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7)
2023(3820)
2022(3424)
2021(3419)
2020(2987)
2019(6711)
2018(7008)
2017(13911)
2016(8138)
2015(9931)
2014(10117)
2013(9471)
2012(8964)
2011(8365)
2010(8658)
2009(8201)
2008(8005)
2007(7591)
2006(6988)
2005(6404)
作者
(22098)
(18377)
(17926)
(17451)
(11280)
(8518)
(8492)
(6985)
(6745)
(6627)
(5917)
(5904)
(5706)
(5678)
(5649)
(5428)
(5369)
(5321)
(5297)
(5169)
(4708)
(4488)
(4385)
(4331)
(4158)
(4143)
(3981)
(3975)
(3749)
(3696)
学科
(26313)
经济(26283)
管理(22947)
(17544)
中国(14252)
(12914)
企业(12914)
方法(12142)
数学(10877)
数学方法(10752)
环境(9948)
教育(8435)
(8264)
(7672)
(7381)
(6368)
贸易(6364)
(6270)
(6264)
(6209)
银行(6207)
(6012)
理论(5630)
教学(5240)
(5118)
(5057)
业经(4913)
(4871)
农业(4788)
(4754)
机构
大学(119296)
学院(115385)
(45675)
经济(44550)
管理(40531)
研究(37183)
理学(34228)
理学院(33805)
管理学(33169)
管理学院(32962)
中国(27908)
(26041)
(24450)
科学(20705)
财经(19112)
(18534)
师范(18439)
(18309)
(17609)
北京(17400)
(17141)
中心(16455)
研究所(16226)
师范大学(14609)
(14595)
经济学(14334)
教育(14228)
(13932)
财经大学(13907)
业大(13677)
基金
项目(66726)
研究(55364)
科学(51903)
基金(45081)
(36952)
国家(36562)
社会(33743)
社会科(31751)
社会科学(31739)
科学基金(30797)
教育(28629)
(27066)
编号(25262)
基金项目(23602)
成果(23159)
(22935)
资助(18749)
课题(18663)
自然(17000)
自然科(16483)
自然科学(16474)
自然科学基金(16143)
(15793)
(15527)
大学(15516)
项目编号(15472)
重点(14971)
(14409)
(14278)
规划(14147)
期刊
(51917)
经济(51917)
研究(41154)
教育(28306)
中国(27440)
(17784)
管理(14630)
学报(14281)
大学(12568)
科学(12551)
(12523)
(11260)
金融(11260)
技术(10125)
学学(9979)
财经(9675)
业经(8964)
农业(8785)
经济研究(8608)
(8373)
图书(8154)
问题(7854)
(7093)
职业(6691)
理论(6491)
商业(5907)
实践(5871)
(5871)
书馆(5808)
图书馆(5808)
共检索到183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金麟  
我国大学生就业因生源、身体、性别、学历、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而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大学生就业不公平不利于消除腐败、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社会效率的提高、不利于个人(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不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公平的大学生就业环境必须建立健全优质的大学生劳动力市场、营造公平就业的企业制度环境、缓解劳动力的供需矛盾、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构建公平就业的法制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延生  孙波  
大学生创业环境可以从舆论环境、教育环境和政策环境三个向度来分析和评价,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整体。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必须以舆论环境建设为基础,营造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以教育环境建设为关键,提升大学生创业的胜任能力;以政策环境建设为保障,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志霞  陶冶  
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而我国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增幅较大,又造成了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这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难度。然而,只要正确分析和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必能拨云见日,纵横广阔职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贾有姣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离开校园,成为就业市场的主力军。然而,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的相对滞后,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的诸如信息不对称、政府职责缺失、劳动力市场划分不明确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曾湘泉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 ,从就业制度的演变、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动、个人就业意愿和行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和国外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 ,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章认为 ,目前大学生就业确有困难的表现。不过 ,由于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的局限 ,客观上也夸大了这种困难的程度。文章对缓解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 ,特别是降低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蒋承  王天骄  
大学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群体在人力资本特征方面相较正规就业群体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并在收入方面显著低于正规就业群体。主要表现为在利用倾向值匹配法控制就业形式选择性偏误的情况下,正规就业群体的平均收入依然高于非正规就业群体87%左右;而基于均值的工资差异分解显示劳动力市场的歧视性因素对收入差异的解释程度达到5588%。而且,随着收入分位数水平的提高,收入差异的歧视性因素占比逐渐下降,说明了当前大学生非正规就业中的低收入群体面临着比高收入群体更为严重的劳动力市场歧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婷  吴海燕  
随着目前我国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本问题日益突出。基于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本研究聚焦大学生就业成本,探索性地提出大学生就业成本包含五个维度,并选取广东省为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成本的现状及主要问题,试图寻求控制和降低就业成本的有效方法。研究结论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各高校缓解就业成本给大学生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压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效率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兢  
大学生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人力资源,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效益的重要指标。通过计算2010年至2016年间我国70所大中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发现:一是城市公共服务和相对收入水平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流动的显著因素;二是城市的高房价负担是抑制大学生就业流动的重要因素;三是大学生就业流动具有明显的核心城市倾向。我国大学生跨地区就业流动的这些特征对各城市的均衡化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相应对策为:核心城市与非核心城市应通过错位发展来保障大学生跨地区就业流动的均衡性发展;引导不同区域城市房地产业合理发展,降低房价负担对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抑制作用;核心城市应逐步疏解城市功能,非核心城市要采取积极的就业调控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晓峰  薛二勇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占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一半以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虽然我国初步形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体系,但政策的产生是社会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博弈的产物,这就使大学生就业政策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具体表现为:政策制定主体协同不足,导致政策实施难;就业市场政策协同不够,导致政策设计失真;就业激励政策缺乏协同,导致激励效果降低。为此,一要加强政策制定主体的协同,破解就业体制的障碍;二要有效调控就业市场,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三要健全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灵活、自主的就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向前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就业难成为大学生面临重要问题。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高校都存在不少误区,只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婷  吴海燕  
随着目前我国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本问题日益突出。基于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本研究聚焦大学生就业成本,探索性地提出大学生就业成本包含五个维度,并选取广东省为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成本的现状及主要问题,试图寻求控制和降低就业成本的有效方法。研究结论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各高校缓解就业成本给大学生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压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效率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曼萍  许璟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引起了政府、高校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本文力图从筛选假设这一教育经济学理论利与弊的方面探析大学生就业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求获得一些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建河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变革充分体现了政策"去身份化"的过程;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再到"大众创业"对应着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身份本位"、"身份淡化"和"身份剥离"。在"政策惯性"的视角下,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去身份化"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遗留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超  宋言东  
本文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可以从就业市场的失衡现象去考察。这种失衡现象可分为总量性失衡和结构性失衡两种情况,并可运用经济学理论进行解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荷  
本文把大学生就业成本分为学校进行就业服务所发生的成本和学生的就业费用两个部分。而学校进行就业服务所发生的成本是用“就业指导机构对学生就业的实际帮助程度”作为替代变量加以考察的。并逐一分析这些成本对于工作找寻的结果(能否找到工作、工作的起薪)的影响。另外,用“就业成本”这一概念把学生付出的就业费用和学校为就业付出的努力统合起来,探讨两者对“就业收益”的影响存在的替代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