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1)
2023(10523)
2022(8638)
2021(8338)
2020(6690)
2019(15698)
2018(16080)
2017(30826)
2016(17036)
2015(19638)
2014(19875)
2013(19306)
2012(18209)
2011(16604)
2010(17154)
2009(16146)
2008(16127)
2007(14911)
2006(13618)
2005(12698)
作者
(49800)
(40959)
(40845)
(39291)
(26311)
(19455)
(18780)
(15832)
(15656)
(15274)
(13829)
(13701)
(13464)
(13414)
(13229)
(12776)
(12219)
(12145)
(12103)
(11896)
(10581)
(10086)
(10064)
(9470)
(9345)
(9337)
(9313)
(9229)
(8426)
(8292)
学科
(62523)
经济(62435)
管理(48834)
(46017)
(36902)
企业(36902)
方法(22967)
中国(22161)
(21580)
数学(19647)
数学方法(19388)
(18431)
(17500)
(14675)
银行(14654)
业经(14464)
(14174)
(14144)
贸易(14130)
(13899)
(13770)
(13074)
金融(13067)
农业(12896)
地方(12568)
理论(12531)
(12400)
(12213)
教育(10277)
技术(10032)
机构
学院(244340)
大学(241592)
(100514)
经济(98010)
管理(90294)
研究(86413)
理学(74834)
理学院(74042)
管理学(72964)
管理学院(72470)
中国(70081)
(52669)
(52012)
科学(48465)
(44212)
(40659)
(40612)
中心(39432)
研究所(39055)
财经(39052)
(35169)
北京(34271)
业大(32461)
(32238)
(32153)
师范(31884)
农业(31691)
(31428)
经济学(29537)
财经大学(28511)
基金
项目(144912)
研究(113497)
科学(111752)
基金(100172)
(86405)
国家(85603)
科学基金(71267)
社会(67536)
社会科(63788)
社会科学(63773)
(57348)
教育(53886)
基金项目(50863)
编号(49677)
(48325)
自然(43640)
成果(43318)
资助(42727)
自然科(42559)
自然科学(42544)
自然科学基金(41787)
课题(36170)
重点(32774)
(32624)
(32182)
(30205)
(30011)
(29805)
项目编号(29768)
创新(28139)
期刊
(123500)
经济(123500)
研究(81499)
中国(58004)
(39625)
(38178)
管理(37555)
教育(37516)
学报(33534)
(32243)
金融(32243)
科学(31507)
大学(26062)
农业(25790)
学学(24018)
技术(23965)
业经(21355)
财经(20041)
经济研究(19654)
(17232)
问题(16277)
(14851)
(13498)
国际(13485)
理论(13251)
图书(13123)
(12468)
论坛(12468)
职业(12389)
商业(12054)
共检索到401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树卿  
到"十一五"期末,我国涵盖粮食购销多个环节、多元市场主体、多种交易方式、多层次市场结构的粮食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同时,国际国内市场联系日趋紧密,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和价格变化对国内市场稳定影响加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在"十二五"期间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的目标,除需要在收购、零售、批发、期货交易、信息体系等环节继续加强国内市场体系的建设外,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国际粮食市场波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文举   冯德君  
受国家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影响,处于始建过程中的我国粮食市场体系尚存在不少问题,应采取种种有效措施迅速建立一个网络齐全、结构合理、法规完备、功能全面、机制完善、统放结合、公平竞争、全国统一的粮食市场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经勇  
随着粮食购销与价格改革的深化,国家定购任务以外的粮食常年放开经营,粮食价格的风险性问题,便会逐渐地突出,而粮食购销与价格改革能否深入进行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粮食价格风险的控制能力。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不是当事者预先所能完全把握的,因而其所带来的效应往往会偏离当事者的期望值,这就叫粮食价格风险。粮食价格风险性的存在,是和市场信号(即价格)的滞后性联系在一起的。市场价格信号的滞后性表现在,它是市场供求态势的产物,即市场供求态势变化在先,市场价格变化在后。显而易见,这种市场价格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蒲明  
《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我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但社会各界对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特别是以期货市场为先导的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现在离目标还相差甚远。文章分析了建立以期货市场为先导的粮食市场体系的意义,并就其建设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朝阳  
一、近年来国际粮食市场供求与贸易概况(一)供求概况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增长率逐渐下降。70年代尚有3%的增长率,至80年代则仅有1.6%,90年代进一步下降为1%左右。2000—2003年,世界粮食产量增长率几乎为零,其后虽有所回升,但升幅非常有限,2000—2010年年均增长率仅为2%左右。表1反映的是当前国际粮食供求的简要情况。由该表可知,近年来国际粮食年产量基本稳定在22亿吨左右,2010—2011以及2012—2013年度甚至有所下滑。据美国农业部估计,由于小麦和玉米产量有望大幅提高,2013—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为了把湖南由粮食生产大省转变为加工大省、流通大省、粮食强省,省粮食局提出以新型工业化思路推动粮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理念,谋划"大产业、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伟  
