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0)
- 2023(8881)
- 2022(7516)
- 2021(6896)
- 2020(5736)
- 2019(13218)
- 2018(13115)
- 2017(26033)
- 2016(13802)
- 2015(15773)
- 2014(15756)
- 2013(16094)
- 2012(15778)
- 2011(14437)
- 2010(15041)
- 2009(14208)
- 2008(14131)
- 2007(12957)
- 2006(12125)
- 2005(11645)
- 学科
- 济(72477)
- 经济(72410)
- 业(35803)
- 管理(35179)
- 企(25685)
- 企业(25685)
- 中国(25053)
- 方法(22120)
- 地方(21963)
- 农(21561)
- 数学(19081)
- 数学方法(18907)
- 贸(18627)
- 贸易(18613)
- 易(18144)
- 业经(16944)
- 财(15187)
- 制(14897)
- 农业(14040)
- 银(13853)
- 银行(13843)
- 行(13503)
- 出(12915)
- 融(12778)
- 金融(12778)
- 地方经济(12757)
- 发(12160)
- 产业(11979)
- 技术(10777)
- 学(10756)
- 机构
- 学院(208264)
- 大学(205942)
- 济(96400)
- 经济(94449)
- 研究(76519)
- 管理(75248)
- 理学(61945)
- 中国(61470)
- 理学院(61230)
- 管理学(60476)
- 管理学院(60077)
- 财(47063)
- 京(45395)
- 科学(42086)
- 所(39160)
- 财经(35391)
- 中心(34292)
- 研究所(34243)
- 江(33940)
- 经(31753)
- 农(31376)
- 经济学(30532)
- 北京(30375)
- 范(29066)
- 师范(28863)
- 州(27667)
- 经济学院(27590)
- 院(27196)
- 财经大学(25711)
- 业大(25284)
- 基金
- 项目(120230)
- 研究(94917)
- 科学(94498)
- 基金(84436)
- 家(71209)
- 国家(70575)
- 社会(61393)
- 科学基金(59432)
- 社会科(58411)
- 社会科学(58401)
- 省(47920)
- 基金项目(43656)
- 教育(41979)
- 划(39244)
- 编号(39229)
- 资助(35007)
- 成果(33652)
- 发(33444)
- 自然(33104)
- 自然科(32231)
- 自然科学(32224)
- 自然科学基金(31606)
- 课题(28584)
- 发展(28237)
- 展(27769)
- 重点(27113)
- 部(26960)
- 国家社会(25224)
- 创(25015)
- 性(24449)
- 期刊
- 济(120849)
- 经济(120849)
- 研究(74727)
- 中国(47441)
- 财(33705)
- 农(31467)
- 管理(30347)
- 融(27682)
- 金融(27682)
- 教育(25518)
- 学报(25080)
- 科学(24999)
- 业经(21649)
- 农业(21348)
- 大学(19920)
- 经济研究(19633)
- 技术(18698)
- 学学(18267)
- 财经(17842)
- 问题(17792)
- 贸(16210)
- 经(15585)
- 国际(14148)
- 商业(11470)
- 技术经济(11397)
- 世界(11026)
- 经济问题(10972)
- 理论(10871)
- 业(10333)
- 现代(10236)
共检索到350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乃武 王辰
基础产业的发展需要有适度的超前性和政府的适度干预性。我国基础产业发展不足的瓶颈约束问题的症结是体制制约,其解决的出路在于:改革基础产业的产权制度、价格体制和投资融资体制等,让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和政府经济工作重心,让政府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学津,刘明
本文在对我国基础产业内外环境做了比较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按照有效竞争的原理 ,对我国基础产业组织结构进行改革的新思路。得出基础产业的市场结构不能采取单一市场组织结构类型 ,而应该与分层竞争的企业组织形态相适应 ,建立不同层次的市场结构类型。
关键词:
基础产业 有效竞争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海波
对我国基础产业发展滞后的数量考察汪海波关于我国基础产业发展滞后问题,已有许多论著作过分析。但从数量关系对这个问题作历史考察似不多见。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做些探索。在1949年10月至1952年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以后,依据当时国内外情况,并参照苏联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家诚 李金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文晖
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莱斯特·C·梭罗所说的那样,中国经济目前已越过了经济发展的准备时期,将来的竞争是效益的竞争,因而不可能继续在低成本的经济环境中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就会增加,基础设施是将来成本和效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投资将是当前经济发展和提高效益的关键。
关键词:
基础产业 瓶颈制约 成因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甄大春 刘元海 张丽民
基础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其作用不容忽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提高基础产业的经营观念和竞争意识,进一步适应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要求,是基础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取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家存
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表现为三个层面。其中,同一区域内校际之间发展的不均衡主要是因为:在建国以后的前三十年内,一方面,为尽快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国家和社会努力追求教育的普及,在短时期内建起了庞大的基础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经济能力和特定的历史背景又使得我国的教育投入十分有限,不能保证高速发展的基础教育质量。
关键词:
基础教育 不均衡 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秉靭
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最近在秦皇岛考察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目前部分地区的交通运输和能源供应已出现紧张的苗头,要切实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能源、交通、原材科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否则经济建设就会出现“瓶颈”。他说,我们有过这样的教训,经济一旦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交通、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就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利民,李剑伟
基础产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民经济整体及其他组成部分具有十分复杂的关系,经济总量的变化往往反映为产业构成的变化,而产业构成的变化无不对经济总量产生影响,事实上,经济增长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爱红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可以采用供应链的牛鞭效应理论从研究产品消费需求变化的角度解释基础产业存在较大投资波动的原因。将产品需求进一步扩展为包含上游行业的投资需求,推导了能够反映投资波动的牛鞭效应度量指标,并从产业链结构的角度分析了牛鞭效应引起需求放大导致基础产业投资波动的原因。
关键词:
基础产业 投资波动 牛鞭效应 卡尔曼滤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我国基础产业投资研究课题组
一、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基础产业投资规模与结构预测 长时期投入相对不足,加之基础产业具有的投资周期长,投资强度高等特征,使基础“瓶颈”长期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闸限”。改革开放后,大约5年左右(与基础产业项目平均建设周期接近)国民经济即出现一次周期性波动,国民经济总是在“高速增长→基础产品需求增加→基础‘瓶颈’加紧→经济增长速度被迫回落→被动加强基础产业投入→基础‘瓶颈’缓解→经济增长速度重新回升”的循环中运行。基础产业处于产业链上游,感应度系数高,后向影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永强
对一个产业而言,其供给对需求的关系有三种基本状态,即短缺、均衡和过剩。市场均衡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从总量上看,要实现某一基础产业的供需均衡,主要应该从提高其总供给或控制总需求两方面入手。为此,有必要对基础产业的供给和需求的形成、变化及其相互制衡机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辰
论基础产业与主导产业的双重非均衡发展王辰在我国重点产业的选择问题上,理论界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主张以基础产业为重点,实行所谓"补短战略";另一种主张以主导产业为重点,实行所谓"产业结构高级化战略"。我认为,这两者之间并非不可兼得,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青海省基础产业发展预测及对策建设银行青海省基础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青海基础产业的发展,对于巩固国防和为全国的加工企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有利于青海及西藏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本文对今后15年青海基础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及所需要的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俊飚 彭珂珊
从现在起到21世纪,农业担负着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使命,完成一使命的唯一途径是确保农业的持续发展。作者在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农业所面临的许多不利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农业持续发展条件,优化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
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