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6)
- 2023(7165)
- 2022(6162)
- 2021(5732)
- 2020(4653)
- 2019(10697)
- 2018(10698)
- 2017(21184)
- 2016(11605)
- 2015(13303)
- 2014(13643)
- 2013(13884)
- 2012(13609)
- 2011(12614)
- 2010(13198)
- 2009(12739)
- 2008(12622)
- 2007(11684)
- 2006(11098)
- 2005(10643)
- 学科
- 济(57868)
- 经济(57805)
- 业(29503)
- 管理(29469)
- 中国(21743)
- 企(20182)
- 企业(20182)
- 地方(18810)
- 农(18647)
- 方法(17248)
- 数学(13888)
- 数学方法(13726)
- 业经(13654)
- 制(13030)
- 银(12652)
- 银行(12641)
- 农业(12595)
- 行(12345)
- 财(11727)
- 融(11378)
- 金融(11378)
- 贸(11101)
- 贸易(11087)
- 发(10842)
- 易(10688)
- 地方经济(10252)
- 学(9460)
- 环境(9065)
- 发展(8081)
- 展(8054)
- 机构
- 学院(179256)
- 大学(175736)
- 济(75250)
- 经济(73456)
- 研究(66485)
- 管理(62853)
- 中国(54045)
- 理学(50939)
- 理学院(50251)
- 管理学(49499)
- 管理学院(49136)
- 京(39652)
- 财(39008)
- 科学(38731)
- 所(34968)
- 研究所(30569)
- 江(29815)
- 中心(29727)
- 财经(28901)
- 农(28027)
- 范(27774)
- 师范(27560)
- 北京(27099)
- 经(25754)
- 州(25037)
- 院(23462)
- 经济学(22516)
- 师范大学(21938)
- 业大(21615)
- 省(21417)
- 基金
- 项目(98824)
- 研究(77518)
- 科学(76575)
- 基金(67721)
- 家(57389)
- 国家(56809)
- 社会(48175)
- 科学基金(47136)
- 社会科(45592)
- 社会科学(45581)
- 省(40318)
- 基金项目(35644)
- 教育(34699)
- 划(33201)
- 编号(32820)
- 资助(29106)
- 成果(28605)
- 发(28513)
- 自然(27153)
- 自然科(26352)
- 自然科学(26345)
- 自然科学基金(25826)
- 课题(24469)
- 发展(23580)
- 展(23157)
- 重点(22309)
- 部(21496)
- 年(20020)
- 性(19846)
- 创(19667)
共检索到305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翟辅东
我国有广袤的山区,含高原在内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6%,散布着大批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但绝大部分山区,尤其是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交界线以西的山区,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当今旅游开发已在某些贫困山区起步和发展,很引人注目。即旅游开发为什么能在贫困山区起步而一些加工工业却难以发展?根据效益型布局的原则,山区旅游应该在哪些地域先起步和怎样起步?旅游业的起步和发展将对振兴山区经济产生什么作用和影响?这对于制定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息息相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吕连琴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以厚重的古、根文化闻名于世。但随着以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为主流的国内旅游的蓬勃兴起,河南较为单一的文化观光旅游产品结构亟待调整。由此,山地旅游开发及其研究逐步引起重视和广泛关注。文章在对河南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河南山地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河南山地旅游的开发和发展。
关键词:
山地旅游 对策 河南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玉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背景下,国有林区大力保护森林资源,积极探索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开发利用好森林旅游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是践行"两山论"的重要体现。文章基于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在森林旅游开发中的具体实践,总结森林旅游开发中形成的基本做法,分析了其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两山论 森林旅游 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傅文伟
论我国旅游开发与环境管理傅文伟(杭州大学旅游系)1旅游开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旅游是以资源和环境为基础,以人为主体而展开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方式。发展旅游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资源,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需委。因此,认识旅游开发与环境的相互辩证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露
本研究结合浙江省森林公园开发休闲旅游的优势,阐明浙江省森林公园休闲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从而提出休闲旅游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
浙江省 森林公园 休闲旅游 问题 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国发 李俊清 蒋兆刚 王冬青 王建中 彭光强 彭明本 袁宝贵
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 ,开展生态旅游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 ,把自然保护区规划成具有保护、科研、教育、生产和旅游等多功能的“自然 -经济 -社会的实体” ,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维护自然保护区的持久稳定性 .发展生态旅游 ,应该保持当地的清新、自然、古朴、宁静 .为了避免开发旅游资源对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根据环境容量和旅游资源容量的分析结果 ,确定该区合理容量为 1 0 0 0人 /d ,合理年容量 6万人次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自然资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瑶瑶
发展文化旅游经济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主导趋势。以小凉山地区彝族文化旅游开发为例,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西部 民族地区 旅游开发 文化保护 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谅闻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城市原有的旅游环境容量显得狭小 ,杭州亦然。为了扩大西湖的旅游环境容量 ,杭州建设部门采用扩大和改造原有景区 ,重建和复兴湮没景区 ,筹划和开发生态旅游区以及增设主题公园、景点公园等措施。这些措施除个别地方的建筑与环境尚有不协调之处外 ,绝大多数都是行之有效的 ,对其他旅游城市继续开发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继续开发 旅游城市 杭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鸿雁
近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相关科研、教育的深入和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走向大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势在必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有原生地静态开发模式、原生地活态开发模式、原生地综合开发模式、异地集锦式开发模式等,但任何一种开发模式都或隐或显地存在伤害遗产的可能性。建立健全由法律机制、行政机制、规划机制、经济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构成的保障机制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之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忠玉
大量调查研究表明 ,许多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与贫困人口的分布是高度重叠的 ,尤其是那些区位偏远以及交通不便的地区 ,自然景观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 ,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 ,适合开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因此 ,将旅游开发与扶贫有机结合应是消除贫困的最有效途径。论文针对这一问题论述了如下若干问题 :其一 ,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高品位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高度重叠 ;其二 ,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这些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均在中西部地区 ,消除贫困与发展中西部旅游应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 ,旅游在扶贫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产业所无可比拟的 ;其四 ,应着手构建中国PPT旅游 (Pro PoorTou...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亮 朱海森
文章阐述了作者对于高端入境旅游市场的理解,指出目前国内旅行社在该部分市场开发上存在的几个问题,结合wildchina的一些成功经验,对我国旅行社在该部分市场开发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端旅游 旅行社 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文军
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交通共同构成了旅游业的四大支柱。我国旅游商品与旅游业发展速度相比明显滞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从我国旅游商品业的开发现状出发,系统地分析我国旅游商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培育和完善旅游商品市场。
关键词:
旅游商品 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灿飞
基于对贫困山区旅游开发条件的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贫困山区旅游可持续开发对策:统一认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订科学的旅游开发规划,实施保护性开发;消除信息闭塞,加大资源宣传力度;多元化投资,多种经济成分办旅游;加强以交通为核心的旅游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旅游;加强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加快旅游人力资源的培养,完善用人机制;积极开发旅游购物商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载田 刘沛林
南岭山区的乡村传统聚落,经特定历史地理环境的演进和发展,以其特有的景观美学价值、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科学实用价值的完美结合,而成为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古代南岭山区复杂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和移民们一直恪守着祖宗留下的遗风,其聚落景观至今得以大量保存而成为极富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为促进南岭山区21世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将这一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列入议事日程。但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并坚持突出重点,择优开发;因地制宜,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旅游开发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协调;保护与利用并重等开发原则。
关键词:
南岭山区 传统聚落 旅游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