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2)
- 2023(9193)
- 2022(7622)
- 2021(6989)
- 2020(6091)
- 2019(14120)
- 2018(14425)
- 2017(28060)
- 2016(14900)
- 2015(17260)
- 2014(17281)
- 2013(17337)
- 2012(16379)
- 2011(15305)
- 2010(15895)
- 2009(15248)
- 2008(14785)
- 2007(13180)
- 2006(12217)
- 2005(11262)
- 学科
- 济(86762)
- 经济(86696)
- 管理(40335)
- 业(35505)
- 方法(33912)
- 数学(30872)
- 数学方法(30325)
- 企(28272)
- 企业(28272)
- 中国(21701)
- 地方(18744)
- 农(16507)
- 学(16041)
- 业经(14828)
- 制(13980)
- 财(13755)
- 地方经济(13170)
- 贸(12573)
- 贸易(12560)
- 易(12154)
- 银(11795)
- 银行(11771)
- 融(11404)
- 金融(11403)
- 行(11401)
- 理论(10948)
- 农业(10617)
- 环境(10359)
- 和(10343)
- 体(10095)
- 机构
- 大学(233027)
- 学院(231709)
- 济(105785)
- 经济(103701)
- 管理(84381)
- 研究(83868)
- 理学(71786)
- 理学院(70984)
- 管理学(69420)
- 管理学院(69015)
- 中国(63967)
- 京(49885)
- 科学(49862)
- 财(47395)
- 所(43751)
- 研究所(39429)
- 财经(37274)
- 农(37244)
- 中心(36153)
- 江(35173)
- 经济学(33929)
- 经(33640)
- 业大(32656)
- 北京(32423)
- 经济学院(30152)
- 院(29738)
- 农业(29461)
- 范(28833)
- 师范(28460)
- 州(27717)
- 基金
- 项目(143170)
- 科学(111312)
- 基金(102947)
- 研究(102319)
- 家(90705)
- 国家(90028)
- 科学基金(75336)
- 社会(64843)
- 社会科(61457)
- 社会科学(61435)
- 省(55705)
- 基金项目(52487)
- 自然(48491)
- 教育(47844)
- 自然科(47344)
- 自然科学(47329)
- 划(47328)
- 自然科学基金(46438)
- 资助(45108)
- 编号(40816)
- 成果(33936)
- 重点(32943)
- 发(32298)
- 部(31788)
- 课题(29585)
- 创(29136)
- 创新(27395)
- 科研(27211)
- 教育部(27110)
- 国家社会(26812)
- 期刊
- 济(124292)
- 经济(124292)
- 研究(74826)
- 中国(45679)
- 学报(35948)
- 管理(35024)
- 财(33996)
- 农(33668)
- 科学(32956)
- 大学(27376)
- 学学(25932)
- 教育(23846)
- 融(23204)
- 金融(23204)
- 农业(22912)
- 技术(22534)
- 经济研究(22049)
- 财经(19663)
- 业经(17909)
- 经(17041)
- 问题(16300)
- 统计(14880)
- 技术经济(13832)
- 贸(13403)
- 策(12747)
- 国际(11927)
- 决策(11792)
- 业(11763)
- 商业(11475)
- 理论(11146)
共检索到360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黎峰
随着我国要素禀赋逐步升级,开放型经济正处于由劳动输出阶段向资本输出阶段过渡,而发展模式仍未真正转变。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遭遇的种种困局,症结在于其发展基础与发展动力、发展模式的不匹配。因而,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不仅仅是调结构的问题,重点是发展模式的转型,当前应积极培育购买力优势,增强我国要素集聚能力、要素购买能力及要素创新能力,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
发展阶段 发展模式 购买力优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宋泓
发展中大国经济形态的演进,大体上会经历以下阶段:在发展之初,更多地通过与世界尤其是世界强权的隔离,甚至是封闭自己来保护自我;在实力强大后,会逐渐开放本国经济,甚至推行开放经济形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形态经历了内向型经济、封闭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等几种类型的演变。从经济发展与经济形态的关系来看,自由、公平的开放型经济应该是一国发展追求的更高目标。中国应该采取"近期大力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远期积极推进自由、公平贸易"的两步走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操之过急,有可能会欲速则不达;而缩手缩脚,更有可能会错失发展良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李波 李恩付
在中国(四川)设立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主体区域放在成都,对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开创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动"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成都处于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是推进亚欧、亚太互联互通和经贸一体化的战略支点。对此,成都以蓉欧快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李波 李恩付
在中国(四川)设立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主体区域放在成都,对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开创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动"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成都处于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是推进亚欧、亚太互联互通和经贸一体化的战略支点。对此,成都以蓉欧快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杨光
中美经贸关系一直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与"助推器",是中美两国持久发展的基础与驱动力,也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变量之一。当前,两国都处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美经贸关系如何走向新平衡,是摆在两国面前的重大而关键性议题。中美应重新定义"贸易平衡"关系,着眼于创造中美经贸发展空间,丰富中美"贸易平衡"的内涵与外延。双方应在维护全球多边自由贸易框架基础上确定未来共同目标,按照"做大增量"的思路深入挖掘结构性合作潜力,开启中美经贸新模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显光
