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5)
2023(5509)
2022(4565)
2021(4273)
2020(3716)
2019(8700)
2018(8740)
2017(17938)
2016(9682)
2015(10987)
2014(10974)
2013(11141)
2012(10708)
2011(9707)
2010(10199)
2009(9859)
2008(9995)
2007(9314)
2006(8634)
2005(7555)
作者
(27400)
(22521)
(22381)
(21643)
(14296)
(10583)
(10477)
(8582)
(8477)
(8226)
(7439)
(7415)
(7177)
(7019)
(6944)
(6880)
(6609)
(6472)
(6393)
(6383)
(5616)
(5614)
(5401)
(5135)
(5127)
(5090)
(5012)
(5002)
(4512)
(4430)
学科
(45070)
经济(45018)
管理(30301)
(23799)
中国(18470)
(18246)
企业(18246)
方法(17917)
数学(16255)
数学方法(16199)
(14803)
(11105)
地方(10483)
(9764)
(7859)
银行(7857)
业经(7703)
(7585)
(7468)
财务(7447)
财务管理(7426)
(7170)
贸易(7164)
企业财务(7157)
(7116)
金融(7116)
环境(7010)
(6984)
(6961)
城市(6843)
机构
大学(144961)
学院(143066)
(63840)
经济(62276)
管理(54512)
研究(47915)
理学(45519)
理学院(45022)
管理学(44555)
管理学院(44262)
中国(38013)
(35125)
(31723)
财经(26501)
科学(25084)
(23975)
(23164)
(21581)
中心(21421)
北京(20898)
经济学(20407)
研究所(19995)
财经大学(19635)
经济学院(18576)
(18525)
师范(18422)
(17782)
(17719)
(16510)
业大(15967)
基金
项目(83433)
科学(65682)
研究(65003)
基金(60476)
(50624)
国家(50198)
科学基金(43125)
社会(42384)
社会科(40178)
社会科学(40162)
基金项目(32237)
(30642)
教育(29709)
编号(27053)
(26135)
自然(25457)
自然科(24810)
自然科学(24804)
资助(24752)
自然科学基金(24317)
成果(23251)
(19760)
课题(19056)
重点(18127)
(18057)
国家社会(17430)
教育部(17410)
人文(16809)
(16668)
(16615)
期刊
(76499)
经济(76499)
研究(51471)
中国(27888)
(26877)
管理(20484)
(16666)
金融(16666)
科学(15414)
教育(15346)
学报(15135)
(14687)
财经(13685)
问题(12857)
大学(12569)
技术(12500)
经济研究(12292)
(11737)
业经(11524)
学学(11414)
农业(9714)
(9556)
国际(8281)
理论(7847)
现代(7775)
技术经济(7629)
(7347)
图书(7327)
城市(7111)
商业(6998)
共检索到228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健  
当前,我国各地城市基础建设投资的过度膨胀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这种过度膨胀是基于政府利益的决策所致,其结果会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只要地方政府肩负着经济目标、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和行政权力,地方政府和以地方政府为核心的利益集团谋求自身和局部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就是不可避免的。遏制政府基于自身利益而导致的基础建设投资膨胀,必须在最大限度上谋求一种从各个方面约束、控制政府行为的解决方式,将政府对自身和局部利益的追求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进而寻求一个在城市基础建设领域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兼顾的“次优”化解决方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力宏  
在规范和清理地方政府债务的背景下,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规(1),总的要求是地方政府不能再随意向银行借贷,而要在预算的约束下,对公益性或非公益性的地方建设项目,主要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这一制度既约束了地方政府的借贷行为,又为地方政府的举债开了正门,但债券发行实行限额的管理。为此,作为全社会基建投资中重要组成的政府投资,由间接融资的信贷转变为直接融资的债券,是否会产生基建投资的缺口,应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新试点的项目收益债券的发行与使用规则入手,根据地方政府现有的债务存量与结构和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力宏  
在规范和清理地方政府债务的背景下,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规(1),总的要求是地方政府不能再随意向银行借贷,而要在预算的约束下,对公益性或非公益性的地方建设项目,主要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这一制度既约束了地方政府的借贷行为,又为地方政府的举债开了正门,但债券发行实行限额的管理。为此,作为全社会基建投资中重要组成的政府投资,由间接融资的信贷转变为直接融资的债券,是否会产生基建投资的缺口,应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新试点的项目收益债券的发行与使用规则入手,根据地方政府现有的债务存量与结构和发展要求,分析研究其对我国基建投资总量的影响以及其发行的规模与潜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佟绍伟  
加强基础建设国家土地管理局地籍司估价处佟绍伟土地管理工作的各项基础建设主要围绕"培育土地产权制度,完善土地市场"而展开。只有建立完善的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市场,才能实现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才能实现《全国土地管理"九五"计划和2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梅  
针对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问题,各级政府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建立分工合作关系,必须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和管理方面的职能范围,即中央政府对西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能够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的投资环境与政策条件,地方政府承担着为辖区内农村居民维持基本生活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的责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保胜  
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披露是进行债务管理、化解财务风险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形成的债务信息披露研究,发现政府会计在反映债务信息方面存在着披露不真实、不全面、不及时等问题,结合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情况和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提出健全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完善核算基础、补充相关会计科目等措施,真实、正确、全面、及时地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信息进行披露。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庆  
面对基础设施领域的问题,政府时常力不从心。一方面,基础设施具有准公共性和自然垄断性,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其合理配置问题,需要政府干预;另一方面,政府如果直接投资基础设施,难免身陷微观经济事务之中,影响其基本职能的履行。同时,我国未来中长期内基础设施投资占GDP的比重呈增长趋势,财政无力包揽全部基础设施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永莲  杨卫军  
当国家能够提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这些公共产品时,这些公共产品就会承担一种社会保险的功能,这种功能又会反过来刺激私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易智炜  纪晓梅  吴军  
一般来说,在一个省区,城市税收收入要占到全省(区)工商税收收入的50%以上。为此.搞好城市分局基础建设尤为重要。2000年9月份,作者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国税系统特别是柳州市国税局所辖城市分局的基础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芬  
公共投资支出差异是造成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之一。在公共投资支出中,又以基础建设投资所占比重最大。基础建设投资以其拉动总需求的直接效应,降低私人经济部门生产成本的间接效应,以及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的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着重要影响。但是,我们并不能仅仅从总量角度去考察基础建设投资对经济绩效的作用,而应该更细致地考察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投资收益,并根据投资收益的大小确定具体的投资方向。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总量上的基础建设投资并不缺乏,但缺乏合适的投资结构和地区分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斌  
当前我国如何确定基础建设的最佳规模□杨斌当前,我国贯彻政府提出的加强基础建设战略时,必须避免采取“一哄而起”的大跃进办法,而应集中力量打通堵塞的“经络穴道”,使整个国民经济正常循环。适应加快社会基础建设的步伐,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紧迫经济困难。需要准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健  
当前,我国各地基础建设投资膨胀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其实质是基础建设投资在长期短缺下的骤然增长,是结构失衡的集中体现。造成基础建设投资过度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方对资源的争夺;投资决策者目标异化;地方预算软化;投资利率刚性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淼焱  
我国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为拉动经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其成本—收益不匹配及其引起的债务风险已经引起中央层面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全国层面,以及中、东、西部典型出发,分析总结导致高速公路高负债的财务、管理及制度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我国公路设施发展现状为破解公路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我国实行了用政府贷款修路,用公路收费偿还修路贷款的政策。实施公路收费的政策,改变了以往仅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