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7)
2023(6810)
2022(5816)
2021(5329)
2020(4692)
2019(10408)
2018(10623)
2017(20998)
2016(11546)
2015(13065)
2014(13148)
2013(13059)
2012(12272)
2011(11267)
2010(11426)
2009(11212)
2008(11171)
2007(10104)
2006(9235)
2005(8757)
作者
(33840)
(28167)
(28006)
(26951)
(17803)
(13328)
(12793)
(10847)
(10534)
(10053)
(9625)
(9370)
(9154)
(9051)
(8859)
(8660)
(8300)
(8221)
(8211)
(8108)
(7323)
(6849)
(6809)
(6394)
(6373)
(6362)
(6304)
(6226)
(5567)
(5496)
学科
(43534)
经济(43444)
管理(37894)
(34092)
(27987)
企业(27987)
方法(18190)
(16331)
数学(15956)
数学方法(15806)
(15754)
中国(14873)
(12604)
(10626)
银行(10613)
(10589)
业经(10225)
(10191)
(9562)
贸易(9553)
(9377)
(9123)
体制(9053)
(8979)
(8959)
金融(8957)
(8882)
财务(8862)
财务管理(8837)
税收(8585)
机构
大学(172737)
学院(170651)
(73214)
经济(71622)
管理(64036)
研究(58405)
理学(53877)
理学院(53274)
管理学(52542)
管理学院(52225)
中国(47824)
(40625)
(36671)
科学(33116)
财经(30918)
(29668)
(27901)
中心(26628)
(26440)
研究所(26228)
(24661)
北京(23674)
经济学(23318)
财经大学(22920)
业大(21867)
(21346)
(21281)
师范(21076)
经济学院(21066)
(20640)
基金
项目(105398)
科学(83439)
研究(78418)
基金(77816)
(67417)
国家(66900)
科学基金(56647)
社会(50946)
社会科(48291)
社会科学(48283)
基金项目(41099)
(39309)
教育(35961)
自然(35337)
自然科(34418)
自然科学(34410)
(34031)
自然科学基金(33806)
编号(31811)
资助(31520)
成果(27387)
(25434)
(24818)
重点(24176)
(22261)
课题(22176)
(21642)
教育部(21433)
国家社会(21275)
(21037)
期刊
(84777)
经济(84777)
研究(56539)
中国(34835)
(31379)
管理(25269)
学报(23833)
科学(23072)
(22399)
(21037)
金融(21037)
大学(18752)
学学(17675)
教育(16368)
财经(15941)
农业(14604)
经济研究(13683)
(13584)
业经(13342)
技术(13142)
问题(12036)
(10711)
理论(9328)
国际(9147)
实践(8275)
(8275)
现代(8106)
商业(7965)
(7961)
技术经济(7799)
共检索到268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世芳  
我国对外汇担保进行管理自1981年开始,至1986年尚缺乏专门立法。直到1987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境内机构提供外汇担保的暂行管理办法》,才使我国的外汇担保管理进入了“有法可依”阶段。1991年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终于批准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定型”的《境内机构对外提供外汇担保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担保管理办法》),标志了我国外汇担保管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圣  
我国《民法典》第388条“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通过缓和物权法定原则,扩增担保合同的类型,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建我国现代化的动产和权利担保制度。相较于传统的动产和权利担保制度,《民法典》选择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相结合的担保制度模式,拓展了动产和权利担保的财产范围,建立了统一的电子化登记公示系统,并以登记为中心确定了动产和权利担保物权的优先顺位规则体系,以充分保护并救济担保权利,维护动产和权利担保交易市场秩序。现代化的动产和权利担保制度本质是通过扩张动产和权利担保权的意思自治空间,激发动产和权利担保交易市场活力。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动产和权利的担保功能,营造兼具活力与韧性的资本市场,将我国“双循环”发展格局推向更高水准。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顾毓斌  封思贤  
本文介绍了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的几个典型类别 ,并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这些融资制度的特点及缺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秦默  梅强  
本文从历史沿革、资金来源、运行模式、责任类型与分担比例、再担保收费标准、经营业绩、发展趋势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日本和韩国再担保制度的运行情况,并为我国再担保制度提供了完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中杰  
由于我国"三农"资金短缺的状况较为严重,农村融资需求强烈,各地陆续出现诸如农村房屋及宅基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的担保融资及其他权利质押融资等对农村融资担保法律制度的改革性尝试。然而,目前我国农村融资担保的法制障碍仍未完全消除,操作细则和配套机制也尚未完善,无法满足农村社会经济的现实需求。对农村融资担保法律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应当引入新的价值理念,保持农村融资担保多元功能间的协调性,完善农村融资担保的主体运作机制和配套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姿昂  
场外交易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双重特性,主要优势体现在资本容量的扩充及资本流动的加速,对金融风险和金融收益能够进行有效的管控。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场外交易规范的法律位阶过低,具体规定又相互冲突,因而场外交易给交易主体带来相当程度的交易风险,甚至因而会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而交易担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此类风险,为场外交易提供了制度缓冲的空间。鉴于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态势,创设与完善场外交易担保制度正当其时,而通行的ISDA主协议框架下的信用支持安排将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云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内容,重点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制度及其局限性,指出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框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庆  
目前在大多数国家,中小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5%以上。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经营机制灵活,能迅速转换和开发新产品及新业务、捕捉市场新机会、开拓基于个性化的市场。尽管如此,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因此,各国政府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将信用担保作为扶持本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根据加拿大卡尔顿大学A.L.Ridim的统计,截至1999年8月末,全球已有48%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担保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益龙  
尽管目前关于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暂无定论,但学界和实务部门均肯定碳排放权作为担保财产的适格性,只是就碳排放权的担保方式选择存有争议,以致形成了不同的碳排放权担保制度构建进路。对此,应立足于碳排放权属性特征与现行法律体系进行碳排放权担保制度的规范性构建。在担保方式的选择上,关于碳排放权质押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观点并不充分,而碳排放权抵押兼具合法性与合理性,故宜以抵押作为碳排放权担保制度构建的出发点;在具体制度构建上,鉴于碳排放权的公私双重法律属性,宜采取公私合治的方式,一方面规范、统一碳排放权抵押的设立方式、实现路径,并推行配套激励措施,为碳排放权抵押扫平交易障碍,另一方面建立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机制,以实现碳排放权抵押交易中私益和公益的平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德明  
让与担保是现代各国和地区在市场交易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典型担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担保形式已无法满足市场不断高涨的融资需求,因此应借鉴国外及港台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我国创设让与担保制度,以满足市场日益高涨的融资需求。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吕文学  葛飞  杨林峰  
本文对事关我国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首先就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涵义及其预防建设领域违规操作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探讨我国建筑业工程保证担保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建设领域进一步开展工程保证担保的改进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韶华  
广受瞩目的《物权法》经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即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的通过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和政治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站在金融的视角,《物权法》有关担保物权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了近年来金融实践中创设的担保手段和方式,借鉴和融入了较多的市场经济元素,对我国现行的担保法律制度作了较大的补充、修改和完善。它对于维护金融债权,扩大资金融通,促进经济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吕文学  葛飞  杨林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健  张庆云  
本文针对我国建设市场工程担保机制运行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对工程担保的立法环境、执法环境作了具体分析,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是,通过立法确立工程担保的强制性,建立工程担保机构存在和运行的法律背景,实现工程担保作为担保活动的特别规范调整;进而在执法环节,以促进建设市场信用机制建立的观念为指导,实现有力度的、协调的工程担保执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