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6)
2023(5882)
2022(5074)
2021(4887)
2020(4258)
2019(9776)
2018(9623)
2017(19178)
2016(10576)
2015(12099)
2014(12077)
2013(12255)
2012(11894)
2011(10384)
2010(10780)
2009(10396)
2008(10394)
2007(9325)
2006(8510)
2005(7803)
作者
(31166)
(25666)
(25288)
(24487)
(16180)
(12090)
(11712)
(9917)
(9549)
(9351)
(8628)
(8439)
(8368)
(8204)
(8184)
(7959)
(7639)
(7565)
(7451)
(7353)
(6423)
(6339)
(6308)
(5979)
(5866)
(5802)
(5718)
(5684)
(5208)
(5167)
学科
(42152)
经济(42099)
管理(35416)
(29404)
(27345)
(25181)
企业(25181)
方法(20247)
数学(16693)
数学方法(16594)
中国(15591)
财政(14767)
(14067)
(14011)
贸易(14004)
(13849)
(12548)
(12220)
(11425)
(11278)
财务(11273)
财务管理(11217)
企业财务(10601)
业经(9126)
(8848)
银行(8825)
(8389)
出口(8383)
出口贸易(8383)
(8364)
机构
大学(154477)
学院(151598)
(67476)
经济(66192)
管理(54544)
研究(53667)
理学(46030)
理学院(45574)
管理学(45023)
管理学院(44769)
(44516)
中国(43532)
(33356)
科学(30931)
财经(30423)
(28524)
(27572)
(24961)
研究所(24907)
(23669)
中心(23348)
经济学(22368)
财经大学(22315)
北京(21685)
经济学院(20446)
业大(20415)
农业(19864)
(19289)
(17993)
(17122)
基金
项目(90377)
科学(69494)
基金(66054)
研究(65823)
(57923)
国家(57481)
科学基金(47371)
社会(42433)
社会科(40119)
社会科学(40105)
基金项目(34029)
(33370)
教育(29733)
自然(29481)
(28811)
自然科(28753)
自然科学(28739)
资助(28530)
自然科学基金(28228)
编号(25877)
成果(22919)
(21597)
重点(20298)
(18994)
教育部(18434)
课题(18276)
(18225)
(18140)
国家社会(17961)
科研(17825)
期刊
(76802)
经济(76802)
研究(53743)
(38799)
中国(32470)
学报(24815)
(21893)
管理(20893)
科学(20831)
大学(19024)
学学(17951)
(17276)
金融(17276)
财经(15984)
农业(14727)
经济研究(14315)
(13687)
教育(12568)
(12412)
问题(11306)
业经(10966)
技术(10471)
国际(10015)
会计(9429)
(8920)
财政(8920)
理论(8156)
财会(8040)
(7352)
(7253)
共检索到247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为20载的分税制做全面"体检"后发现,现行分税制背后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政府间财政支出的责任"错配"。因此,新一阶段分税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对"错配"的财政支出责任加以纠正,包括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支出责任"错配"。而"纠错"的关键,在于对财政支出责任"错配"进行深入的成因分析,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种"错配"提出相应的"纠错"原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守印  
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的优化配置是科学划分政府间财政收入的直接基础。其纵向配置并非简单地与政府间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提供责任的配置格局一一对称 ,且公共经济责任的纵向配置也需进行多层细分。本文以政府间公共经济责权的合理配置为前提 ,借鉴国外有益的公共经济理论与实践 ,阐发了实现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优化配置的 4条基本原则 ,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 1 0个方面财政支出责任在中国五级政府之间实现优化配置的具体设想及其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云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对完善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协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非常重要。"支出责任"是政府"事权"的细化,划清支出责任是各级政府实现事权的保障,是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重要前提,是解决政府间支出责任混乱的有力措施,是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举措,认真研究"支出责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分析了"支出责任"提出的意义、内涵和定位,划分"支出责任"的理论依据和原则,然后分析了我国目前"支出责任"划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思路和相关建议,以期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许闲  
德国作为联邦制国家实行了三级政府相对独立的财政体制,政府间财政法律关系兼顾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保证了各级政府间的沟通与合作,有效维护了相互依存的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模式。联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曹炳高  欧阳雷  章萍  郭传辉  田志刚  
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的效率与公平原则,主要是指它对市场效率及财政支出效率的尊重程度,以及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促进程度。考察效率原则,如果以尊重市场效率为出发点,财政支出责任的划分要立足矫正市场失灵的视角构造具有融合市场与政府效率的机制;如果以尊重财政支出效率为出发点,财政支出责任的划分要尊重财政职能本质,以提高其内在效率。考察公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段国旭  
主体功能区是指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为基本要素,以开发程度为基本尺度,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城乡统筹发展等原则确定的主体功能清晰的空间区域单元。国家从开发的角度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决定,对财政体制改革与政策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划分省以下政府间的财政支出责任,是优化公共经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毛飞  王梅  
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框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Musgrave的"财政三职能"、Oates的财政联邦制理论、Olson的财政均等化原则和Martinez的多维框架理论;实证方面,Musgrave、Martinez等众多学者分别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和转轨国家的支出责任划分情况进行了研究;方法上则主要采用了成本收益法、比较分析法、实验经济学以及第二代财政联邦制理论等研究方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军  
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行政区域的独立性使得地方政府之间表现出经济总量的竞争。而这种竞争需要工具手段,从而进一步表现为发挥财政功能的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其中对于税收竞争,已经有了较多的论述,而对于财政支出竞争,在很多方面还是一个新问题。并且这种竞争在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外部动力时,也出现了多方面的问题。为此,本文探讨了财政支出竞争产生的动因,以期为后期解决财政支出竞争所带来的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在富  
新中国成立后到1994年前,我国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主要依据行政隶属关系划分。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将事权和支出责任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了划分,并与财权分配相配合,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间关系基本框架。客观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源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了要"坚持统一政策和分级管理相结合",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一般预算当中中央本级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大增强了中央的调控能力,同时,逐步淡化了行政隶属色彩,初步将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段国旭  
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先导,中央政府决定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杠杆,公共财政资源在各级政府间的科学合理配置,是实现各类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一环。在中央推进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坚  杨光  王智强  
通过分析1990-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研究政府财政支出是否具有挤出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具有明显的挤入效应,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分析显示投资自身具有强烈的自相关性;投资具有通货膨胀效应,而且和消费具有互相抵消的效果;挤入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存在,而在中部则不存在,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导致了挤入效应上升;分位数回归的结果显示挤入效应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在较小和较高水平的私人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上挤入效应比较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伍文中  
特别是随着地方政府独立经济地位的加强,地方政府往往通过财政支出手段,吸引外来投资和优秀人才,一旦这些行为被其他同级地方政府之间攀比和效仿,势必演化为政府间财政支出的公开竞争行为,这些行为将对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和方向产生引导和制约作用。因此,文章将通过地方政府这种财政支出竞争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了人口流动的规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皓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核心内容是财政支出竞争,政府竞争目标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竞争实现的。广东数据的分析结论表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财政支出竞争效益综合水平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支出竞争效益水平类型在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显示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从财政支出竞争效益水平的各市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来看,各个经济区域内部各市之间的差异大于各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伍文中  
随着地方政府独立经济地位的加强,出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目标,地方政府会通过财政支出竞争的手段,保护本地资源,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导致了资源的流动,这个流动的过程必然带来经济和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趋同倾向,同时,由于各地竞争力的差异,必然诱发各地方政府获得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差异,由此产生诸如资本分布、人口流动、地区发展、人均收入等方面的差异。具体研究了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的现实效应及效应传导的理论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