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22)
- 2023(16332)
- 2022(13619)
- 2021(12512)
- 2020(10477)
- 2019(23531)
- 2018(23256)
- 2017(45648)
- 2016(24665)
- 2015(27585)
- 2014(27718)
- 2013(27444)
- 2012(25756)
- 2011(23326)
- 2010(24019)
- 2009(22965)
- 2008(23087)
- 2007(21135)
- 2006(19454)
- 2005(18203)
- 学科
- 济(110543)
- 经济(110385)
- 业(96107)
- 管理(87798)
- 企(83283)
- 企业(83283)
- 方法(42235)
- 财(35589)
- 农(35338)
- 中国(33679)
- 数学(33418)
- 业经(33207)
- 数学方法(33104)
- 制(29520)
- 地方(24214)
- 农业(24018)
- 务(23521)
- 财务(23481)
- 财务管理(23435)
- 银(22755)
- 银行(22725)
- 企业财务(22227)
- 行(21870)
- 策(20546)
- 贸(20540)
- 贸易(20521)
- 技术(20365)
- 融(20361)
- 金融(20359)
- 易(19977)
- 机构
- 学院(363297)
- 大学(358406)
- 济(158579)
- 经济(155272)
- 管理(142771)
- 研究(121368)
- 理学(120108)
- 理学院(118892)
- 管理学(117357)
- 管理学院(116653)
- 中国(100491)
- 财(81734)
- 京(76118)
- 科学(67344)
- 财经(62172)
- 所(60755)
- 江(58561)
- 农(57845)
- 经(56197)
- 中心(55995)
- 研究所(53479)
- 北京(48917)
- 经济学(47906)
- 业大(47844)
- 州(46240)
- 财经大学(45611)
- 农业(44717)
- 范(44629)
- 师范(44243)
- 院(43297)
- 基金
- 项目(221521)
- 科学(176805)
- 研究(168878)
- 基金(161066)
- 家(136941)
- 国家(135621)
- 科学基金(118226)
- 社会(109686)
- 社会科(104102)
- 社会科学(104075)
- 省(87241)
- 基金项目(83929)
- 教育(77113)
- 自然(72948)
- 划(72046)
- 自然科(71252)
- 自然科学(71236)
- 自然科学基金(70039)
- 编号(68749)
- 资助(66369)
- 成果(57298)
- 发(51427)
- 部(50200)
- 重点(49287)
- 课题(48470)
- 创(48344)
- 制(46749)
- 国家社会(44935)
- 创新(44509)
- 性(44008)
- 期刊
- 济(191178)
- 经济(191178)
- 研究(119346)
- 中国(79412)
- 财(65557)
- 管理(59548)
- 农(55315)
- 融(47264)
- 金融(47264)
- 科学(46102)
- 学报(45715)
- 教育(38915)
- 农业(37090)
- 大学(36812)
- 学学(34661)
- 业经(32832)
- 技术(32743)
- 财经(31800)
- 经济研究(29550)
- 经(27319)
- 问题(24910)
- 业(20578)
- 贸(20542)
- 技术经济(19939)
- 国际(18278)
- 现代(18276)
- 商业(17720)
- 理论(17484)
- 世界(17477)
- 经济管理(16772)
共检索到582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武鸿义
一、我国寿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社会保险界入商业保险,甚至以社会保险之名,行商业保险之实的混乱情况没有得到解决,名目繁多的基金“保险”混淆了两者的界限,给一些不法集资开了方便之门,更主要的是由于资金的不安全,损害了投保人的利益,破坏了保险公司的声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吕森
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 ,我国寿险业如何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确保生存和发展 ,已经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 ,本文提出应从三个方面认真审视 ,深入思考 ,研究对策 ,一要坚决破除两种思想 ,即破除悲观失望的思想 ;破除盲目乐观的思想。二要大力强化三种观念 ,即强化发展观念 ;强化创新观念 ;强化责任观念。三要努力做好四种准备 ,即人才准备 ;技术准备 ;管理准备 ;文化准备
关键词:
寿险业 发展 调整心态 强化观念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祁祥
本文分析了中国寿险业目前的发展战略,指出未来的中国寿险业要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彻底摒弃粗放经营的做法,实行以全、新、特为特征的“综合创新型发展战略”,为此需要进行四个方面的重新定位;即寿险产品的功能定位、寿险业的险种定位、寿险产品的技术定位和寿险公司的市场定位。
关键词:
寿险业 保险保障 储蓄 投资功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秀芳
论我国寿险业的险种创新——从美国寿险业的发展状况谈起○李秀芳我国自1982年恢复办理国内寿险业务以来,经过15年的发展,寿险市场已初具规模,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管理暂行规定》等保险法规的正式颁布实施,保险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使我国寿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玉淳
首先,城镇化和老龄化将导致规模空前的养老金融市场产生。2013年《投资蓝皮书》指出,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未来20年将有3亿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大量农村人口将失去传统的土地养老保障,加上空前规模的老龄化浪潮,我国居民的养老压力将不断加大。在巨大的养老压力下,攒足养老费用将成为每一个人面临的共同话题。我国规模巨大的储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居民对缺乏养老保障的担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结果表示,居民44.5%倾向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永中 张良华
