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5)
2023(7617)
2022(6545)
2021(6089)
2020(5182)
2019(11494)
2018(11712)
2017(22899)
2016(12498)
2015(14141)
2014(14165)
2013(13935)
2012(13011)
2011(11820)
2010(12387)
2009(11917)
2008(11919)
2007(10978)
2006(10097)
2005(9412)
作者
(35977)
(29680)
(29669)
(28364)
(18898)
(14148)
(13514)
(11225)
(11168)
(10708)
(10128)
(9889)
(9613)
(9417)
(9365)
(9097)
(8683)
(8672)
(8633)
(8456)
(7625)
(7262)
(7173)
(6789)
(6744)
(6724)
(6709)
(6670)
(5949)
(5695)
学科
(47222)
经济(47127)
管理(42132)
(36499)
(29855)
企业(29855)
方法(18156)
(16541)
中国(16535)
(15951)
数学(15576)
数学方法(15454)
(14928)
环境(12684)
业经(11381)
(11174)
银行(11162)
(10875)
(10729)
(9797)
金融(9794)
(9740)
贸易(9733)
(9580)
(9553)
(9283)
体制(9103)
农业(8819)
(8744)
财务(8727)
机构
大学(184205)
学院(184084)
(78708)
经济(77012)
管理(69054)
研究(62356)
理学(58129)
理学院(57520)
管理学(56768)
管理学院(56442)
中国(49144)
(42624)
(39350)
科学(34719)
财经(32566)
(30946)
(29233)
(28431)
中心(28126)
研究所(27379)
(25987)
北京(25506)
经济学(24791)
财经大学(24005)
业大(23625)
(23370)
师范(23197)
(22531)
(22451)
经济学院(22341)
基金
项目(114029)
科学(89952)
研究(88085)
基金(82438)
(71336)
国家(70339)
科学基金(59473)
社会(57041)
社会科(54020)
社会科学(54003)
(43992)
基金项目(43315)
教育(40171)
(37019)
编号(36205)
自然(35348)
自然科(34314)
自然科学(34304)
自然科学基金(33671)
资助(33026)
成果(31107)
(27698)
(26287)
重点(25851)
课题(25418)
(24567)
(23927)
国家社会(23853)
(23042)
教育部(22850)
期刊
(94116)
经济(94116)
研究(59309)
中国(38974)
(33186)
管理(27058)
学报(24727)
(24415)
科学(23614)
(20427)
金融(20427)
教育(19985)
大学(19605)
学学(18411)
财经(16527)
农业(16197)
业经(15504)
技术(14648)
经济研究(14388)
(14178)
问题(12998)
(10799)
理论(9728)
国际(9208)
现代(8697)
实践(8642)
(8642)
商业(8385)
科技(8116)
技术经济(8101)
共检索到288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婷婷  陈吉利  
构建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机制可以调节各方利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效的生态补偿手段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经济利益的统一。通过梳理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及其之间的关系,分析现行的几种主要补偿模式的运作流程,发现国家公园在生态补偿过程中存在财政投入不足、缺乏对生态移民群体关注、社区参与不规范等问题,加强财政资金补给,完善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对社区居民实行多渠道多形式的安置补偿以及建立多元化社区参与机制等有利于我国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一群  孙俊明  唐跃军  杨桂华  
保护地与社区矛盾的普遍性使社区生态补偿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护地管理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基于实地调研,从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受偿认知两方面对中国大陆国家公园的实验地—普达措国家公园的社区生态补偿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生态补偿在资金渠道、补偿方式与补偿力度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但在政策理念、制度设计、执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明显问题。总体而言,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生态补偿工作在公园与社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赢得了社区居民对于国家公园建设的普遍支持,但生态补偿对生态建设与保护行为的激励功能还远未体现,当前的实施效果停留在表面层次,未涉及生态补偿之内核。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肖仁乾  赵晓迪  何友均  闫钰倩  叶兵  许单云  邹文涛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如何阐明生态资源资产定价机制是推动国家公园可持续管理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文章阐述了国家公园生态资源资产内涵及定价理论,并从供求、市场、政策等方面探讨了影响生态资源资产定价的因素,讨论了生态资源资产定价方法及其适用性、优劣度,分析了国家公园生态资源资产定价的主客体,最后提出了完善国家公园生态资源资产定价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建立国家公园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军  岳梦婷  
国家公园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试点之一,是实现区域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生态资本。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借助SPSS 22.0和AMOS 21.0对游客涉入、地方依恋与旅游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相关性与结构性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结果表明:(1)游客涉入中,"核心生活方式"和"风险性"维度对地方依恋和支付意愿的影响作用较低,验证结果不显著;(2)游客涉入中,"吸引力"和"自我表达"维度对地方依恋和支付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3)地方依恋对支付意愿的影响较小,验证结果不显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国舫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各种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活动的声音也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位置。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深入中国人民的人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当代社会的突出亮点之一。一、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我认为有3个重要的源头。一个是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海洲   吴志才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在《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国家公园作为拥有最高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保护要求的重要区域,目前正面临着转型期社区生计与旅游活动之间的突出矛盾。这一矛盾不仅阻碍了生态社会系统福祉的有效转化与流动,也对自然保护地制度建设核心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承照  贾静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美玲  郝瑞君  李子欣  周永  寇圆圆  张文洲  
