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7)
2023(5692)
2022(4675)
2021(4405)
2020(3883)
2019(8685)
2018(8475)
2017(17436)
2016(9105)
2015(10596)
2014(10483)
2013(10756)
2012(10354)
2011(9253)
2010(9815)
2009(9926)
2008(9060)
2007(8341)
2006(7761)
2005(7464)
作者
(27211)
(22159)
(22022)
(21302)
(14049)
(10547)
(10310)
(8576)
(8492)
(7987)
(7505)
(7382)
(7213)
(7134)
(6979)
(6833)
(6552)
(6404)
(6380)
(6377)
(5735)
(5447)
(5436)
(5133)
(5082)
(4937)
(4923)
(4921)
(4517)
(4470)
学科
(36711)
经济(36677)
(26235)
金融(26235)
(25243)
管理(25050)
(24289)
银行(24277)
(23652)
中国(20718)
(19923)
企业(19923)
方法(15349)
(14634)
数学(14026)
数学方法(13953)
(12481)
中国金融(11252)
(10413)
(8790)
贸易(8776)
(8658)
(8302)
制度(8300)
业经(8032)
(7984)
财务(7967)
财务管理(7951)
(7659)
地方(7627)
机构
大学(136644)
学院(134599)
(60911)
经济(59350)
研究(47326)
管理(47142)
中国(44541)
理学(39030)
理学院(38646)
管理学(38094)
管理学院(37855)
(32999)
(29374)
财经(25515)
科学(24238)
(23513)
中心(23145)
(23018)
(20763)
研究所(20529)
经济学(20438)
(20330)
(20317)
(20035)
金融(19954)
北京(19576)
银行(19336)
财经大学(19099)
经济学院(18613)
(18076)
基金
项目(76648)
研究(59118)
科学(59049)
基金(54797)
(46424)
国家(46015)
科学基金(38457)
社会(37219)
社会科(35408)
社会科学(35401)
(29417)
基金项目(28292)
教育(27637)
编号(24974)
(24770)
资助(23806)
自然(22696)
自然科(22131)
自然科学(22118)
自然科学基金(21725)
成果(21672)
(17788)
课题(17723)
重点(17335)
(17246)
(16253)
(16050)
教育部(15551)
项目编号(15322)
国家社会(15254)
期刊
(69654)
经济(69654)
研究(50317)
(34379)
金融(34379)
中国(29786)
(24369)
(18462)
学报(18249)
管理(17801)
教育(16260)
科学(16003)
大学(14493)
学学(13613)
财经(13514)
经济研究(11924)
农业(11526)
(11499)
业经(10453)
技术(10047)
问题(9590)
理论(9268)
(8941)
实践(8321)
(8321)
国际(8168)
(7700)
商业(6816)
现代(6176)
技术经济(6129)
共检索到224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力峰  
对于在国内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必要性,市场参与者和理论学术界并无异议。但通过对当前国内金融市场的微观环境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国债现货市场流动性不足、金融市场缺乏合理准确的基准利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意识不足、场外市场中介机构缺失等问题的存在,当前并不是推出金融衍生产品的恰当时机,而应集中力量大力发展国债现货市场、培养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场外市场的中介机构,为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燕明  
论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制度周燕明金融衍生品市场既是投机的场所,又是风险规避的港湾,因其财务杠杆性和虚拟性,如果管理不善就会掀起惊涛骇浪,造成巨大损失,原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在家喻户晓的“327”事件中倾覆就是因风险控制不严而引起的。有效的监管制度(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妍芳  
一、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的来看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符合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要求,对完善我国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云  王光远  
金融衍生品市场在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有效风险管理工具的同时,又因其强大的杠杆特性也曾给金融衍生品市场带来了灾难性的损失。本文在客观阐述金融衍生品本质特征和主要风险表现的基础上,以中信泰富事件为线索,分析了导致衍生品交易重大亏损的主要原因,从立法、市场、内控和人才等方面提出如何构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安全网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姿昂  
场外交易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双重特性,主要优势体现在资本容量的扩充及资本流动的加速,对金融风险和金融收益能够进行有效的管控。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场外交易规范的法律位阶过低,具体规定又相互冲突,因而场外交易给交易主体带来相当程度的交易风险,甚至因而会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而交易担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此类风险,为场外交易提供了制度缓冲的空间。鉴于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态势,创设与完善场外交易担保制度正当其时,而通行的ISDA主协议框架下的信用支持安排将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安飞  黄应晨  
天气金融衍生品交易是在世界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繁荣金融市场的背景下展开的,自产生以来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为各国经济预防气候变化冲击和缓冲天气灾难损失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以天气期货衍生品交易作为分析和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CME天气衍生品期货交易主要种类及合约构成,其次阐述了我国发展天气衍生品期货交易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其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思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褚玦海  王玮  
类似人民币远期交易的衍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现 ,表明国际资本正在利用衍生产品整合我国的金融市场。显然 ,在现阶段金融转型过程中 ,迅速填补衍生市场场内集中交易的空白已是当务之急 ,只有如此 ,国内金融机构才可能真正抢占资本中心的制高点。很难想像 ,没有衍生产品的市场会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笔者在分析了衍生品不同交易方式后认为 ,交易所集中交易方式更适合经济转型国家 ,也更能有效抵御金融风险。当然从长期看仍然应该是场内与场外交易协调发展。类似人民币远期交易的衍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现 ,表明国际资本正在利用衍生产品整合我国的金融市场。显然 ,在现阶段金融转型过程中 ,迅速填补衍生市场场内集中交易的空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凤元  
随着全球金融衍生品OTC市场交易量日益增加,OTC交易的法律纠纷也呈增长态势。文章通过对全球知名金融衍生品OTC交易纠纷进行分析,并指出了交易全球化和快速化出现的新问题,希望能对"中国版ISDA协议"的设计提供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玉莲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高风险及其特殊的会计处理是导致欺诈、破产等案件频发的重要因素,其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往往成为案情的关键和焦点。在金融衍生品交易案件审理中,对交易性质的认定,会计适用的判断和损益的计量等离不开司法会计的诉讼支持。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司法会计鉴定制度,建立公允价值评估体系,为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发展构建配套的司法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谭燕芝  
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区分治理机制的不同发展阶段,构建了监管向治理演进的模型。总结当前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理论和现状,提出治理机制多元性和互补性特点以及国际金融衍生品复杂性和多样性推动着监管机制必定向着更有效的治理机制演进,达到低成本的有效治理。有效治理的途径是各国国内监管制度的日趋完善、各国广泛的合作以及国际组织的治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沙石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生,使投资者能够更便捷、更高效、更低成本地达到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和风险承担的目的。金融衍生品的产生也进一步强化了资本竞争的内涵、扩大了资本积累的规模和资本流动的效率,进而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增长。正因如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品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公认为继股份公司制和股票市场之后,资本市场经历的又一次深刻的制度进步。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本质金融衍生品交易延续了资本竞争的核心内涵资本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谭燕芝  文慧  毛军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义奇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亟待加快发展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06年底,全球场内交易的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达到70.5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21%;场外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415.2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39%。而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之相比交易明显不够活跃,如2006年前两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建华  
金融衍生品是一个经济实体将具体的金融风险转移给那些更愿意或更有能力管理风险的经济实体以达到降低交易成本和价格风险目的的一种资金运作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运行状况,文章就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作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阐述,并提出完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良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