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39)
2023(11614)
2022(9831)
2021(9169)
2020(7780)
2019(17274)
2018(16847)
2017(33938)
2016(18142)
2015(20365)
2014(20249)
2013(19741)
2012(18523)
2011(16639)
2010(17221)
2009(16908)
2008(16293)
2007(14948)
2006(13721)
2005(12912)
作者
(49295)
(40590)
(40396)
(39036)
(25966)
(19254)
(18776)
(15562)
(15395)
(14845)
(13855)
(13487)
(13020)
(12985)
(12888)
(12824)
(12057)
(12045)
(11690)
(11593)
(10216)
(9930)
(9748)
(9370)
(9344)
(9247)
(9109)
(9009)
(8065)
(7959)
学科
(67755)
经济(67633)
管理(60419)
(58028)
(47511)
企业(47511)
(30025)
银行(30017)
(29822)
金融(29819)
中国(29295)
(28932)
(28263)
方法(26893)
(26250)
数学(23955)
数学方法(23715)
(20285)
(17012)
财务(16973)
财务管理(16930)
业经(16795)
企业财务(16171)
(15680)
(14760)
贸易(14741)
(14510)
地方(14076)
(13479)
制度(13476)
机构
学院(253557)
大学(252101)
(113147)
经济(110617)
管理(97713)
研究(82753)
理学(81441)
理学院(80682)
管理学(79663)
管理学院(79161)
中国(77237)
(65304)
(52120)
财经(48817)
(44143)
科学(42380)
中心(40812)
(40092)
(39934)
财经大学(36263)
经济学(36139)
研究所(34830)
北京(33879)
(33422)
经济学院(32620)
(32320)
(31330)
(31152)
金融(30619)
银行(30062)
基金
项目(151899)
科学(120847)
研究(118423)
基金(111400)
(93345)
国家(92522)
科学基金(80567)
社会(77280)
社会科(73439)
社会科学(73423)
(58056)
基金项目(57372)
教育(54406)
编号(48722)
(48381)
自然(48278)
自然科(47151)
自然科学(47140)
资助(46644)
自然科学基金(46337)
成果(42345)
(35695)
(35586)
课题(34273)
重点(33698)
(32832)
(32433)
(32017)
国家社会(31921)
教育部(31679)
期刊
(129518)
经济(129518)
研究(89319)
中国(54954)
(51895)
(51866)
金融(51866)
管理(38438)
(31474)
学报(28939)
科学(28501)
财经(25325)
教育(25136)
大学(24006)
学学(22662)
(21432)
经济研究(21108)
技术(20387)
业经(20149)
农业(19642)
问题(16885)
(15360)
理论(15098)
国际(14016)
实践(13480)
(13480)
现代(12146)
财会(11967)
技术经济(11777)
会计(11446)
共检索到413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周雄  
地方金融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地方金融也面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等放贷机构以及民间集资借贷活动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而我国地方金融风险的监管和控制机制存在不足: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定位不清晰以及地方金融机构自身的问题。由此,应该完善地方金融风险的监管机制,提升地方政府监管能力和手段,并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的现代法人治理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卫中  
金融风险源于经营金融业务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是多年积聚起来的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在金融领域的综合反映。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变化莫测 ,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竞争法则不太齐备 ,由于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 ,使得金融风险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此 ,认真研究当前金融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和化解对策 ,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康安  
近年来,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相关部门积极稳妥地对包商银行、锦州银行、恒丰银行等多家高风险机构进行了有序处置,地方政府在资产重组、引入战略投资、税收减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践中发现,地方政府处置金融风险时仍然存在规则执行变形走样、风险处置机制衔接不畅、清晰可信的触发机制缺失、考评问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属地责任压而不实,风险隐患层层累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素珍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控制金融风险。近年来,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金融体系中仍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本文认为,从宏观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我国当前金融风险控制中应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央行最后贷款人职能与投资者风险补偿机制问题,跨市场、跨系统金融风险监管及监管当局之间的有效协调机制问题,金融危机应急处理机制问题。本文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有针对性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集平  
论我国金融风险及其监管与防范的策略周集平金融业健康、有序地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和社会政治生活的稳定。特别是在当前处于“攻坚”阶段,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金融业作为经营货币和信贷的高风险的特殊行业,不可避免地成为其他行业转移风险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孔合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国民经济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也积聚了多种金融风险。因此,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切实预防和逐步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我国金融风险的现状出发,全面分析了我国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化解的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建军  
