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5)
2023(13668)
2022(11858)
2021(11237)
2020(9293)
2019(21643)
2018(21715)
2017(42295)
2016(22878)
2015(25956)
2014(26265)
2013(26304)
2012(24582)
2011(22500)
2010(22675)
2009(20924)
2008(20591)
2007(18413)
2006(16752)
2005(15301)
作者
(68360)
(56018)
(55930)
(52998)
(35757)
(26760)
(25560)
(21978)
(21418)
(20351)
(19212)
(19005)
(17978)
(17927)
(17326)
(17295)
(16619)
(16512)
(16123)
(16026)
(14191)
(13801)
(13597)
(12781)
(12645)
(12640)
(12612)
(12605)
(11397)
(11037)
学科
(96541)
经济(96439)
管理(63041)
(61045)
(48801)
企业(48801)
方法(39614)
数学(33985)
数学方法(33664)
中国(30569)
(26302)
(25179)
银行(25032)
地方(24585)
(24315)
(23675)
业经(22030)
(21991)
(19532)
金融(19531)
(19287)
(18060)
贸易(18041)
农业(17610)
(17360)
(15427)
环境(15095)
技术(14955)
理论(14932)
(14118)
机构
大学(331085)
学院(329292)
(132532)
管理(129444)
经济(129416)
研究(113769)
理学(109982)
理学院(108714)
管理学(107074)
管理学院(106459)
中国(91909)
(72785)
科学(68777)
(63646)
(57813)
(53495)
研究所(52050)
中心(51897)
财经(49920)
(49749)
北京(47263)
业大(47011)
(45172)
(44649)
师范(44263)
农业(41751)
(41527)
(40855)
经济学(39086)
财经大学(37043)
基金
项目(213517)
科学(166654)
研究(159332)
基金(152479)
(131555)
国家(130392)
科学基金(111211)
社会(98331)
社会科(93117)
社会科学(93094)
(83520)
基金项目(81292)
教育(72562)
自然(71184)
(70332)
自然科(69430)
自然科学(69415)
自然科学基金(68154)
编号(66736)
资助(63208)
成果(55220)
(49074)
重点(47330)
(46979)
课题(46091)
(44043)
创新(41022)
项目编号(41010)
科研(40257)
教育部(40182)
期刊
(154102)
经济(154102)
研究(107327)
中国(67440)
(49485)
管理(49081)
学报(48872)
科学(46027)
(45413)
(44611)
金融(44611)
教育(39474)
大学(36918)
学学(34397)
农业(33265)
技术(28346)
业经(26464)
财经(24173)
经济研究(24086)
问题(20457)
(20415)
图书(18741)
理论(18592)
实践(17118)
(17118)
(16551)
商业(16060)
技术经济(16031)
现代(15712)
科技(15586)
共检索到511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孔艳杰  
所谓的"研发"是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的简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研发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定位过于贪大求全,研发人员结构不合理,研究思路有一定偏差。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研发机构职能定位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根据其职能的转变,对我国商业银行研发机构职能进行了定位,并确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研发机构的研究方向:(1)银行战略研究和内部控制研究;(2)金融创新研究;(3)金融市场宏观政策研究;(4)客户与他行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平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运用成本结构分析法 ,建立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规模经济回归函数 ,对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经济学解释。在分析网点规模经济与当地经济发展和银行业竞争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系统研究了商业银行机构发展的战略问题。通过对商业银行实现规模经济的方式比较 ,展望了我国商业银行机构发展的趋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庆卫  刘宏宇  
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实践,顺应国际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发挥我国企业民主管理的特色,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意义深刻;从有效的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实状况和职工参与的相应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彩虹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转型陈彩虹一、我国商业银行的两种信用转型所谓商业银行的信用转型,是指在全部的资产业务中,传统存款和贷款业务最大规模化的原则不再被坚持,出现了反贷款规模最大的逆发展;同时,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中,单纯的依据于客户信誉的信用贷款不再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春子  
研究在银行经营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一,研发能力是银行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银行业发展大趋势看,银行业已从单纯追求规模、效益转向更加重视品牌、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银行的研究力量不仅是一种软实力,更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研究工作在银行经营发展中发挥着高级智库和决策支持、战略管理等重要职能。第二,研发部门定位决定着其在银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清明  
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消费贷款刘清明就贷款资产内部构成看,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工商业贷款比重在90%以上,这种结构比例必须调整。笔者认为,大力发展消费贷款是调整贷款结构的着力点。实践证明,作为60年代的一种金融创新,消费贷款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刺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自强  周立  
一、为什么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既古老又现代的金融企业,并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资金中介角色。商业银行之所以重要,除了能利用自身特殊的职能,向社会提供综合性、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具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所要求的金融企业的本质属性——自求平衡、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发展,并以获取利润作为自己的经营目标。我国的商业银行同现有国家专业银行相比,从管理制度到经营机制都有自己的鲜明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金融企业,尽管它有义务对社会经济发展承担某些责任,但政策性业务并不构成其业务的主要组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揭筱纹  罗建  
本文认为,要使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顺利进行,必须创造和完善各种内外部环境。为此,需要采取如下措施:1.理顺产权关系;2.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彻底改变国有专业银行身兼二任的局面;3.改变内部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资产质量,走集约化经营之路;4.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在业务上开展全方位竞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晓芳  曹志鹏  张欣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经济效率较低,产出增长还主要依靠营业费用和人力等投入品的外延式增长,其效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风险因素对银行经济效率有明显影响,考虑风险因素较不考虑风险因素的平均经济效率低9.29%。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顾锋锋  
市场定位问题目前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一个严峻课题。本文介绍了西方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具体实践 ,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现实基础 ,依据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特点 ,分别提出了现阶段我国三类商业银行合理选择市场定位的基本策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科  何理  
流程银行是一种先进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全面风险管理等理念。本文在梳理了相关流程银行理论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流程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改革方向,并提出了建设流程银行的框架。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流程银行的实践提出了培育流程银行文化、培养胜任流程银行运作管理的人才队伍、业务流程设计应体现银行竞争优势、长远设计与谨慎推进相结合、建立与业务流程配套的监督激励机制、加强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等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锋  
内部组织机构创新是商业银行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面向金融技术不断创新和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主要措施在于全面、彻底打破传统的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条块经营管理模式,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运作机制,实现对内部组织机构的重塑与再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晓华  
本文通过重点分析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所设CDM项目的地区、行业现状与分布特点,以及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开拓绿色信贷业务的优势与成效,揭示我国商业银行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绿色信贷金融服务的方向与机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