当前全球粮食供求基本面较为脆弱,部分品种产需趋紧、区域性结构性矛盾突出,价格处于高位水平。受供需错配、俄乌冲突、出口限制政策、货币政策和能源价格等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剧烈波动。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足,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国内口粮安全影响有限,但玉米、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等进口量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粮食品种受国际粮价上涨影响较大。面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国要立足国内供应,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开源节流,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外防输入性风险,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和调控力度;主动作为,加强粮食国际合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本文着眼宏观视角,思考和分析了新时代、新环境下深化粮改和促进发展的新特点。其中,特别强调关键性、方向性、共享性、绿色性、安全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新理念为核心和灵魂,对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和完善粮食价格体系进行了深入探索和阐述。本文提出:粮食流通要引入农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及"互联网+"新商业形式;建立以市场为主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对小麦、稻谷两大谷物继续实行"托市收购"政策,但需要对托市价格进行调整和完善,对大豆、棉花主要农产品继续进行目标价格改革的试点,着力做到指导思想明晰化、改革方案透明化、价格水平合理化、价格水平合理化、实施程序简易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强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逐步建立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这是对我国经济问题进行认真讨论和分析研究后作出的最佳选择.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商品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可逾越的阶段.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各部门经济、利益联系越密切,计划性越强.它客观要求有一个发达的市场体系来满足商品的充分交换和利益的调节,满足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实现.卫生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炳生  
我的《我国粮食市场上的价格信号问题》一文在《中国农村经济》1991年第6期发表之后,引起了一些讨论。《中国农村经济》同年第11期发表了夏永祥同志的文章,对我提出的观点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的文章是一篇实证性的论文,只是一种对现状的描绘和某些内在联系的阐述;文中既没有包含对我国现行粮食价格是非优劣的判断,也没有提出任何维护某种政策措施的主张。批评者似乎并没有弄清这个问题。批评者对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如价格弹性似乎没弄明白。现对现行的价格体系是否合理以及什么样的价格体系才是合理的问题,再谈一下个人的见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履让  肖春阳  
我国粮食市场的现状是,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相互渗透,相互混淆。既受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规律的调节,又受政府行政手段的干预,使粮食市场呈现松散、割裂、封闭和混乱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粮食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完备。市场机制是指市场各要素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运行构体。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主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玉苹   钟钰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加剧全球粮食供给偏紧局面,引发全球关切。为促进全球粮食安全,缓解两国经济困境,2022年7月规定两国可通过安全的海上人道主义走廊出口粮食和肥料的黑海粮食协议签订,但由于双方在协议的内容和执行上存在分歧,2023年7月黑海粮食协议中断。本文从“俄乌冲突爆发—黑海粮食协议签订—黑海粮食协议中断”的动态变化过程着手,构建了“黑海粮食协议的主要内容和角色—黑海粮食协议中断对各方的影响”对比性研究框架,分析黑海粮食协议执行期间粮食外运规模、出口分布,继而研究黑海粮食协议中断对全球和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乌克兰共通过黑海粮食走廊出口粮食3 285.60万吨,对改善全球粮食供应紧张起到积极作用,但对保障世界最贫穷国家和低收入人群的粮食需求作用不足;同时,协议期间乌克兰收益增加但俄罗斯的权益未得到满足。黑海粮食协议中断使得全球粮食供给回到俄乌冲突爆发之初,引发部分国家出口限制,造成供应进一步短缺,但相对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际,黑海粮食协议中断引发的市场价格波动更为缓和,粮食市场对此有所准备。为防范国际市场供给异动对中国的不良影响,中国作为粮食消费和进口大国,需未雨绸缪,坚持底线思维,持续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全球粮食供应链韧性,将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炳生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粮食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一系列国民经济总体情况发展变化的结果。回顾我国粮食政策改革的历程,总结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准确分析、评价我国目前的粮食政策,明确今后进一步深化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韦新龙  
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应该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完整的市场体系和有效的宏观调控的三者统一。其中,市场主体——企业的活力是轴心,市场体系是条件,国家宏观调控手段是调节市场和企业的操纵杆。如果不把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搞活,企业没有活力,职工没有动力,对市场竞争和国家的宏观措施都很难作出积极反映,市场和宏观调控也就失去了调节经济发展的作用。如果只把企业搞活,而没有完整的市场体系,企业就没有完善的市场机制去调节。如果把微观企业搞活了,完整的粮食市场体系也形成了,而没有国家综合运用宏观调节手段进行干预,必然会出现经济运行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因此,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粮食企业、完整的粮食市场体系和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