组织的局部单位管理模式、基于共同项目成立的跨地域组织联盟模式以及合作机构全面结合模式等5种主要模式。...
关键词:
公共数字文化 资源整合 管理体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国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的动态研究"课题组 蒋萍
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进行具体测算,重点从当前现状、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现状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集聚特征,文化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2)动态来看,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保持不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集聚度上升,空间集聚区域不断扩大;(3)地理自然条件和文化资源禀赋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差异化影响,运输条件和经济状况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产业政策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作用逐渐降低。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聚效应 三经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隆杰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 一) 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1. 文化产业是国家文化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卢华 王芸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总是会推动文化需求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却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有效的互动与链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如磊
文章从宏观管理调控体制与微观组织运作模式等方面就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体制问题提出了机构改革、内部转移、中介建设、双层经营、规模经营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文化产业体制 构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梁继红
从学术史和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事业史两个视角出发,本文考察近代在文化资源整合上的思想和历史实践。顾颉刚的《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是近代文化资源整合的重要思想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图书、档案、器物等文化资源整合,是近代学术研究的内在要求和学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因素。文化资源的实体聚合,馆藏目录、联合目录的编刊,档案考古材料等的公布,文化资源整合学术基础和组织合作的构建,是近代文化资源整合的重要实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石庆功 郑燃 唐义
标准化是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重要保障。文章以现有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相关标准为基础,构建包括资源建设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规范和绩效指标等模块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标准体系框架。为保障该体系的制定和实施,应成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标准统一协调机构,广泛借鉴国内外标准体系建设成果,面向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需求进行重点领域标准突破,实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标准体系优化维护机制。
关键词:
公共数字文化 资源整合 标准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述芬 何伦志 韩东
文化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高回报特点,而文化产业保险既能化解风险又能拓宽融资渠道,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对繁荣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文化产业保险在政府的支持和保险公司的配合下逐步发展起来,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同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也比较大,需要政府、保险公司、文化企业三方主体共同努力来推行文化产业保险,逐步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保险保障体系。
关键词:
文化产业保险 保险公司 政府 文化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