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2)
- 2023(10600)
- 2022(8723)
- 2021(8146)
- 2020(6560)
- 2019(14652)
- 2018(14485)
- 2017(28897)
- 2016(15399)
- 2015(17641)
- 2014(17616)
- 2013(17953)
- 2012(17196)
- 2011(16186)
- 2010(16721)
- 2009(15961)
- 2008(15762)
- 2007(14638)
- 2006(13767)
- 2005(12648)
- 学科
- 济(94621)
- 经济(94548)
- 农(47105)
- 业(46334)
- 管理(36867)
- 农业(31064)
- 方法(30108)
- 数学(27355)
- 数学方法(27180)
- 中国(23673)
- 企(23431)
- 企业(23431)
- 地方(21706)
- 业经(20904)
- 制(17693)
- 学(15473)
- 贸(14490)
- 贸易(14479)
- 银(14099)
- 银行(14081)
- 财(14060)
- 易(14037)
- 融(13726)
- 金融(13724)
- 行(13715)
- 发(13471)
- 地方经济(12929)
- 体(12783)
- 环境(11750)
- 策(10932)
- 机构
- 学院(247351)
- 大学(243761)
- 济(121321)
- 经济(119200)
- 研究(91195)
- 管理(90356)
- 理学(76684)
- 理学院(75878)
- 管理学(74832)
- 管理学院(74389)
- 中国(72782)
- 农(57013)
- 财(53140)
- 京(50879)
- 科学(50523)
- 所(47052)
- 农业(43506)
- 研究所(41982)
- 财经(41849)
- 中心(40975)
- 经济学(38747)
- 业大(38428)
- 江(38325)
- 经(37897)
- 经济学院(34717)
- 北京(32357)
- 范(31322)
- 师范(31109)
- 院(30730)
- 财经大学(30466)
- 基金
- 项目(149718)
- 科学(117903)
- 研究(113996)
- 基金(108894)
- 家(93916)
- 国家(93062)
- 科学基金(78149)
- 社会(75733)
- 社会科(71418)
- 社会科学(71396)
- 省(58060)
- 基金项目(56818)
- 教育(49896)
- 划(47784)
- 编号(46902)
- 自然(45865)
- 自然科(44715)
- 自然科学(44701)
- 资助(44318)
- 自然科学基金(43897)
- 成果(38491)
- 发(35927)
- 部(34647)
- 重点(33596)
- 农(32213)
- 课题(32147)
- 国家社会(31912)
- 创(30480)
- 发展(30188)
- 性(29965)
- 期刊
- 济(150831)
- 经济(150831)
- 研究(81301)
- 农(60511)
- 中国(49368)
- 农业(40682)
- 财(36519)
- 学报(35297)
- 科学(34681)
- 融(32572)
- 金融(32572)
- 管理(31511)
- 大学(28087)
- 业经(27401)
- 学学(27050)
- 经济研究(23457)
- 财经(22088)
- 问题(21202)
- 技术(20485)
- 教育(19494)
- 经(19178)
- 业(18955)
- 世界(16316)
- 贸(15136)
- 农村(15060)
- 村(15060)
- 技术经济(14803)
- 农业经济(14752)
- 经济问题(14376)
- 国际(13028)
共检索到393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进朋 李晓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薰词
中国“三农问题”是一个难题,其焦点就是农村中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与现代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表现出“三农问题”的症状引发出“三农危机”。笔者认为,解决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目前农民小农经济的意识和种种表现,在此基础上国家出台相关的农业政策,变农民的被动接受各种补贴到主动创造增加收入的能力。
关键词:
农业政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朝克
本文认为,"四位一体"的生产方式(包括经济方式、政治方式、文化方式和社会方式)与生活方式形成的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科学发展观与"四位一体"建设理论蕴涵着这一基本规律,大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以及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社会稳定;"四位一体"的生产方式小到个人的生活条件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都遵循着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矛盾运动规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永祥
市场经济与生产方式王永祥我国的经济模式已经从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变,生产方式也要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华仪表厂是一个生产工业自动化记录仪和实验室仪表的厂家,产品规模品种复杂。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产品都由全国各大机电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成进
人类需求从生理到心理的转换体现在消费目的、消费对象和满足需求的手段上。这一转换引起了生产方式中三组矛盾——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矛盾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用外在的方式满足内在的需求,同时心理需求又相互影响,这是经济中不确定性的根源。心理需求相对于生理需求更加不稳定、易变、易受他人影响、需要通过他人方能提供满足需求的手段,这使得人类面临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具体而言,从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角度来看,需求转换降低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但消费主义价值观、物质主义的不利影响会加大不确定性;从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角度来看,需求转换使不确定性变得更为频繁、复杂;从人与自我矛盾的角度来看,需求转换使得人与自我的矛盾加剧,加大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成进
