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3)
2023(6039)
2022(4530)
2021(4313)
2020(3460)
2019(7717)
2018(8115)
2017(17568)
2016(9477)
2015(10528)
2014(10672)
2013(10425)
2012(9542)
2011(8662)
2010(8831)
2009(8503)
2008(8415)
2007(7723)
2006(7183)
2005(6845)
作者
(25716)
(21144)
(20711)
(20352)
(13217)
(9867)
(9863)
(7993)
(7973)
(7529)
(7029)
(6869)
(6851)
(6638)
(6606)
(6453)
(6279)
(6279)
(6130)
(6050)
(5440)
(5139)
(5128)
(4773)
(4768)
(4757)
(4748)
(4633)
(4321)
(4050)
学科
(38547)
经济(38504)
管理(25965)
(25321)
(17467)
企业(17467)
(16903)
中国(16037)
方法(14301)
数学(12791)
数学方法(12740)
(11118)
(10836)
(10181)
贸易(10176)
(10010)
业经(9224)
农业(8571)
(8355)
银行(8348)
(8062)
地方(7907)
(7605)
(6756)
(6629)
(6611)
金融(6611)
产业(5885)
体制(5867)
(5763)
机构
学院(134918)
大学(133733)
(60460)
经济(59264)
管理(50762)
研究(44346)
理学(42951)
理学院(42545)
管理学(42005)
管理学院(41747)
中国(35980)
(31631)
(28185)
财经(24118)
科学(23907)
(21949)
(21728)
(20493)
(20280)
中心(20168)
经济学(19413)
研究所(19326)
北京(18252)
财经大学(17673)
经济学院(17667)
(17074)
师范(16947)
业大(16943)
(16863)
农业(15855)
基金
项目(79903)
研究(62899)
科学(62588)
基金(57314)
(48456)
国家(48049)
社会(41034)
科学基金(40637)
社会科(38885)
社会科学(38873)
(30689)
基金项目(29605)
教育(27975)
编号(27164)
(25270)
成果(23327)
资助(23137)
自然(22809)
自然科(22253)
自然科学(22246)
自然科学基金(21857)
课题(18287)
(18258)
(18221)
重点(17689)
国家社会(17260)
(16605)
项目编号(16412)
(16051)
(15922)
期刊
(70560)
经济(70560)
研究(45131)
中国(25147)
(22917)
(20364)
管理(19046)
学报(16886)
(16254)
金融(16254)
科学(15954)
农业(14023)
教育(13629)
大学(13463)
业经(13249)
学学(12566)
经济研究(12404)
财经(12389)
问题(11168)
技术(10907)
(10617)
(9227)
图书(8596)
商业(7899)
理论(7809)
国际(7496)
现代(6973)
实践(6955)
(6955)
(6778)
共检索到210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俊怀  
我国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供给地方公共产品 ,但由于地方公共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它的供给可以采取民营的办法。实践充分证明 :(1)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民营化可以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降低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 ;(2 )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民营化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3 )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民营化有广泛的适用性 ,但需要完善的条件作保证。因此 ,我们应在广泛的地方公共产品领域推进民营化进程 ,具体措施 :一是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转变观念 ,拓宽民营化供给的地方公共产品领域 ;二是切实控制地方公共产品民营化供给的质量和数量 ,确保民营化供给的地方公共物品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 ,保证我国地方公...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丽  谢地  
回顾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发展历程可见,对公共产品的研究,始于公共产品概念本身,发展到对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争论,延伸至围绕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和监管效果展开的理论思辨与实践探索。不论是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公共产品政府垄断供给模式,还是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公共产品政府与市场的二元供给模式,亦或兼顾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建立的公共产品多元互动供给模式。显然,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是一个当原有供给主体产生失灵问题即效率损失之后再对供给主体重新寻找和尝试的被动选择过程,因而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不言自明。因此,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标准,强化和完善对供给主体的监管政策,提升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和监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聂永有  王振坤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启动了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民营资本特别是外资流向自来水供给、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燃气供应等行业。私人部门的介入激活了公共产品供给市场,有利于社会福利的增进,但也招致了诸多问题。公共产品供给民营化,并不意味着政府的完全退出,政府始终负有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原始责任,民营化只是在提供的形式上完成了向私人部门的转移,政府应完成从公共产品直接提供者向规制者的角色转换。本文以城市生活垃圾产业为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有效的规制应建立在真实的规制环境上,在城市生活垃圾产业民营化的规制中,面临着现有规制者与合约方一体、规制机构与企业信息不对称、政府部门承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晓莹  
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规模和结构有明显改善,但仍滞后于农民的现实需求,农村公共产品长期供给不足和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及影响、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机制方面的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性和全局性,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职能,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必纲  
