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0)
- 2023(9833)
- 2022(7526)
- 2021(6942)
- 2020(5959)
- 2019(13391)
- 2018(13878)
- 2017(27251)
- 2016(14977)
- 2015(16755)
- 2014(17019)
- 2013(16573)
- 2012(14874)
- 2011(12999)
- 2010(13453)
- 2009(13252)
- 2008(13593)
- 2007(12286)
- 2006(11470)
- 2005(10995)
- 学科
- 业(75700)
- 企(70409)
- 企业(70409)
- 济(68260)
- 经济(68164)
- 管理(59576)
- 业经(27538)
- 方法(26623)
- 财(25786)
- 农(23961)
- 中国(20849)
- 制(20112)
- 数学(18983)
- 数学方法(18907)
- 务(18688)
- 财务(18669)
- 财务管理(18649)
- 企业财务(17640)
- 农业(16927)
- 技术(16074)
- 体(15801)
- 策(14724)
- 体制(13514)
- 划(13079)
- 和(12967)
- 理论(12626)
- 银(12299)
- 银行(12292)
- 企业经济(12270)
- 行(11875)
- 机构
- 学院(218655)
- 大学(212399)
- 济(98367)
- 经济(96622)
- 管理(88242)
- 理学(74138)
- 理学院(73521)
- 管理学(72811)
- 管理学院(72398)
- 研究(68129)
- 中国(58008)
- 财(51394)
- 京(44913)
- 财经(39065)
- 科学(36063)
- 江(35273)
- 经(35246)
- 所(33726)
- 农(32715)
- 中心(30564)
- 经济学(29804)
- 研究所(29456)
- 北京(28898)
- 财经大学(28430)
- 州(27528)
- 经济学院(26947)
- 业大(26897)
- 商学(26127)
- 商学院(25907)
- 农业(25241)
- 基金
- 项目(126886)
- 科学(101591)
- 研究(99978)
- 基金(91927)
- 家(76872)
- 国家(76074)
- 科学基金(67139)
- 社会(65368)
- 社会科(61942)
- 社会科学(61927)
- 省(50570)
- 基金项目(48344)
- 教育(45368)
- 编号(41660)
- 划(40216)
- 自然(39853)
- 自然科(38921)
- 自然科学(38910)
- 自然科学基金(38295)
- 资助(36397)
- 成果(34082)
- 业(31902)
- 创(29697)
- 部(28834)
- 发(28397)
- 课题(28353)
- 重点(27915)
- 制(27478)
- 国家社会(26829)
- 创新(26788)
- 期刊
- 济(121100)
- 经济(121100)
- 研究(72254)
- 中国(44414)
- 财(43451)
- 管理(39823)
- 农(32087)
- 融(26330)
- 金融(26330)
- 科学(25274)
- 学报(23589)
- 教育(22830)
- 业经(22680)
- 农业(21607)
- 技术(21527)
- 财经(20519)
- 大学(19674)
- 经济研究(19209)
- 学学(18436)
- 经(17784)
- 问题(16633)
- 技术经济(13470)
- 业(13415)
- 贸(13099)
- 商业(12462)
- 现代(12399)
- 财会(11710)
- 经济管理(11423)
- 世界(11158)
- 国际(11132)
共检索到348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昌黎
国有制并非公有制唯一的实现形式, 更不是公有制永恒的存在方式, 而只是国家存在时期内的公有制的一种存在形式。所以, 如何找到一种既能保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又能体现民营化优点、吸收私有制长处、克服国有制的弊端的适合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乃是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正是从这一考虑出发, 笔者在肯定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民营化方向的同时, 提出了适合于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公有民营的概念, 并把它视为具有中国式社会主义特色的国有企业民营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公有民营化 改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应宜逊
公有资产﹃民营化﹄私人资产﹃社会化﹄对国有企业改革道路的战略思考○应宜逊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多年来,花的力气不小,但实际进展却不理想,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观。个中的重要原因便是思想还不够解放,未能完全摆脱传统计划经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建平 朱克朋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一个竞争性市场,在这个竞争性市场上,民营企业具有较国有企业更高的效率,那么,在实践中民营化改革何以依旧争议不断,阻碍重重?改革是一个利益博弈过程,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从直观上看,只要效率提高了,就可以实现对利益受损者进行补偿,使各利益相关者都能从中受益,共同利益空间越大,改革的阻力就越小。但是,帕累托改进要求原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得到完全补偿,这抬高了新所有者收购价格的下限,而政府的多重目标又使改制的利益空间收缩。文章从补偿和政府职能目标对改制的利益空间产生影响这一角度,来分析民营化的障碍,指出补偿要求和多重政府职能会影响改制的利益空间,从而阻碍了...