人类需求从生理到心理的转换体现在消费目的、消费对象和满足需求的手段上。这一转换引起了生产方式中三组矛盾——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矛盾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用外在的方式满足内在的需求,同时心理需求又相互影响,这是经济中不确定性的根源。心理需求相对于生理需求更加不稳定、易变、易受他人影响、需要通过他人方能提供满足需求的手段,这使得人类面临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具体而言,从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角度来看,需求转换降低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但消费主义价值观、物质主义的不利影响会加大不确定性;从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角度来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成进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生产方式中存在的三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阐述三组矛盾的内涵及其发展,运用三组矛盾的转换与发展、特别是人与自我的矛盾分析方法来解释当前的金融化与经济增长特征。人与自然的矛盾分为生产力发展不足和过度消费下环境承载力不足两个阶段;人与人的矛盾表现为对物质产品的分配和在精神层面的炫耀、占有;人与自我的矛盾则体现在消费领域和投机领域。当代金融化的特征正是源于人与自我矛盾的发展——投机性需求从手段异化为目的而成为人的基本需求。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矛盾转换与交织中,经济增长表现为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性特征。面对当代金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福垣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建成 陈树文
政治理论课教师中普遍存在着教学与科研相互制约的矛盾,可以考虑从教学问题学术化、学术问题教学化、教学科研同步化、热点问题成果化四个方面来解决这一矛盾。
关键词:
政治理论课教学 科研 矛盾
[期刊] 改革
[作者]
廖元和
现实社会主义的财产关系与理想社会主义的财产关系存在重大区别。现实社会主义中的公有产权制度存在三大内在矛盾。这三大内在矛盾的运动既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的效率问题,又关系到公平问题;既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问题,又关系到经济运行机制中的行为主体问题。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关键在于对公有产权制度的三大内在矛盾的解决程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年峰 赵朋 蒋杰贤 陆建飞
鉴于上海市在国际化大都市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用哲学观点对其生态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理性分析,并对其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及解决途径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
上海市 生态经济问题 哲学 解决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立定
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与粗放低效利用、投机性需求膨胀并存问题,是保障科学发展与保护耕地红线的重大难题。文章认为,从引起工业用地供需矛盾的主客观原因分析,以工业用地总量动态平衡为目标取向,推进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应当重视对工业用地供应及开发利用模式的改革,引入工业房地产发展模式和推进标准厂房租赁制是政策创新的重点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宣恭
本文通过分析实际资料,指出我国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不是垄断行业与一般行业的工资收入差别,不能借口分配不公反对国家所有制;利用财政税收缓解分配不公不能靠一般地减税,而是要分别不同阶层调整税负,有增有减,严格税制;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是私营企业主与普通劳动者收入和财富的巨大差距,只能从所有制去说明,它是过度剥削的结果,其根源是引导和监管不力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对最大利润的追逐是政治上滋生腐败的基础,将少数官吏的腐败当成分配不公的根源是本末倒置。本文最后提出抑制分配和财富悬殊趋势加剧的建议。
关键词:
分配不公 主要矛盾 根源 解决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昌龙
经济领域可以分为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两部分。商品价值是在生产领域形成的,而商品价值的实现却在流通领域,商品价值能否实现,商品能否成功地完成“惊险的跳跃”,又受流通领域购销矛盾的制约,因为购销是流通领域的主体及其存在的前提,怎样购,即是怎样使商品尽快地以最佳途径、最小费用开支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怎样销,则怎样让商品尽快地走向流通领域,实现其使用价值。流通领域的购销是一对矛盾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发展。购是销的条件,销是购的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