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0)
- 2023(12046)
- 2022(10177)
- 2021(9298)
- 2020(7630)
- 2019(17333)
- 2018(17212)
- 2017(33140)
- 2016(17992)
- 2015(20754)
- 2014(21146)
- 2013(21360)
- 2012(20671)
- 2011(18772)
- 2010(19471)
- 2009(18760)
- 2008(19024)
- 2007(17403)
- 2006(16047)
- 2005(15180)
- 学科
- 济(98839)
- 经济(98748)
- 管理(57071)
- 业(51585)
- 企(41548)
- 企业(41548)
- 财(32579)
- 方法(32327)
- 中国(30208)
- 数学(28270)
- 数学方法(28015)
- 地方(26896)
- 农(22841)
- 制(21538)
- 业经(19436)
- 银(18340)
- 银行(18323)
- 行(17569)
- 融(17292)
- 金融(17292)
- 学(16783)
- 务(16593)
- 财务(16562)
- 财务管理(16506)
- 地方经济(15944)
- 贸(15937)
- 贸易(15920)
- 企业财务(15720)
- 易(15321)
- 体(14778)
- 机构
- 学院(272967)
- 大学(272927)
- 济(124884)
- 经济(122249)
- 研究(99966)
- 管理(97754)
- 中国(81982)
- 理学(80723)
- 理学院(79804)
- 管理学(78658)
- 管理学院(78143)
- 财(68037)
- 京(59573)
- 科学(55706)
- 所(52110)
- 财经(49081)
- 研究所(45410)
- 中心(44640)
- 经(44113)
- 江(43966)
- 农(40572)
- 经济学(39794)
- 北京(39425)
- 财经大学(35810)
- 经济学院(35423)
- 范(35259)
- 州(35239)
- 院(35004)
- 师范(34934)
- 业大(33222)
- 基金
- 项目(155697)
- 科学(121163)
- 研究(117715)
- 基金(111049)
- 家(94777)
- 国家(93940)
- 科学基金(79450)
- 社会(75730)
- 社会科(71847)
- 社会科学(71827)
- 省(60402)
- 基金项目(57032)
- 教育(53254)
- 划(49947)
- 编号(47680)
- 资助(47425)
- 自然(47368)
- 自然科(46217)
- 自然科学(46205)
- 自然科学基金(45340)
- 成果(41597)
- 发(38806)
- 重点(35164)
- 部(35096)
- 课题(34416)
- 发展(32098)
- 展(31594)
- 创(31290)
- 性(31210)
- 国家社会(31197)
- 期刊
- 济(159102)
- 经济(159102)
- 研究(97730)
- 中国(63994)
- 财(56834)
- 管理(40867)
- 农(38482)
- 学报(37428)
- 融(36170)
- 金融(36170)
- 科学(34729)
- 大学(29404)
- 教育(28567)
- 学学(27571)
- 经济研究(26738)
- 财经(26593)
- 农业(25782)
- 技术(24166)
- 业经(23631)
- 经(22973)
- 问题(20693)
- 贸(17947)
- 国际(16212)
- 技术经济(15291)
- 理论(14186)
- 世界(14178)
- 会计(14008)
- 统计(13818)
- 商业(13736)
- 业(13141)
共检索到463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梦涵
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价值规律调节本身有局限性。也就是说,虽然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调节规律,是市场内在稳定功能的主要调节手段,但就其本身的作用而言,它的调节只是一种对微观经济客体的自发的制约关系,而不是一种自觉的协调关系,这种调节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被动性和滞后性。例如,我国在“八五”期间,曾出现过经济发展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育才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的不均衡日益扩大,这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应该积极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调整,文章主要阐述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完善税收政策以消除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调整投资政策以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引资能力,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兆臣
本文从财政与经济相关理论角度 ,通过建立“财政与经济的模型” ,对辽宁财政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及其比例关系进行量化分析 ,提出促进辽宁财政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笔者认为 ,做强做大辽宁财政 ,归根结底要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扩张经济总量做文章 ;努力开拓新兴财源、建设后续财源 ,建立财政与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稳定增长的机制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制 ,减少并规范各种税收优惠与减免 ,为财政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提供制度保证。
关键词:
辽宁 财政与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月兰 陈永奇
众所周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正进一步加大。区域经济差异不仅影响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而且还会引发社会动荡。所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财政制度安排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关系,提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思路。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少康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表现在多个方面,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文章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财政体制因素为切入点,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现行财政体制中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会导致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并由此提出了规范事权划分、推进财政扁平化改革、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建议,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霞
协调发展重点解决的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为了实现商品交换要求社会各部门之间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生产。但是,市场经济具有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会破坏这种比例,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失衡,因此需要协调发展来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遵循协调发展规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戴园晨 刘迎秋
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对传统的和现存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宏观管理体制、宏观调控目标和模式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如何通过这种改革实现政府职能的转换,如何在保证市场充当有效配置资源的主角的同时,通过市场实现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地高速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志 杨金
一、狠抓项目建设,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特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发展"的理念,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坚持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保障要素供应,确保重点项目该开工的尽快开工,该竣工的尽快竣工,该投产的尽快投产,确保项目建设不断档。二、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琦 黄天华
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有多种因素,财政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但研究发现,现行财政政策的调控措施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效应并不明显,甚至起到了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因此,为缩小东中西部三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提供的均等化,须完善政府均衡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财政政策,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距 协调发展 财政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雅婷 姚晓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所带来的繁荣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教育,教育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也越发重要和明显。文章认为,教育不但关系着我国在世界经济、文化、科技和政治竞争中的地位,更是协调发展我国内部东西南北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唯一手段,而且,发展教育还提高了人民的知识结构水平,储备了未来全局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的人力资本,直接制约和影响了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
关键词:
教育 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泊溪 岳颂东
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中的协调与失调建国4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城乡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提高,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总体和总的趋势上说,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相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比较好的。但是,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也存在着某些不协调。1.国民经济波动频繁,波动幅度大。建国40年来,由投资周期所决定的大幅度的经济波动在我国曾出现过8次,几乎每一次波动,都伴随着经济扩张、农轻重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的恶化,从而引起整个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失衡,随后不得不进行紧缩与调整,加强农业和基础产业,农轻重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敬全
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财政支出政策目的是通过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财政职能的发挥基本是靠财政支出活动体现出来,财政支出对于促进经济落后地区居民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加速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爱俭 兰莉 林楠 何燕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表明当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以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视角切入来分析汇率决定问题,延续M-F-D传统,进而可以构建"虚实二分法"下的汇率分析模型。在以名义汇率和货币增长率分别作为横纵坐标轴的二维图示中,该研究模式对于汇率及相关宏观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效力,并且能够分析中央银行政策调控的货币准则选择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来斌 赵秀丽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人们的衣食住行条件也相对提升,尤其是在税收改革以后,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因此,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是十分重要的,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我国经济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发展的同时,完善财政税收制度,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设计出针对性的方案,以此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文章重点对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财政税收 市场经济发展 作用探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华民
有效的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是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壮大,科学技术生产的不断升级,农业经济较其他生产行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因此,我国在不断的推出相关的政策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推出高效农业整改措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本文主要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市场经济的变化对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中提出新的策略。
关键词:
农业结构 调整 市场经济规律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