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7)
- 2023(5798)
- 2022(4311)
- 2021(4003)
- 2020(3390)
- 2019(7814)
- 2018(8557)
- 2017(17246)
- 2016(9474)
- 2015(10682)
- 2014(11137)
- 2013(10685)
- 2012(9700)
- 2011(8839)
- 2010(9098)
- 2009(8885)
- 2008(8888)
- 2007(7791)
- 2006(7605)
- 2005(7291)
- 学科
- 济(41253)
- 经济(41200)
- 管理(22400)
- 业(21575)
- 中国(16846)
- 企(15603)
- 企业(15603)
- 农(14018)
- 制(13531)
- 方法(12698)
- 数学(11337)
- 数学方法(11277)
- 财(10189)
- 业经(10075)
- 体(9902)
- 银(9107)
- 银行(9100)
- 行(8820)
- 土地(8469)
- 农业(8389)
- 体制(8189)
- 学(7858)
- 发(7786)
- 地方(7572)
- 融(7472)
- 金融(7471)
- 贸(7018)
- 贸易(7013)
- 易(6865)
- 税(6639)
- 机构
- 大学(135146)
- 学院(134585)
- 济(58994)
- 经济(57734)
- 研究(49191)
- 管理(47724)
- 中国(40345)
- 理学(39309)
- 理学院(38864)
- 管理学(38302)
- 管理学院(38050)
- 财(31852)
- 京(30615)
- 科学(27152)
- 所(25047)
- 财经(23721)
- 江(22053)
- 研究所(22052)
- 农(21685)
- 中心(21608)
- 经(21422)
- 北京(20089)
- 经济学(18944)
- 范(18904)
- 师范(18770)
- 院(17806)
- 财经大学(17357)
- 业大(17266)
- 经济学院(17049)
- 州(17017)
- 基金
- 项目(76618)
- 研究(60300)
- 科学(59536)
- 基金(54064)
- 家(46340)
- 国家(45935)
- 社会(38443)
- 科学基金(38096)
- 社会科(36318)
- 社会科学(36307)
- 省(28978)
- 基金项目(27989)
- 教育(27703)
- 编号(26166)
- 划(24559)
- 成果(22762)
- 自然(21687)
- 资助(21634)
- 自然科(21059)
- 自然科学(21050)
- 自然科学基金(20651)
- 课题(18567)
- 部(17852)
- 发(17529)
- 重点(17309)
- 性(16091)
- 国家社会(16030)
- 制(15641)
- 教育部(15221)
- 创(15138)
共检索到223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克强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土地改革,需要农民自愿选择以土地换取市民身份。土地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而不宜试点推广,关键降低农民与市民身份转换的经济成本,以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土地管理有利于盘活存量和抑制滥占土地,土地流动向耕地保护和民生保障的倾斜。建议推进土地价值与使用权的分离,通过对土地占用及升值征收土地资源税,将土地价值从使用价值中充分剥离出来,并将土地资源税纳入全国和地方建立的统筹基金,专用于对城镇化进城农民的保障性安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
当今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央把城镇化作为扩内需调结构的抓手,但是城镇化与农村土地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仅无法维护农民的正当权益,同时也与城镇化的进程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特点,然后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了农村土地确权对于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最后文章论述了在土地确权过程中应注意到的一些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必须明确农村土地的权利主体,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土地的合理正常流转,构建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代表—政府三方参与的征地制度,才能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同时有效的推动城镇化。
关键词:
农村土地确权 城镇化 土地流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伟
土地增值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本文旨在探讨土地增值的历史过程,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宪政意义上的原则。文章首先界定了土地增值的内涵,指出了在土地增值分配领域的认识与做法差异,梳理了政府对土地增值进行管理的主要手段,最后提出了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宪政原则。
关键词:
土地 土地制度 土地增值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恩泽 汪沅 尹立颖
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累积了诸多与建设生态文明相悖的"非生态"难题,主要是资源消耗过度、人居质量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加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破解这些难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生态化转型势在必行。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化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契合,协调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有效路径。因此,需要构建合理布局、集约、低碳、循环、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实现空间结构、经济和产业结构、制度与文化结构以及人的生态化转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庆日 张志宏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本文在阐释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土地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了农村土地政策改革作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一种工具的必然性和有效性。最后,总结了当前农村土地政策改革的启示并讨论了其未来走向。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土地政策 改革试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妍蕾
