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9)
2023(6616)
2022(5690)
2021(5389)
2020(4733)
2019(10950)
2018(11472)
2017(22750)
2016(12511)
2015(13991)
2014(14393)
2013(13917)
2012(12658)
2011(11547)
2010(11845)
2009(11519)
2008(11611)
2007(10393)
2006(9713)
2005(9201)
作者
(33752)
(28097)
(27964)
(26940)
(17763)
(13129)
(12813)
(10724)
(10646)
(10162)
(9627)
(9338)
(9135)
(9046)
(8840)
(8769)
(8179)
(8159)
(8157)
(8143)
(7336)
(6838)
(6711)
(6469)
(6377)
(6334)
(6332)
(6285)
(5643)
(5447)
学科
(51390)
经济(51302)
管理(40279)
(33517)
(27903)
企业(27903)
(18559)
方法(18318)
中国(17526)
(16549)
数学(16298)
数学方法(16152)
(13483)
(12542)
(11439)
银行(11430)
业经(11050)
(11014)
体制(10868)
(9741)
金融(9738)
(9095)
贸易(9089)
(8934)
(8878)
税收(8446)
(8384)
(8373)
(8343)
制度(8342)
机构
大学(176947)
学院(175459)
(77710)
经济(76080)
管理(65670)
研究(59993)
理学(54878)
理学院(54312)
管理学(53638)
管理学院(53299)
中国(48685)
(43721)
(37590)
财经(32725)
科学(31767)
(29714)
(29539)
(27740)
中心(26782)
研究所(25899)
经济学(25035)
北京(24483)
财经大学(24197)
(23555)
经济学院(22464)
(22220)
师范(22040)
(21779)
(21493)
业大(21042)
基金
项目(104129)
科学(82161)
研究(80703)
基金(75723)
(64314)
国家(63785)
科学基金(54361)
社会(52755)
社会科(50011)
社会科学(50002)
基金项目(39682)
(39475)
教育(37741)
(33235)
编号(33079)
自然(32104)
自然科(31266)
自然科学(31257)
资助(30787)
自然科学基金(30705)
成果(28945)
(26111)
(24783)
课题(23752)
重点(23417)
(22334)
国家社会(21944)
(21917)
教育部(21816)
(21432)
期刊
(94038)
经济(94038)
研究(62175)
中国(38968)
(34442)
管理(26740)
(22749)
金融(22749)
(22348)
学报(21506)
科学(21344)
教育(20987)
大学(17794)
财经(17158)
学学(16500)
经济研究(15205)
业经(14819)
(14760)
技术(14495)
农业(14069)
问题(13239)
(10707)
理论(9922)
改革(8930)
(8930)
国际(8813)
实践(8763)
(8763)
现代(8637)
商业(8491)
共检索到284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育琨  
一、我国城镇住房改革的背景和主要过程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城镇住房问题以供给严重不足为主要特点。当时人均居住面积不到3.6平方米,住房困难的家庭(人均4平方米以下,或两家合住一套单元的不方便户与无房户等)占城镇家庭总数的35.6%。而改革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在住房建设上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1979年至1990年的12年中,全国城镇新建住房15亿平方米,建房投资累计2800亿元,分别为1950年至1990年的40年中新建住房及投资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陆岷峰  
一、当前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特点 (一)住房投资体制不配套。按照房改目标,住房投资要建立一个责、权、利相结合,投资来源多渠道,逐步加大居民个人住房投资比重的体制。但目前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投资政策不配套。目前关于居民购置房产产权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购置房产后服务修缮措施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学斌  
论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陈学斌一、当前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原有的城镇住房制度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而逐步形成的,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住房投资主要由国家和企业统包;二是住房分配采取实物福利分配;三是低租金使用。这种住房制度使职工...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建堂  熊贤良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马建堂,熊贤良15年的改革使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发生了变化:房租逐步有所提高,住宅开始向商品过渡,出现了一些专业性的住房公司;随着房改的深化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人们的住房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由198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正图  杨维刚  马立政  
