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6)
2023(7391)
2022(6243)
2021(5746)
2020(4625)
2019(10712)
2018(10793)
2017(21502)
2016(11406)
2015(13116)
2014(13217)
2013(13437)
2012(13223)
2011(12176)
2010(12582)
2009(11916)
2008(11944)
2007(10953)
2006(10394)
2005(9974)
作者
(34561)
(28427)
(28221)
(26897)
(18090)
(13359)
(13033)
(10855)
(10828)
(10395)
(9795)
(9451)
(9180)
(9153)
(8921)
(8825)
(8344)
(8271)
(8229)
(7938)
(7428)
(7060)
(6926)
(6595)
(6516)
(6491)
(6451)
(6449)
(5800)
(5584)
学科
(54441)
经济(54386)
管理(28905)
(28777)
(22945)
银行(22800)
中国(21659)
(21541)
(20582)
企业(20582)
(19562)
地方(17573)
方法(16914)
(16352)
金融(16352)
(15763)
数学(14865)
数学方法(14796)
业经(12724)
(12074)
制度(12072)
(11647)
业务(10860)
(10647)
贸易(10630)
农业(10529)
(10275)
(10107)
地方经济(9880)
(9797)
机构
学院(167945)
大学(166710)
(74379)
经济(72637)
研究(62278)
管理(60131)
中国(57541)
理学(48583)
理学院(47990)
管理学(47442)
管理学院(47108)
(39469)
(37549)
科学(34231)
(32166)
财经(29496)
中心(29188)
研究所(28243)
(27960)
(27442)
(26568)
(26450)
银行(25291)
北京(25223)
(23554)
(23471)
经济学(23210)
(22815)
师范(22615)
(22039)
基金
项目(94355)
研究(73495)
科学(73308)
基金(65899)
(55783)
国家(55253)
社会(46341)
科学基金(46247)
社会科(43993)
社会科学(43985)
(37062)
基金项目(34206)
教育(32786)
(31042)
编号(30840)
资助(27589)
(26717)
自然(26626)
成果(26620)
自然科(25912)
自然科学(25906)
自然科学基金(25419)
课题(22362)
发展(22123)
(21752)
重点(21309)
(21269)
(19295)
(19232)
国家社会(18696)
期刊
(93978)
经济(93978)
研究(63503)
中国(40520)
(38183)
金融(38183)
(28244)
(26882)
管理(24361)
学报(21045)
科学(20564)
教育(19655)
农业(16936)
业经(16499)
大学(16477)
学学(15311)
经济研究(15285)
财经(15125)
技术(14161)
问题(12913)
(12851)
(10796)
理论(10515)
国际(10511)
实践(9485)
(9485)
商业(9306)
(8426)
论坛(8426)
现代(8379)
共检索到294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推动金融创新与深化、提升社会融资效率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应高度关注其发展中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本文在借鉴主要经济体促进影子银行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促进其良好发展的政策措施,具体包括构建前瞻性监管制度、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及处理好与金融创新的关系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麟  李华章  
影子银行走到了阳光下,有利于中国金融机构明晰改革路径,强化金融市场改革的信心,加速与国际经营管理、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步伐影子银行:概念中性,范围适度国际金融危机后,业界对于影子银行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影子银行定义,即正规银行体系以外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机构主体和经营活动。在狭义的定义中,影子银行可概括为三类: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不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阳希  万幼清  
金融活动全球化、金融业务纷繁化、金融创新复杂化以及市场维度多元化是当今时代的特征,影子银行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肆扩张。近年来,国内影子银行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和脆弱性备受争议。本文从国内外影子银行产生与发展入手,系统梳理了包括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意义、国内影子银行的特征、风险来源及监管等影子银行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旨在客观认识风险状况并对其合理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钟磊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构成及现状影子银行体系又称"平行银行系统"或"准银行"1,它是指向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期限配合和提高杠杆率等服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机构、市场、工具和方法。从功能作用看,影子银行体系通过有形或无形实体发挥着信用中介的信贷融通职能;从风险角度看,影子银行体系与传统银行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婧倩  许承明  
影子银行体系作为现代金融创新的重要形式之一,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但伴随着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变化,也给我国的金融稳定性带来了风险隐患。该文在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进行了规模测算,继而以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业务为例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动因;最后根据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提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荣静  
影子银行体系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在促进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体系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其潜在风险需要加以防范。现将社会关注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及监管的探讨作一综述。一、影子银行的内涵分析影子银行体系(shadowbanking system),又称准银行、类似银行、影子金融体系、平行银行体系等,由于其复杂、脆弱的特性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已经引起金融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影子银行并没有统一定义,其概念最早在2002年由剑桥大学教授英格姆(Geoffrey Ingham)提出,2007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柯伟  
最近,影子银行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过去两三年里,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各类非常规金融活动和机构的监管,但影子银行仍然蓬勃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表达了对中国影子银行问题的担忧。加强对影子银行运行风险监控,促进影子银行的有序发展,对于加强我国脆弱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维护金融稳定尤为重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勇  
随着人们对次贷危机认识和反思的深入,影子银行及其监管成为防范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介绍了美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和特点,分析了影子银行的脆弱性及其在本次危机中的表现,梳理了美国金融监管法案中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卫江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影子银行快速发展,资产规模已接近传统银行体系。影子银行的风险被认为是造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各国和国际金融机构近年纷纷出台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措施,试图改变过去监管缺失的状态。和国外影子银行以资产证券化为核心不同,我国影子银行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融资渠道。因此,我国要借鉴国外影子发展和监管的经验,正确看待影子银行的作用,引导其规范发展并将其作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振轩  陈伟  
一、影子银行及其特征影子银行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于2007年首次提出的。2011年,金融稳定理事会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对影子银行进行了定义。在狭义上,影子银行是指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可能引起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各类非银行信用中介机构。在广义上,影子银行是指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能够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或监管套利的信用中介组织和信用中介业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钱俊  孙旋  
影子银行失去监管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迅速,规模迅速扩张。本文认为,影子银行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金融创新,但影子银行的内在的脆弱性容易给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系统性风险。本文从金融脆弱性、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创新等角度梳理了影子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在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现状的基础上,从监管理念、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重点监管范围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和明  
近些年,随着金融产品创新和资金需求增加,影子银行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金融中介,影子银行进行期限,信贷和流动性转换,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然而,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之外,高杠杆经营和存在严重期限不匹配,从而这种金融中介活动内在是脆弱的。亟需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减少监管套利激励,促进影子银行体系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欧阳俐桃  朱新  
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提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基本策略 ,并就如何强化监管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照辉  
网上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成为了商业银行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都在讨论强化银行业风险监管的背景下,本文在总结当前我国网上银行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对银行业监管提出的新挑战,同时针对挑战提出若干监管策略构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锦成  樊明太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影子银行开始高速发展,无论对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美国,影子银行的非理性发展甚至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中国的影子银行近年来也引起了监管层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影子银行作为补充传统银行体系的重要媒介,如何健康的发展中国的影子银行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文章认为深刻理解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轨迹、监管思路与改革意见这三点是健康发展中国影子银行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