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已被提到了中国决策层各个层面的议事日程,新型城镇化战略将成为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大的系统工程,如何系统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当前决策层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入手,明确了"人"、"地"、"钱"是新型城镇化的三大核心要素,提出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是当前中国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并从法律的角度对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法律障碍及实现途径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土地制度改革 法律障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鸿彬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应改变为股份共有制,农村土地承包权可 以继承,使用权有偿流转,进而将土地所有权真正归农民;为了保障农民的 利益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应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关键词:
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承包权 土地使用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 蔡洪滨 李波 林赞 伍戈 徐林 席钰 袁力 周诚君
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同时明确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当前应该充分认识到城镇化面临的一系列挑战,特别是现有土地制度方面的制肘,导致土地使用效率低下,土地供应不足,政府过分依赖卖地收入,助推了高房价,并可能引发社会矛盾激化。新型城镇化形势下需要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改革目标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解决城镇化融资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扩大建设用地供给;改革建设用地供地方式;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征收房地产税;提高农地和城市建设用...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制度 财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东君
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1999—2011年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是土地财政形成的重要诱因,财政分权对土地财政规模膨胀具有显著正面的激励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土地财政对中国城镇化率具有正向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地区效应差异,从东部地区来看,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而在西部地区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土地财政 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敏 邓春景 王雪钢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土地征收引发的纠纷越来越突出,暴力强拆不断发生,群体性事件增多,威胁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征收纠纷的特点、土地征收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从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和建立多元裁决机制两方面推进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的改革,界定"公共利益"范围,区分公益用地征收与非公益用地征收,完善公益用地土地征收的措施,建立非公益用地土地的征收制度,并且从长远看,应承认集体土地的完全流转,从而在制度上化解农村土地征收纠纷产生的基础,同时最好建立多元裁决机制体系,为农地征收纠纷的化解提供司法保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雪潋 郭跃
本文通过对"镇级市"历史追溯,主要论述"镇级市"改革是中国走出城市化发展困境、实现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更有望通过在户籍、土地、社会管理、教育、产业结构、城市治理等一系列制度上的进一步改革成为当前实施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镇级市” 改革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小敏 陈多长
文章通过对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和城镇人口增长情况的分析,发现当前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基于对推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利用2000—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财政分权、土地财政、商品房价格上涨和政绩考核是推动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主要因素。文章建议政府应从土地征用制度和地方税制改革两个方面来改善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任重 李标
改革开放以来,以城镇人口比例衡量的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越50%,这说明我国已由"乡村主导型"迈向"城镇主导型"社会。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与工业化、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城镇化与公共事业、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不容忽视的"缺口",未来一段时间将是城镇化"S型"生长曲线(诺瑟姆曲线)中期向后期过渡,城镇化缺口弥补的重要阶段。为此,应以"四化"联动的契机,坚持多元化、集约型城镇化道路,进一步强化体制创新,推进包容性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
关键词:
城镇化 诺瑟姆曲线 体制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发儒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应当注意的问题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所在,新型城镇化要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炭的道路,落实到土地上,就要通过改革,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在保障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推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以土地利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敏哲
城镇化的重心在县域,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制重点则在微观金融、民间金融,在普惠制、均等化金融服务上实现突破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对金融都有不同的需求。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省级经济金融部门工作的管理者,笔者亲历并见证了这些年来蓬勃的金融改革发展,感触良多。结合浙江的实践,就城镇化与区域金融改革的探索等问题谈一些个人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