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4159)
- 2022(3556)
- 2021(3519)
- 2020(3145)
- 2019(7376)
- 2018(7608)
- 2017(17081)
- 2016(8852)
- 2015(9896)
- 2014(9925)
- 2013(10355)
- 2012(10134)
- 2011(9288)
- 2010(9621)
- 2009(9331)
- 2008(9432)
- 2007(8660)
- 2006(8063)
- 2005(7707)
- 2004(6997)
- 学科
- 济(39463)
- 经济(39432)
- 业(23575)
- 管理(23350)
- 方法(18780)
- 企(18246)
- 企业(18246)
- 数学(17467)
- 数学方法(17412)
- 中国(12905)
- 制(11604)
- 财(11508)
- 银(10710)
- 银行(10704)
- 农(10302)
- 行(10202)
- 融(9728)
- 金融(9728)
- 贸(9678)
- 贸易(9667)
- 易(9488)
- 体(6927)
- 务(6846)
- 财务(6838)
- 财务管理(6819)
- 业经(6637)
- 企业财务(6567)
- 体制(6013)
- 度(5945)
- 制度(5944)
- 机构
- 大学(134560)
- 学院(132298)
- 济(65741)
- 经济(64448)
- 管理(50340)
- 研究(45721)
- 中国(44395)
- 理学(41497)
- 理学院(41151)
- 管理学(40782)
- 管理学院(40533)
- 财(36041)
- 京(28253)
- 财经(27868)
- 经(25320)
- 所(23261)
- 中心(22382)
- 经济学(21963)
- 科学(21800)
- 财经大学(21032)
- 研究所(20105)
- 银(20019)
- 经济学院(19958)
- 江(19660)
- 融(19434)
- 银行(19341)
- 金融(19124)
- 北京(19024)
- 农(18469)
- 行(18018)
- 基金
- 项目(72286)
- 科学(56826)
- 研究(55656)
- 基金(54109)
- 家(45730)
- 国家(45383)
- 科学基金(38253)
- 社会(36780)
- 社会科(35048)
- 社会科学(35038)
- 基金项目(27447)
- 教育(25456)
- 省(25122)
- 资助(24393)
- 编号(22615)
- 自然(22539)
- 划(22025)
- 自然科(21970)
- 自然科学(21964)
- 自然科学基金(21596)
- 成果(19998)
- 部(18428)
- 教育部(16404)
- 重点(15910)
- 性(15895)
- 人文(15550)
- 国家社会(15486)
- 发(15241)
- 课题(15213)
- 社科(15158)
共检索到220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倪志良 赵春玲
一、国债发行与货币供给 1998年和1999年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分别为3808.7亿和4015.3亿,1998年的数字尚不包括面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30年期记账式特别国债2700亿元。2000年财政部全年累计在国内发行国债4657亿元。凭证式国债共发行三期,发行1900亿元,占全年国债发行总额的41%;记账式国债全年发行2519.5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朱强 田晓景 熊德金
开展国债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严格、规范、高效地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活动,需要创造哪些外部条件,以及如何在经济体制转轨期实施较为正确的操作策略,仍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此略述已见,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一、公开市场业务及其在我国的影响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启动后,对我国的经济运行具有广泛的影响: 首先,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以买卖国债的形式吞吐基础货币,可以调节商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邓晓兰 段从峰
本文认为由于国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尤其是短期国债具有期限短、变现性强、市场表现活跃等特点,符合公开市场操作的要求,理应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流工具。目前,央行票据作为操作工具的局限性显现,国债具有的优势可弥补其局限。长远看,随着短期国债规模的扩大,央行票据将淡出,国债将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流工具。但当前国情下,国债与央行票据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替代,二者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并存。
关键词:
国债 央行票据 公开市场操作 替代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明艺 陈飞
随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公开市场操作越来越成为主要的间接调控手段。相比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国债因其所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其更加适合作为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本文通过中美国债比较,认为通过优化国债投资方向和国债期限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手段,解决目前我国国债在发行规模、期限结构、投资者资产结构和市场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使得以国债作为主要工具更加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国债 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照南
国债交易市场与公开市场业务杨照南将国债市场与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结合起来,是强化财政金融宏观调控手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重要方面。1994年起,我国财政部不再向中央银行借款或者透支,而是采取发行1000多亿元国债的方式增加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明志
论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条件及对策刘明志一、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三个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主要运用间接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以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在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三大基本工具的应用中,公开市...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佑龙 秦健
公开市场业务与货币供给贾佑龙秦健199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完善金融法规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这也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维宁 田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明艺 陈飞
一、引言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买进或卖出二级市场债券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作为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相对于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而言,公开市场操作因其主动性、灵活性和微调性而备受各国中央银行青睐。尤其表现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方面,美国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向东
国债市场发展的根本出路:公开市场操作李向东我国恢复国债的发行已13年了。在国债流通转让市场开放以前,由于国债发行规模较小,且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因此,国债发行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困难。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增大,发行方式的改革,以及国债流通转让市场的全面放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广宁 吴建志 张玲
试论公开市场业务与国债发行的关系王广宁,吴建志,张玲我国自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债发行规模小、容量不大、品种单一,每年一次国债的顺利发行主要依靠行政推销的方式来实现。随着今年国债发行市场化改革,我国国库券在品种设计和发行方式上都作了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