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园的长远建设。基于效果阶层模型,从自我管理价值、群体效用价值、社会服务价值、居民满意度、社区归属感和居民参与意愿6个方面构建理论模型,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自我管理价值和群体效用价值均对居民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满意度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91和0.088,社区归属感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83和0.274;而社会服务价值仅对居民满意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98。社区归属感显著正向影响居民满意度,路径系数为0.205;居民满意度对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192。(2)居民获益程度对其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意愿具有调节作用。高获益居民满意度会受到自我管理价值和群体效用价值的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58和0.212;社区归属感能显著提升高获益居民满意度,路径系数为0.431;进而促进其参与建设的意愿,路径系数为0.069。(3)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意愿通过"感知价值→情感→意愿"过程,最终形成不断递进的多阶段连锁反应。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现有感知价值和居民参与关系的研究维度,在未来国家公园建设中要根据不同群体的核心诉求来采取相应的激发措施,以达到精准激发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的目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立  葛健  龚箭  
旅游业作为统筹推进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尽管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大多集中于居民视角,基于游客视角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文章以游客重游意愿作为切入点,基于神农架国家公园游客的283份问卷调查数据,引入地方依恋作为调节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国家公园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情感价值、成本价值以及服务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4、0.32、0.26;旅游感知价值对于重游意愿的影响部分成立,其中情感价值、成本价值对重游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2、0.18;游客满意度对重游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23。(2)游客满意度在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3)地方依恋在游客满意度与重游意愿之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地方依恋较高群体路径系数为0.32;地方依恋较低群体路径系数为0.15。基于研究结论与讨论,提出政策启示:一是重视对游客感知价值的维护与提升;二是重视对游客满意度的提升;三是不断挖掘特色文化,增强游客地方依恋情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洋  程琬婷  李佳炜  梁怀月  
入口社区是国家公园的门户,社区居民是国家公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对国家公园建设的支持有助于国家公园与社区协调发展。文章将感知价值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并在感知价值中引入了社区参与这一维度,构建了“感知价值-态度-支持意愿”概念模型。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三个典型入口社区为案例地,运用混合研究法,通过两轮实地调研分别收集访谈材料和问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深度访谈材料,实证分析居民对国家公园的感知价值、态度和支持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居民对国家公园的整体感知价值、态度和支持意愿较积极,但经济感知和社区参与感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感知价值显著正向影响态度,其中经济感知、社会文化感知、环境感知和社区参与感知对态度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8、0.33、0.25、0.18。(3)感知价值显著正向影响支持意愿,其中经济感知、社会文化感知、环境感知和社区参与感知对支持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6、0.20、0.16、0.15;态度显著正向影响支持意愿,路径系数为0.17。(4)态度在感知价值和支持意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为提升社区居民对国家公园建设的支持意愿,提出政策启示:一是重视和提升居民感知价值;二是加强引导社区居民,提高居民对国家公园建设的积极态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国家公园背景下居民感知价值的维度,分析了感知价值对支持意愿的影响机制,为更好地引导社区居民支持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君帜  唐小平  
在研究国家公园体制顶层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制度经验,结合我国国家公园保护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阶段,提出建立以统一分级管理、国家评估设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严格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监管、社区共建共管、全民参与共享、资金投入保障等8个关键制度为核心的中国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体系框架。经梳理国内研究进展和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试验成果,初步明确各项制度的基本要点和关键任务,分析目前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还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和相应建议,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奠定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尧  朱永明  
在2021年10月11—15日于中国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COP15)上,我国宣布正式设立大熊猫、三江源、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首批5个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到了23万平方千米,涵盖了我国陆地区域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从2015年以来,我国陆续在全国10多个地区开展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管理体制机制、生态保护模式、社区融合发展等取得了积极成效。鉴于当前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国家公园正式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尧  朱永明  
在2021年10月11—15日于中国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COP15)上,我国宣布正式设立大熊猫、三江源、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首批5个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到了23万平方千米,涵盖了我国陆地区域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从2015年以来,我国陆续在全国10多个地区开展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管理体制机制、生态保护模式、社区融合发展等取得了积极成效。鉴于当前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国家公园正式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治彦  
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划定的特定自然区域,它具有自然或文化状况的天然原始性,资源的珍稀独特性、景观的观赏游憩性等基本特征。我国于2013年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公布《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确立了三江源、东北虎豹栖息地、大熊猫栖息地等9个区域作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地区。文章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地区的工作进展与计划进行了分析,并就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治彦  
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划定的特定自然区域,它具有自然或文化状况的天然原始性,资源的珍稀独特性、景观的观赏游憩性等基本特征。我国于2013年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公布《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确立了三江源、东北虎豹栖息地、大熊猫栖息地等9个区域作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地区。文章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地区的工作进展与计划进行了分析,并就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