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0)
- 2023(4747)
- 2022(3995)
- 2021(3478)
- 2019(6784)
- 2018(6995)
- 2017(14715)
- 2016(7640)
- 2015(8953)
- 2014(9197)
- 2013(9463)
- 2012(9381)
- 2011(8960)
- 2010(9365)
- 2009(9260)
- 2008(8804)
- 2007(8142)
- 2006(7820)
- 2005(7416)
- 2004(6571)
- 学科
- 济(60668)
- 经济(60630)
- 管理(20283)
- 方法(18002)
- 中国(16731)
- 业(16585)
- 数学(16575)
- 数学方法(16540)
- 地方(14925)
- 地方经济(11796)
- 企(10974)
- 企业(10974)
- 农(10419)
- 制(9711)
- 业经(9334)
- 学(8689)
- 银(8285)
- 银行(8281)
- 融(8236)
- 金融(8236)
- 行(8096)
- 财(8060)
- 贸(7907)
- 贸易(7900)
- 易(7630)
- 体(7079)
- 环境(7001)
- 农业(6911)
- 经济学(6816)
- 发(6384)
- 机构
- 大学(130563)
- 学院(130154)
- 济(70574)
- 经济(69366)
- 研究(47679)
- 管理(45133)
- 中国(37955)
- 理学(37483)
- 理学院(37075)
- 管理学(36717)
- 管理学院(36461)
- 财(32632)
- 京(27210)
- 财经(25699)
- 所(24403)
- 经济学(24257)
- 科学(24027)
- 经(23076)
- 经济学院(21618)
- 研究所(21332)
- 中心(19955)
- 江(19260)
- 财经大学(18736)
- 北京(18289)
- 院(16323)
- 范(15874)
- 师范(15801)
- 州(15350)
- 农(14880)
- 科学院(13868)
- 基金
- 项目(69395)
- 研究(54273)
- 科学(54041)
- 基金(50134)
- 家(41750)
- 国家(41412)
- 社会(37202)
- 社会科(35299)
- 社会科学(35291)
- 科学基金(34465)
- 省(25573)
- 基金项目(25565)
- 教育(23820)
- 编号(21811)
- 资助(21473)
- 划(21047)
- 成果(19009)
- 自然(18093)
- 自然科(17561)
- 自然科学(17553)
- 自然科学基金(17225)
- 发(16803)
- 部(16385)
- 国家社会(15812)
- 课题(15464)
- 重点(15345)
- 济(15299)
- 经济(15159)
- 发展(14702)
- 展(14530)
共检索到213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德勇
司法救济是反对就业歧视、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最后屏障。司法救济程序大致可以分为案件受理、案件审理、案件裁判并执行等环节。针对案件受理,应从解释论角度对《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二条中的"劳动者"做扩张性解释,以扩大司法救济的保护范围;从立法论角度,应建立专门机构以推动公益诉讼。针对案件审理,未来立法应明确就业歧视的内涵,以便于法院审慎判断;举证分配方面则应适度加重被告举证责任。针对案件裁判,应建立较为全面的法律责任体系,尤其是完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和建立缔约过失制度。
关键词:
平等就业权 就业歧视 司法救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雄 刘成
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就业歧视的本质特征是没有正当理由的差别对待,法律禁止就业歧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平等就业权并实现社会正义。在市场化就业背景下,反就业歧视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各种原则性规定,而必须遵循市场化就业的基本规律,正确处理用工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这对"轴心"权利的相互关系。我国反就业歧视仍处于制度短缺阶段,反就业歧视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都还面临诸多法律困境,我国反就业歧视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邹世允 盛丹
就业公平作为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事关社会公平公正的大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保障就业公平愈显重要。现今对劳动者直接就业歧视的情况因立法的完善鲜有发生,但法律对于就业间接歧视的规定几乎是空白。因此,对就业间接歧视进行界定,分析我国目前就业间接歧视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此制度,对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就业间接歧视 劳动者权益 保障 完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熊志刚
被歧视的就业者往往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在受到就业歧视时,其合法权益难于得到保障。根据"有权利就有救济"的基本法理,完善相应的法律救济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反就业歧视 就业平等权 法律救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彦彬