公共领域治理中出现的多中心治理体制否认了政府作为单中心治理者的合理性,印证了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理论的正当性。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实现多主体、多渠道和多方式共存的供给模式是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有效途径。通过对BOT模式的特征和民营BOT模式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优势分析表明: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的关键在于加强相关制度设计,充分发挥民营BOT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强大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静潇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最大化的私人竞争机制占据主导位置,以至于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无法有效地由私人提供,只能由各级政府进行供给。本文所涉及的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域范畴内私人不愿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我国在1978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变迁激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这种分散组织结构对农村公共产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安  
准公共产品供给纵向一体化的政府垄断是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问题,问题的解决需依赖竞争性供给改革。对准公共产品竞争性供给改革可以按“两层分解,多元竞争”的思路进行:打破准公共产品供给高度纵向一体化的供给模式,将供给过程分解成不同的亚过程和环节;在不同的亚过程和环节开放进入、引进竞争者,形成多元竞争的供给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崔宝玉  张忠根  
基于地方公共产品理论,探讨了具有溢出效应的地区间地方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效率,尝试性地测度了地方性公共产品不同的供给形态对帕累托效率的偏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经济权限和政治权限的耦和是实现地方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重要途径,最后借助外部性内在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实现经济权限和政治权限耦合的相应制度安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邹江涛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民负担过重。现阶段,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何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为农村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亟需制度上的创新。为此,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制应成为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最终目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康松  熊尚鹏  
在长期的“城乡分割”、“以农补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向城市倾斜、“重城轻乡”的财政分配制度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不足,造成了城乡之间和工农之间的严重差别。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制约着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为此,必须寻求有效途径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促进我国农村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战军  谢梅  
在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日益增加且需求多样化的现实背景下,迫切需要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有所创新。不论是从理论和现实经验,还是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来看,都存在着市场化供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在深入分析这种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的一些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欢明  李鹏  
承担着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任务的公共自行车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挤、降低环境污染,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有力延伸。针对我国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营中政府与市场合作的现状,采用案例比较的方法,选择以北京、武汉、苏州和杭州为代表的典型案例,从民营化的外部形式与各形式的内部运行机制两个维度对其供给模式进行比较,以分析如何确保其可持续发展。案例实践与理论分析表明:在纯民营形式供给中,关键在授权环节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明确公共自行车的公共服务属性;在政府补助的民营化形式中,关键在监管环节需要政府提高监管企业的能力,使自身成为精明的购买者;在合同承包的民营化形式中,关键在执行环节需要建立紧密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政府服务形式中,关键在融资环节中需要政府利用市场资本,以缓解财政压力。该研究可为我国政府向市场购买服务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峰  
市场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为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提供了新的模式;农村公共产品由市场供给效率更高。但是,在我国,由于存在着种种阻碍因素,市场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份额一直很小。本文分析了市场供给农村产品的阻碍因素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磊  
将新制度经济学中交易费用理论引入公共产品供给分析,给出了供给公共产品的主体确定的理论模型,并在威廉姆森范式扩展的基础上得出了各个主体的边界,认为最优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选择和主体边界的确定,取决于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测算了中国公私部门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存在的交易费用,发现就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而言,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公共产品供给由政府部门交给私人部门与第三部门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昌黎  
国有制并非公有制唯一的实现形式, 更不是公有制永恒的存在方式, 而只是国家存在时期内的公有制的一种存在形式。所以, 如何找到一种既能保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又能体现民营化优点、吸收私有制长处、克服国有制的弊端的适合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乃是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正是从这一考虑出发, 笔者在肯定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民营化方向的同时, 提出了适合于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公有民营的概念, 并把它视为具有中国式社会主义特色的国有企业民营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