关键词:
民营化 补偿 政府目标 利益空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坤章
论国有企业民营化于坤章一、国有民营是世界性大趋势(一)民营化潮流的形成国有企业民营化可以追溯到50年代末,当时的联邦德国经济部长艾哈德就指出,必须采用民营化的手段将国家与其企业分离,使前者返回其应有的期能范围,将后者推向市场,,并置于众多股东的监督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童英华 钱钧炎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14年的历程中,从开始讨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点,到取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识,从而在党的十四大会议上确立这个机制,历经了许多曲折,并在实践上使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在10多年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曾引发众多的理论,也出现许多的改革模式,都试图回答和解决一个问题:怎样使我国传统的以政府指令性计划推动、并带有浓厚平均主义色彩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经营者(企业)为市场主体的并以竞争为推动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竺李乐 吴福象 范衍玮
在当前中国科技创新微观领域广泛存在着"专利泡沫"与"创新假象"问题的背景下,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两个维度的企业创新决策模型,探讨国有企业在民营化改革过程中如何通过改变企业经营者的创新偏好,推升企业的融资约束,降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力度,进而影响企业真实创新产出的微观作用机制。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民营化改革对企业真实创新产出的提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高技术企业、成熟期企业、中下游行业中的企业和制度环境较好地区企业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梅枝
笔者研究了我国国有企业民营化发行前后的绩效分布和变化特征,并重点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析了绩效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率、资本市场成熟度、机构投资者、集权式管理、股权再融资和独立审计选择能够促进民营化发行后绩效水平的改善,市场竞争度、大股东控制度、中央控制、股权制衡度和关联交易对民营化发行后的绩效具有显著负相关影响,而行业管制、投资者保护度、地区市场化和对外担保对民营化发行后绩效的影响效应不明显。可见,影响国有企业民营化发行后绩效变化的原因来自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忽视任何方面都不能全面地解释民营化绩效的变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民营化发行 绩效表现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佘传奇
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根据这个内涵在国有企业民营化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各个企业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同,必然会导致它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因此要想顺利进行,还要在改变观念,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发挥政府积极作用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民营化 股份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欧瑞秋 李捷瑜 李广众 李杰
本文在社会福利视角下运用混合寡头模型对国有企业及部分民营化的国有企业研究发现:在规模报酬递减或不变的条件下,国有企业保持完全国有是国有企业作为领导者的序贯产量博弈的最优选择,对国有企业进行部分民营化是同步产量博弈和国有企业作为跟随者的序贯产量博弈的最优选择。在上述三种博弈中,国有企业作为跟随者的序贯产量博弈实现的社会福利水平最高。这些结论不仅揭示了部分民营化策略的重要价值,同时强调了这一价值的实现必须伴随着国有企业定位的改变,即国有企业须从主导市场供应的领导者角色向补充市场供应的跟随者角色转变。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部分民营化 混合寡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严若森
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实质在于国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由政府掌握向企业经营者让渡。本文重点从五个层面分析了国有企业民营化在不同的企业治理环境及其变迁中所具有的不同的内生约束,指出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应是一个渐进式的动态序列过程。并进一步指出,任何经济体制与结构中的企业治理问题归根结底都在于在既定的企业治理环境及其变迁中获取最优的企业治理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一帆 宋敏 张俊喜
本文研究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是否有效的问题。我们通过对国企民营化进程的考察来对此问题作出经验解答。根据世界银行一份对中国五个城市、覆盖六个行业的近300家国有企业(SOEs)1996—2001年间的调查数据,我们发现:(1)绩效较好的国有企业优先被民营化;(2)总体上来说,中国的民营化是富有成效的,尤其是提高了销售收入,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并最终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生产率的大幅提高;而且在获得这些收益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大规模的失业问题;(3)由民营机构控股、彻底民营化的企业比那些仍然是国有控股、部分民营化的企业绩效表现更好。
关键词:
改制 民营化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本文是来自于中国近年来实行民营化改制实践的一个理论结晶。该研究在中国特定的渐进改革基础上 ,讨论了民营化发生的原因和阻力 ,以及国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在改制过程中的利益权衡行为 ,并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目标行为建立了民营化的均衡模型。模型的核心是企业家的最优目标函数 ,这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成功改制的关键。模型的约束条件反映了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利益保障 ,不会由于改制而受到损害。因此 ,均衡条件的满足表明了最优化改制的实现。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 ,能够满足民营化最优均衡的退出条件 ,就是国有企业退出的最佳时机选择。企业净资本价值、企业家对股权的收购值与职工补偿值之间的合理比例的区间 ,是形成民营化...
关键词:
民营化 转型经济 产权改制 国有企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洪涛 伍翕婷 武岳
十九大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于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环境表现的视角研究国有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革的非经济性后果。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民营化后,企业的环境表现会有所下降,但这种现象只在政府环保补贴少的企业和环境监管力度弱的地区中存在。上述研究从环境表现的视角提供了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后果的经验证据,对丰富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的认识、更好地完善民营化企业的环境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杰锋 张林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全面刻画了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并运用Wilconxon符号秩检验和多元统计分析,比较民营化实施前后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情况。通过Wilconxon符号秩检验发现,从民营化后第1年到第4年,上市公司的绩效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而且民营化对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是持续而显著的。多元统计分析在控制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流通比率以及固定资产比率等影响因素后,发现民营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