文章简要解析了就业歧视的概念与本质,分三个不同层面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进而从走出晕轮思维怪圈、完善与健全反就业歧视法律、强化地方政府问责和强化高校内涵品牌建设四个方面深入阐述并剖析了消除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救济策略,对于民办大学生客观理性应对就业歧视、有效规避和转移就业风险、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具有一定现实参考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就业歧视 晕轮效应 救济策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荣泰 王楠
无单放货的问题虽然历来就有,但近年来此类案件在我国海运实践中日渐增多。从提单的主要功能入手,分析无单放货的法律性质,并提出无单放货相应的救济途径,冀期为提单持有人保护其权益提供选择的方法。
关键词:
无单放货 提单功能 法律性质 救济选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叶明 郭江兰
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互联网经营者开始使用算法技术进行定价活动,凭借对海量消费数据的掌握,进行"用户画像"后以实现"千人千面千价格"的精准营销。其中,算法价格歧视行为存在损害消费者、排挤竞争对手以及破坏竞争秩序的风险,亟需予以法律规制。然而,当前我国现有相关法律在适用范围、违法性判定要件、责任规范等方面存在不足。鉴于此,应适当拓宽《反垄断法》的主体范围,使算法价格歧视行为难逃法网;确立"形式+实质"违法审查标准,让违法性算法价格歧视行为原形毕露;构建算法价格歧视行为的"双轨"责任规范,使相关责任主体难辞其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查雪松
价格歧视是销售商根据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价格的行为。我国的电信运营商通过定价来进行价格歧视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认为,应该区别对待电信运营业中的不同价格歧视现象,对危害市场、侵犯消费者利益的价格歧视应进行法律规制,以维护市场稳定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关键词:
价格歧视 双向影响 法律规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华
案情:胡某是北京某公司的专职司机,2000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3月21日晚上7:00许,送公司老总与客人到亚运村一酒店吃饭后,一直在酒店门口的停车场等候,晚上11:30分,老总出酒店后发现车和人都不见了,胡某的手机也已关机。现公安机关已经查明,此为一起抢劫杀人事件。被害人的尸体已经找到,车未找到,抢劫犯还未抓到。被害人上有60多岁的双亲,并且68岁的老父已经中风偏瘫在床4年,下有刚满3岁的儿子。妻子在家务农,没有固定收入,还有需要他资助的视力残疾的兄长。遭遇如此横祸,胡某的家人应该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获得相应的救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龙
为解决严重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我国当下应该尽快制定《反就业性别歧视法》。该法以保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作为根本宗旨,并设立"反就业性别歧视委员会"。此外,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最终形成以《宪法》为最高依据,以《反就业性别歧视法》为核心,以《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为辅助的合理的法律体系,保障男女的就业平等和男女的全面平等,从而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与和谐之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万国华 孙婷
市值管理能够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创造并实现公司内在价值,但由于制度规则不明确、法律监管存在漏洞,我国存在以市值管理之名行违规披露、内幕交易、市场操纵之实的情况。对此,应厘清市值管理的法理逻辑和内涵,构建以自治性规则为主、以禁止性规则为辅的规则体系,建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评级机制,真正实现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值的统一。
关键词:
市值管理 公司治理 法理逻辑 法律监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崔炜 廖斌
就业歧视违反平等原则,侵犯了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利,扭曲了人力资源配置。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包括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身材相貌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乙肝歧视、血型歧视等等现象已成蔓延之势,使得原本就已经很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化,不断演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鑫 徐伟功
美国有着完备的反残疾人就业歧视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基本法律及专门法律三个层次。通过颁布《康复法》及《美国残疾人法》,确立了反残疾人就业歧视的基本法律制度,并设有独立的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作为反残疾人就业歧视的联邦执法机构,通过接受投诉、展开调查、进行调解、提起诉讼及执行等程序来保障其权力的行使,有效地维护了残疾人就业的基本权利。美国的反残疾人就业歧视基本法律制度及其执法程序保障对我国完善反残疾人就业歧视制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残疾人 就业歧视 法律制度 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