城镇住房供给侧结构性变迁的客观原因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主观原因是住房供给的理念变迁;住房理念变迁引致住房制度变迁,住房制度变迁引致住房金融变迁,住房制度变迁和住房金融变迁引致住房民生改善的变迁,住房制度变迁、住房金融变迁、住房民生改善变迁正是关于中国住房供给侧结构性变迁的核心内容。因此,基于现代经济学的住房供给一般原理和历史经验,本文阐述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住房供给制度的历史演进、金融支持、民生改善,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住房供给侧结构变迁带来的相关成就,最后以上海市为例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士余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经过几年的试点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仍处于以公共积累为投资主体,以低租金高福利为消费主导模式的状况。住房制度改革的滞后不仅制约了住房建设的发展,而且牵制着整个改革的进程。本文在分析住房制度现状及弊端的基础上,用定量分析的办法量化出我国城镇住房惊人的福利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在比较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收入与住房消费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房租调整的基本目标值。通过比较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住房政策及其演变走向的分析,找出一些共性规律:政府由直接参予住房建设和分配,转换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间接调控;将住房列入社会保障范围,以居者有其屋为目标实现社会稳定;而政府功能的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敏  
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我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众多组成部分之一,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自始至今,可谓经历坎坷,成绩不菲。回顾房改的历程,其间有几个关键的年头:(一)1980年。1980—1988年,是房改的理论探讨和准备阶段。1980年,小平同志提出了房改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仁准  
城镇住房市场化改革失灵的原因包含城镇住房公共产品属性产生的引致投资效应、房地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市场经济的逐利本性和税收制度设计内在缺陷等。就此从强化政府在城镇住房改革的主导作用、关照弱势群体住房需求与城市化改革进程等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改革性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温桂芳  
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设想(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虽然一波三折,但仍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进展和成效。城镇住房制度,也已出现一些根本性变化。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基本确立,经济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设想(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三、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式1、要实现既定的改革目标,不但必须遵循改革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选择改革的方式、明确改革的道路、制订改革方案和措施。不很好地解决这三个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易成栋  李玉瑶  
在20世纪80年代住房制度改革之前,中国面临着很多的住房问题。随后开始的住房制度改革要求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住房体系。利用CMO(情境-机制-结果)的政策评估方法,梳理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同阶段的政策情境、机制和结果的内在逻辑,并结合住房政策的七大支柱法从宏观架构上分析了它带来的体制机制变化和效果评价。研究发现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实施往往会产生一些非期望结果,而它又会成为下一阶段政策干预的影响因素之一。最后,针对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的方向,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吉龙  
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使住宅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组田吉龙目前,城镇居民生活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衣食”问题已基本解决,“住行”问题将受到更多的关注,首先是“住”的问题。把住宅业培育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既是保证我国...
[期刊] 改革  [作者] 卢嘉  
选择合约理论这一新的视角,旨在解释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过程,为深化改革提供依据。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改革开放程度、中央与地方关系、城镇化进程和产权制度四个关键局限约束下合约演进的过程;住房合约是国家合约的组成条款,它以适应国家合约的形式出现,以辅助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住房制度的未来选择,也将取决于局限的走向,可以通过判断关键局限的转变,来判断住房制度的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琳  罗云毅  程选  汪文祥  杨萍  岳国强  高振宇  黄英  郑思齐  任荣荣  
住房保障的本质含义是救助,是保障"人人有房住"而不是"人人有住房",主要形式应是廉租房。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应打破"二元"体制下对城镇范围内住房和居民群体的分割,而以整个城镇范围为基础,需要考虑迁移人口包括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以及城中村住房在城镇住房供给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估算,城镇住房保障对象范围大约占城镇常住家庭总数的5%、并且每年增加40万户左右。我国城镇化和住房市场提供的小面积住房比例相对支付能力不足的低收入阶层的人口比例是足够的,现阶段甚至未来一段时期,城镇住房保障方式应以"人头补贴"为主、"砖头补贴"为辅。近年住房保障建设缓慢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事权和财政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