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0)
2023(10682)
2022(9166)
2021(8599)
2020(7109)
2019(15772)
2018(15675)
2017(30604)
2016(16394)
2015(18211)
2014(17430)
2013(17057)
2012(15895)
2011(14375)
2010(14780)
2009(14337)
2008(13890)
2007(12757)
2006(11688)
2005(10607)
作者
(46441)
(38249)
(37888)
(36246)
(24327)
(18195)
(17203)
(14569)
(14458)
(13853)
(12845)
(12667)
(12258)
(12109)
(12101)
(11964)
(11421)
(11296)
(11295)
(11125)
(9470)
(9456)
(9254)
(8828)
(8801)
(8667)
(8510)
(8444)
(7654)
(7593)
学科
(58806)
经济(58737)
管理(52245)
(48318)
(40092)
企业(40092)
方法(22949)
中国(20889)
(20039)
数学(19836)
数学方法(19549)
(18656)
(16143)
技术(14889)
业经(13966)
(13756)
贸易(13745)
(13726)
银行(13700)
(13441)
(13160)
(12001)
(11839)
(11748)
金融(11747)
地方(11706)
农业(11550)
(10668)
财务(10646)
财务管理(10613)
机构
学院(229460)
大学(226730)
(96041)
经济(93943)
管理(85348)
研究(79534)
理学(71995)
理学院(71256)
管理学(70082)
管理学院(69652)
中国(63561)
(50441)
(47812)
科学(46103)
(40340)
财经(37828)
(36165)
中心(36131)
(36117)
研究所(35850)
(34178)
北京(30751)
业大(30564)
经济学(29390)
(29142)
(29098)
(28919)
师范(28808)
农业(28474)
财经大学(27820)
基金
项目(142121)
科学(111918)
研究(107800)
基金(101352)
(87849)
国家(87093)
科学基金(73949)
社会(67692)
社会科(64139)
社会科学(64124)
(56387)
基金项目(51829)
教育(49719)
(47646)
自然(46174)
自然科(45061)
自然科学(45042)
编号(44535)
自然科学基金(44238)
资助(42079)
成果(38072)
(32301)
重点(32269)
课题(32133)
(31893)
(31467)
创新(30341)
(28250)
项目编号(27624)
国家社会(27472)
期刊
(112828)
经济(112828)
研究(75809)
中国(48685)
(38094)
管理(34845)
(33702)
学报(32395)
科学(30495)
(29194)
金融(29194)
教育(28488)
大学(24851)
学学(23274)
农业(22765)
业经(19775)
技术(19591)
经济研究(19587)
财经(18949)
(16350)
问题(14533)
(13628)
国际(11943)
理论(11530)
(11356)
技术经济(11331)
商业(11215)
科技(11074)
现代(10796)
图书(10605)
共检索到362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本松  
当前我国地方债存在很多问题:规模大、增速快、合理不合法、显隐性交织、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隐忧"。文章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发展方式、发展理念、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不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法规与监管的缺失等。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解决我国地方债存在的问题应该多策并举,标本兼治。其对策有:完善制度并建立举债责任制,改革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通过财税改革实现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的匹配,完善法规并实施严格和科学的监管,妥善处理好存量地方债,严防产生新的不合法地方债等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贺波  
一、我国外债风险产生的原因。1.我国外债风险管理的微观基础比较薄弱。"窗口制"成为我国对外筹借中长期外债的主要原因。此外,财政部和金融机构对外筹措然后转贷给企业这种不科学的模式,会弱化企业对外债的责任约束防范风险的意识。2.企业对外债管理意识淡薄,风险责任不强。主要原因是:第一,企业管理意识淡薄,没有把外债风险管理当重点抓好,对外债的管理意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颜  殷树荣  
“寻租”是经济主体寻求非生产性利润的行为。文章详细地分析了我国信贷领域“寻租”现象发生的根本根源———目前国家实行的信贷控制和利率管制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志俊  韩春景  
一、地方教育或有负债的特点一是负债数额的非计划性。地方教育或有负债一般未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资金规模上存在不确定性和非理智性,部分地区负债数额规模巨大,并且在一定阶段有增大趋势。二是负债用途的多样性。地方教育或有负债用途范围较广,如用于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弥补正常经费开支。已有资料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同功  
2008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地方公共投资规模持续膨胀,与之相伴的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扩张与债务风险的加剧,必须在客观评价风险的基础上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本文通过建立柔性评价指标体系、先进的红绿灯预警体系和风险指数模型来评价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并提出了系统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敏友  
本文指出,我国应积极探讨建立我国实施 WTO协议的政策与法律体系,从战略高度来对待 WTO争端解决机制,正确认识其优越性和局限性,从宏观与微观等方面谋划我国对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对策,以便在实施和执行 WTO协议的活动中,吸取经验教训,充分利用 WTO争端解决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加入 WTO的利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牛宝德  
论腐败产生的经济根源及对策牛宝德腐败总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只要这些经济条件不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而要消除腐败滋生蔓延的经济条件和根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时间,而且需要下大功夫、动大手术。本文拟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庆华  原旭霖  
当前,我国资产市场从商品房价格暴涨到创业板高价发行,从金融股的超常规利润到各处"地王"的出现,都表明了资产价格已出现了泡沫化特征,如果不加以防范,任凭其继续膨胀,一旦泡沫破裂将危及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确保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雯轩  
经济新常态不仅使我国的产业发展环境发生变化,还影响了地区间发展的速度、质量。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经济增速放缓有助于缩小地区内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面对诸多不利于我国地区间协调发展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户籍政策、产业政策入手,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雯轩  
经济新常态不仅使我国的产业发展环境发生变化,还影响了地区间发展的速度、质量。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经济增速放缓有助于缩小地区内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面对诸多不利于我国地区间协调发展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户籍政策、产业政策入手,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加伟  
依据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步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的理念,要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外语教育是实现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国家软实力的要素之一。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控制规模、注重创新、提质增效。要制定一体化、区域性多元外语教育政策;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对课堂教学的传承、改革与创新,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注重教师教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阳阳  朱雪丽  
在国家发展的新常态下,从我国港口发展的5个阶段出发,分析港口数据增长规律,提出目前港口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同时借鉴国外先进港口的发展经验,从政府、产业、企业三个维度着重研究新常态下我国港口转型升级的对策,为港口的创新改革提供一定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正琦  王理政  
本文通过计算我国国民储蓄率和部门储蓄率,发现我国国民储蓄率自2010年后就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居民储蓄率下降是导致国民储蓄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随后,本文测算了我国的最优储蓄率水平,得出结论,虽然我国的储蓄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较高水平,但总体上依然处于最优储蓄率的测算区间。最后,对储蓄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储蓄率的下降会显著降低投资率水平并增加金融风险,而且储蓄率的下降可能是一个长期且无法避免的问题。据此,本文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海云  于海艳  
阐述了"新常态"的经济特点,对我国物流产业产生的新要求,指出"高效、集约、连通、创新、协调和改革"成为发展战略的重点,我国物流业主要的发展路径选择为:精细化、集中化、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绿色低碳。在发展道路上,一部分原有的发展因素和轨迹会成为新的路径选择的障碍,也就是消极的路径依赖。可以通过政府的适当干预打破这些路径依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雯轩  
经济新常态不仅使我国的产业发展环境发生变化,还影响了地区间发展的速度、质量。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经济增速放缓有助于缩小地区内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面对诸多不利于我国地区间协调发展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户籍政策、产业政策入手,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