金融管制的放松和对外开放往往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可带来竞争的加剧和效率的提高 ,又可带来一定时期内信息不对称的增加和潜在风险的扩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并越来越容易受到别国金融市场波动的感染。那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防止金融危机并取得领先地位 ,是中国银行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就金融风险的识别及其监管对策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刚  颜苏  王洋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宣布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稳会),标志着我国现行"一行三会"的监管架构开始按照"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要求进行方向性调整。2017年11月8日金稳会首次会议召开,明确五项主要职责。下一步,应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做实金稳会,使其有序运转,依法履职,有效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体看,一是在厘清定位的基础上明确金稳会的权限;二是确定人员组成,细化金稳会下设日常支持型组织的具体架构和运转机制;三是优化运作机制,包括确立定期会议和不定期会议相结合的工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瑞雪  朱艳秋  
地方国有金融投资集团公司是地方政府主导设立的金融类国有资产投资平台,承担着双重目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营利性目标和支持地方金融改革的政策性目标。金融法制滞后、小微企业资信水平较低、投资者保护规则缺失、金融市场不成熟的外部环境约束和企业内控机制不健全的内在缺陷,使地方国有金融投资集团公司运作中面临着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地方国有金融投资集团公司应充分结合地方金融市场环境和自身特点,尊重市场规律,从企业内部风险管控建设入手,审慎识别各类风险,提高风险管控水平和业务经营效率,安全、高效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瑞雪  朱艳秋  
地方国有金融投资集团公司是地方政府主导设立的金融类国有资产投资平台,承担着双重目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营利性目标和支持地方金融改革的政策性目标。金融法制滞后、小微企业资信水平较低、投资者保护规则缺失、金融市场不成熟的外部环境约束和企业内控机制不健全的内在缺陷,使地方国有金融投资集团公司运作中面临着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地方国有金融投资集团公司应充分结合地方金融市场环境和自身特点,尊重市场规律,从企业内部风险管控建设入手,审慎识别各类风险,提高风险管控水平和业务经营效率,安全、高效地实现营利性和政策性双重目标,发挥好国有资本投资对地方金融改革的支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意  
职责定位的偏颇及行为目标的异化导致了地方金融行业的无序发展及金融风险的不断积累自上海市于2002年在全国率先设立金融办以来,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及直辖市政府成立了这一机构,并且其组织架构逐渐下沉到县市级政府。金融办的功能也由最初单一的议事协调(作为地方政府的代表,与一行三会在各地分支机构及其他金融企业进行沟通联系)慢慢扩展到兼具监管协调、风险处置、规划制定等多项职责。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所处的阶段是中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管华  刘京生  
我国的金融风险是一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有的制度性风险,此种风险的特殊性、隐蔽性,更应引起重视。文中对如何防范与化解这种制度性金融风险,提出了新的思路,即通过深化改革,在金融制度创新的同时,进行整个经济体制与企业组织体制的制度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管华  刘京生  
我国金融风险的制度性成因及对策探讨袁管华刘京生由于9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发生的几起重大事件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已成为各国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尽管我国受国际金融风波的影响不大,但是,在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我国金融业潜伏的巨大风险仍...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国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揭示了一种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这种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是指建立在高杠杆和脱实向虚基础上的金融交易,通过资产-债务联动机制和扩散传染机制,在金融市场价格持续下行条件下所引发的有毒资产多米诺骨牌效应和金融危机。这种系统性金融风险以资产-负债联动机制为触发条件,但它要转化为必然性,还需要三个依次递进的条件发生:金融资产价格持续大幅下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衰退、资产-负债联动机制传递中的持续扩散效应。近年来,在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既彼此合作又相互竞争中,资产-负债的联动机制已将中国金融的"条"和"块"编织成了一张庞大的金融运作蛛网。这张蛛网的各条线均已显示绷紧的趋势,脆弱性正在逐渐提高。毫无疑问,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是金融运行和国民经济运行的当务之急,理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充分有效地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建立和完善六个机制:建立金融数据和金融信息的精准性统计机制,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监管,强化对金融市场运行态势的监控,强化"去杠杆",增强实体企业的盈利能力,完善和改革金融监管框架。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国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揭示了一种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这种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是指建立在高杠杆和脱实向虚基础上的金融交易,通过资产-债务联动机制和扩散传染机制,在金融市场价格持续下行条件下所引发的有毒资产多米诺骨牌效应和金融危机。这种系统性金融风险以资产-负债联动机制为触发条件,但它要转化为必然性,还需要三个依次递进的条件发生:金融资产价格持续大幅下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衰退、资产-负债联动机制传递中的持续扩散效应。近年来,在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既彼此合作又相互竞争中,资产-负债的联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