传统的“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讨论由来已久。近年来,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苏州选择了“引进来”的模式,温州选择了“走出去”的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新发展。本文比较了开放型经济两种模式的特点、成因和利弊,并对两种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开放型 经济模式 走出去 引进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晨
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农产品由全面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出现了结构性和地区性的过剩。收入目标上升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非农产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劳动力和土地的作用下降。农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从确立农户的独立经营地位,转向农业与相关产业的一体化经营。因而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农业结构,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推进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梦奎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实施,治理整顿的结束,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必须正确把握我们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80年代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帆
对外开放15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外贸易平均年增16%,从1978年的97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1600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名次从第32位上升到第11位;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80%,比1978年提高了33.5个百分点;到1993年9月底,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5.3万个,协议金额1915.4亿美元,外商实际投入495.5亿美元;外资企业占我国工业产值的6%,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提出我国对外开放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的历史任务。 所谓开放型经济,就是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走向国际化,具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家祥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开放理论紧随对外开放的实践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和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后,这一理论在提出背景、承接任务、研究内容等方面呈现了新的特征,在开放理念、开放战略、开放路径、基础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为理论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薛洪言 刘峥
产业链的科技化、数字化程度显著提升,不断增厚"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数据维度,促使供应链金融创新加速步入新阶段2018年以来,继C端互联网大潮之后,B端产业互联网成为行业热词。大型互联网公司纷纷加速B端转型,与实体经济各行业自发的互联网转型合流,成为助推实体经济产业升级的一股新力量,推动工业互联网时代加速到来。在此过程中,产业链的科技化、数字化程度显著提升,不断增厚"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数据维度,促使供应链金融创新加速步入新阶段。笔者将在梳理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演进逻辑的基础上,以苏宁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为例,介绍科技驱动下供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琪
80年代的经济奇迹,出乎意料地将中国经济发展推向到一个新的阶段。10年前后对比,人们生活在两个反差鲜明的环境里,以往追求的是温饱,现在想的是如何变成小康;以往通常是在绝对短缺下去指定商店排队购买基本生活品,现在变成了自由采购丰富多样的商品;以往有多少钱花多少钱,现在一个家庭大大小小的存折总有那么两三个;以前考虑的是只要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欣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大鹏 吴舒钰 李稻葵
本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的历程,论述中国对外开放从基于知识学习和技术引进的"单向开放",转向基于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经贸双向开放",再到基于规则、体制、理念双向交流互鉴的"制度型开放",逐步发展升级。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的视角,总结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的经济学经验,强调开放的核心是学习,各类市场主体在学习中转变思想、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同时开放需要政府精心管理和引导。这些经验对于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本文建议,保持和扩大知识开放,发挥各类开放平台的先行先试功能,积极主动对接和引领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同时妥善管控各类风险。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学习 政府与市场 新发展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