我国寿险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方永中张良华一、寿险业发展现状我国1982年恢复国内人身保险业务,在国务院1985年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以前,我国人身保险是人保独家经营的。此后,中国人民银行依条例陆续批准设置了中国太平洋保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建新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周期性放缓态势,未来几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速面临下行压力。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显现、人口红利逐步消退,GDP增速放缓,经济走势呈L型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慢及全球资本回报下降,我国2015年以来持续多次降息,存款、债券、理财等居民可选投资品种回报率下降。在此背景下,保险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对保险监管导向、保险公司经营等都将产生相应的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惠青
随着寿险公司的增多,寿险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同时保险险种的费率、质量等在国家监管机构日益严格的监控下,亦逐步趋于规范。服务质量、服务手段、服务水平已成为寿险公司竞争、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保险业属第三产业之一的服务行业保险业按照产业划分标准属于第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建新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周期性放缓态势,未来几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速面临下行压力。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显现、人口红利逐步消退,GDP增速放缓,经济走势呈L型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慢及全球资本回报下降,我国2015年以来持续多次降息,存款、债券、理财等居民可选投资品种回报率下降。在此背景下,保险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对保险监管导向、保险公司经营等都将产生相应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文辉
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我国寿险业坚持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稳增长,努力克服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是,行业仍然存在着产品竞争力下降、销售渠道有待改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婧姝
自银保新规出台以来,银保业务规模出现大幅度缩减,银保业务渠道面临重大变局。受此新规影响的直接冲击,我国寿险行业保费规模增速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本文从银行保险业务特点出发,细分说明寿险业发展历程中增速放缓的五个阶段。进而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制度变迁,分析说明国民经济增速放缓、银行定存利率调升、通胀预期强烈、资本市场下挫以及银保新规出台、制度增长要素释放殆尽分别是我国寿险业增速放缓的经济和制度原因。最后提出寿险业增速放缓需警惕的问题及应对之策,以期实现我国寿险业向下一个健康持续增长阶段的平稳过渡。
关键词:
寿险 发展速度 银行保险 影响因素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雅丽
美国寿险税制及其对寿险业发展的作用黄雅丽世界各国为促进本国寿险业发展而可取的措施很多,通过税收优惠来刺激寿险市场发展是保险业发达国家所普遍运用的一种手段。了解这些国家的寿险税制,借鉴其成功经验,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寿险税收优惠政策,以调节我国寿险市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余海丰
2006年,我国非寿险市场高速发展,市场格局多元化趋势明显;随着市场主体的持续增加,产险公司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手段呈现多元化特征;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活跃,保险中介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但中介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同时,保监会以严格规范市场秩序为中心,加强对市场主体和保险中介的监管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展望2007年,我国非寿险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主体将继续加快调整步伐,中介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和规范,保险监管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童光荣 刘畅 邹芸螺
随着城市化的建设和人口的逐步老龄化,我国居民对人寿保险的需求正不断上升。而经济的较高速发展和收入的稳步提高,为寿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从国际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的横向对比来看,我国寿险业的发展与世界平均水平有着极大差距,我国寿险业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等待挖掘。本文从经济理论出发,借助国际、国内相关经济数据,分析影响寿险业潜力的因素。通过对比世界平均水平、寿险业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构建我国寿险业市场潜力测算指标体系。利用建立的结构模型和趋势模型,尝试对我国寿险业市场潜力进行测算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寿险业仍具有超出现有水平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潜力,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均对我国寿险业市场...
关键词:
寿险业 市场潜力 保险密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