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59)
- 2023(4939)
- 2022(4413)
- 2021(4513)
- 2020(4088)
- 2019(9294)
- 2018(9771)
- 2017(20212)
- 2016(11318)
- 2015(13057)
- 2014(13223)
- 2013(13397)
- 2012(12958)
- 2011(11709)
- 2010(12195)
- 2009(11861)
- 2008(12101)
- 2007(11208)
- 2006(10325)
- 2005(9697)
- 学科
- 济(48351)
- 经济(48284)
- 管理(35047)
- 业(31927)
- 企(24203)
- 企业(24203)
- 方法(22806)
- 数学(20262)
- 数学方法(19962)
- 中国(17532)
- 农(14715)
- 财(13692)
- 制(12774)
- 贸(10826)
- 贸易(10818)
- 易(10557)
- 银(10440)
- 银行(10419)
- 行(9965)
- 农业(9266)
- 学(9077)
- 业经(8714)
- 融(8586)
- 金融(8586)
- 体(7822)
- 策(7743)
- 地方(7402)
- 税(7209)
- 务(7203)
- 财务(7178)
- 机构
- 大学(170958)
- 学院(168011)
- 济(71734)
- 经济(70091)
- 管理(62034)
- 研究(56352)
- 理学(52045)
- 理学院(51431)
- 管理学(50401)
- 管理学院(50105)
- 中国(47563)
- 财(37907)
- 京(37171)
- 科学(32558)
- 所(29817)
- 财经(29046)
- 江(26310)
- 经(26135)
- 研究所(26024)
- 中心(25982)
- 农(25017)
- 北京(24721)
- 经济学(22506)
- 范(22406)
- 师范(22219)
- 业大(21506)
- 州(21386)
- 财经大学(21333)
- 经济学院(20283)
- 院(19535)
- 基金
- 项目(94504)
- 科学(73575)
- 研究(70254)
- 基金(68524)
- 家(58526)
- 国家(57999)
- 科学基金(48747)
- 社会(44423)
- 社会科(41964)
- 社会科学(41952)
- 基金项目(35628)
- 省(34961)
- 教育(33342)
- 自然(30427)
- 资助(30143)
- 划(29918)
- 自然科(29770)
- 自然科学(29761)
- 编号(29269)
- 自然科学基金(29238)
- 成果(26350)
- 部(22255)
- 重点(20703)
- 课题(20145)
- 教育部(19385)
- 发(19344)
- 人文(18564)
- 性(18394)
- 创(18247)
- 项目编号(18096)
共检索到275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少波
富士康公司连续发生的员工自杀事件,彰显当前我国劳动关系中员工普遍面临压力过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背景因素,也存在着用人单位管理不善以及员工抗压心理不成熟的因素。为了减缓员工的工作压力,国家应在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给员工提供有利的条件,用人单位应采取更人性化的手段进行管理,员工也要调整心态以有效应对工作压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燕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阳俊雄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已超过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三分之一,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有所放慢。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一)2003年末已转移农村劳动力约1.7亿人。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3年末,农村转移劳动力达16950万人(约1.7亿),比上年增加490万人,增长3%。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34.9%,比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长城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座谈等方式,以湖北省部分中小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为样本,对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劳动关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家强
1994年被称为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企业扭亏增盈的重要步骤。重视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弄清当前劳动体制改革的难点和矛盾所在,对于深化劳动体制改革、理顺劳动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一)劳动再就业工程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之间的矛盾。 劳动再就业工程的实质主要是解决现有“在业人口”即企业冗员的再配置问题,为现有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大量冗员寻找出路,以避免传统企业纪律松弛,人浮于事,效益低下的现象在现代企业中产生。据统计,我国现有国有企业中的富余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灵芝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了通过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创造外部就业机会 ;通过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 ,增强农业内部消化吸收能力 ;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等相关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 社会保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姚聪莉 李斌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和障碍。一是市场供求主体的培育和明晰。从市场用工主体方面看,国有企业仍存在不少问题。这表现在国有企业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其在劳动力雇佣、使用、辞退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与市场机制要求不符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素凤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悄然来临,人工智能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解放人类劳动力的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风险和冲击。就中国的和谐劳动关系而言,它会使其在构建过程中面临以下问题:劳动者的失业率将会提高、隐私权将更易受到侵犯、就业歧视将愈发严重;用人单位面临的解雇、就业歧视、侵犯隐私权纠纷数量将会增多;国家将面临着社会保障压力增大、传统劳动法调整功能消减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化被动为主动,劳动者应树立危机、风险意识,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实现职业转型升级;用人单位要科学、合理使用人工智能,补充、完善规章制度;国家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立法,并制定、完善公共服务政策。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和谐劳动关系 失业 社会保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新临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厅长方潮贵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方潮贵表示,新征土地农民的问题比较好解决,不解决养老保险问题,不能征地。他说,比较难解决的是以前被征地的农民,他们的钱已经拿了,对这部分人的养老保险方案正在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文珍 黄昆
劳动基准是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关系调整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尤其是在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中的我国现阶段,由于劳资双方经济实力不对等、实际地位不均衡,集体谈判和个人协商还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体现国家强制力的劳动基准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劳动基准基本上呈现为分散规定的模式。法律文件多头,法律位阶较低,出台时间久远,劳动基准规定的缺失和不明确、劳动基准的地区差异、劳动基准间的相互冲突现象时有可见。2011年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完成了《劳动基准立法面临的任务和对策》项目。课题研究报告通过对劳动基准的理论分析和中外比较研究,对我国劳动基准立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丽林
本文认为,中国劳动制度的改革走过了一个从放权到规范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以最低工资制度和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为标志,中国又走上了一条尝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之路。这不仅需要对工会进行改革,还要对劳动制度的发展进行全盘考量。
关键词:
劳动制度 劳动力市场规制 改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郑东亮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其对就业、劳动关系等方方面面都产生影响,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和后果,特别是面临的挑战,从短期措施和长效机制方面寻求妥善防范和有效化解的对策。经济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高速,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持续进行,这些都对劳动关系有直接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影响表现为,由于经济下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倒逼企业追求创新,企业将更加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同裕 陈元富
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已逐渐成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根据关注范围的差异,压力测试可以划分为宏观压力测试和微观压力测试。本文着重研究旨在衡量金融系统脆弱性的宏观压力测试,在详细阐述其步骤和方法之后,对中国开展宏观压力测试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展开分析,同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压力测试 金融稳定 风险管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小芳
由于我国社会习俗、文化、价值观等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的不匹配,导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些非正式约束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关系经济降低了正式劳动合约的作用;集体主义制约了正式契约关系的拓展;等级制不利于建立平等的劳动契约关系;人治不利于劳动契约按法律的手段有效实施。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我国劳动关系契约化中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不相适应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它将影响我国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进程;影响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及其效果;它使劳动合同的作用难以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