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6)
2023(7608)
2022(6611)
2021(6271)
2020(5308)
2019(11937)
2018(12053)
2017(24508)
2016(13310)
2015(15223)
2014(15441)
2013(15404)
2012(14817)
2011(13521)
2010(14071)
2009(13564)
2008(13811)
2007(12838)
2006(11656)
2005(10748)
作者
(38813)
(32119)
(31720)
(30683)
(20615)
(15107)
(14715)
(12437)
(12125)
(11951)
(10699)
(10560)
(10322)
(10274)
(10014)
(9940)
(9605)
(9596)
(9334)
(9270)
(8313)
(7987)
(7887)
(7352)
(7350)
(7272)
(7246)
(7042)
(6547)
(6335)
学科
(61017)
经济(60959)
管理(40806)
(39189)
(31964)
企业(31964)
方法(24051)
数学(20624)
数学方法(20294)
中国(18258)
(17427)
(14604)
(14384)
业经(14339)
地方(13627)
(13428)
贸易(13420)
(13081)
(11548)
(11475)
银行(11465)
(11052)
农业(10580)
产业(10324)
(9752)
(9669)
金融(9669)
技术(9436)
(9222)
(8874)
机构
学院(201509)
大学(199686)
(88923)
经济(86998)
管理(77621)
研究(67036)
理学(65365)
理学院(64713)
管理学(63713)
管理学院(63316)
中国(53880)
(43773)
(42371)
科学(37615)
(33792)
财经(33489)
(31762)
中心(30635)
(30011)
研究所(29676)
(28217)
北京(27592)
经济学(26949)
(25837)
师范(25641)
(25504)
业大(25064)
财经大学(24318)
经济学院(24311)
(23912)
基金
项目(118704)
科学(93490)
研究(91527)
基金(84631)
(71033)
国家(70441)
科学基金(60474)
社会(58238)
社会科(55365)
社会科学(55356)
(46607)
基金项目(43502)
教育(41721)
(38556)
编号(38163)
自然(36320)
资助(36269)
自然科(35402)
自然科学(35393)
自然科学基金(34743)
成果(32840)
(27319)
课题(27052)
(26839)
重点(26148)
(24422)
(23618)
项目编号(23448)
教育部(23286)
国家社会(23279)
期刊
(105895)
经济(105895)
研究(65902)
中国(40437)
(31902)
管理(31234)
(26794)
学报(24894)
科学(24409)
(23858)
金融(23858)
教育(22144)
大学(19914)
学学(18559)
业经(18387)
农业(18270)
技术(18231)
经济研究(17034)
财经(17022)
(14831)
问题(14757)
(13569)
国际(11941)
技术经济(11021)
理论(11019)
统计(10752)
商业(10599)
现代(10063)
实践(9836)
(9836)
共检索到319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继峰  
一般认为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竞争政策主要指,通过自由竞争实现企业的规模、企业行为、资源分配等方面的调整,以促进资源在产业内自由、合理配置。因此,在现代西方经济政策意义上,竞争政策被视为自由竞争政策的同义语①。由于反垄断法以限制和禁止的方式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其必然涉及竞争行业与非竞争行业的划分,即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  
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需要在协调的基础上共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在产生根源和具体目标、作用对象、实现目标的方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但两者在经济理论基础、追求的最终目标以及互相支持与补充方面的一致性给予了协调的可能性。为协调两者冲突、发挥其一致性,反垄断法可在豁免制度完善和执法机构调整两个内在制度方面作出努力,在不损害竞争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功能,实现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共同目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自力  
反垄断法与管制政策对管制行业的反竞争行为的规制存在交叉,对于如何处理二者关系,国内主流的观点是反垄断优先。美国的管制行业反垄断实施理论与实践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强调反垄断法对管制行业尽可能少干预的弱干预理论,二是强调反垄断法应该最大限度地对管制行业的反竞争行为进行干预,三是强调反垄断法与管制政策的协调,共同规制管制行业中的反竞争行为。中国反垄断法在管制行业中的反垄断实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强调反垄断法与管制政策对管制行业反竞争行为的协调规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强  陆夏  
本文在指出反垄断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既存在内在一致性,也有潜在冲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二者相互协调的必要性和困难性,进而深入剖析了协调二者时所必须考量的重点因素,最后从确定基本战略、加强反垄断政策宣传和实施力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价格司  
最近,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曹长庆同志应邀参加了北京大学举办的"中国的竞争政策与反垄断法"学术研讨会,并作了题为"贯彻落实《反垄断法》促进公平公正竞争"的主旨发言,重点就价格主管部门在反垄断工作中承担的职责任务以及当前应抓好的几项工作进行了阐述。现将曹司长的发言刊发,供读者参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时建中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政策的类型日趋多元和定型,各类政策目标更加具有针对性且均有配置资源的效果。为了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亟待确立竞争政策在经济政策体系中的基础、核心地位,并在此基础上理顺竞争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确立竞争政策在经济政策体系中的基础、核心地位,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价值,有助于形成竞争中立的执法理念,完善竞争执法体制,培育优质的竞争文化,破解竞争执法的难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雅洁   孙伟增   高雅  
《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基本保障。本文基于2007—2014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反垄断法》对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区域性的行政垄断程度和市场垄断程度,改善了小微企业的营商环境,通过减轻税收负担、改善融资环境、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营业成本以及扩大商业信用规模等途径促进小微企业成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反垄断法》对不享有政府政策偏向的小微企业、所属行业市场垄断程度更高及产品可贸易性较低的小微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的地区创业活跃度,增加了小微企业对地区的税收贡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全面理解竞争政策的经济效应和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婷婷  郭小敏  纪宇  王彦超  武羿  
反垄断法是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重要保障。企业在反垄断法实施前后的行为变化直接反映了竞争政策的微观经济效果。随着反垄断执法水平的不断优化,竞争政策应该会对企业垄断行为形成有效约束。基于此,本文以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反垄断法的实施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垄断法实施后,相对于垄断势力低的企业,垄断势力高的企业审计费用显著增加。进一步检验发现,反垄断法促使处理组企业的垄断势力显著降低,且处理组企业的经营风险、诉讼风险以及审计投入显著增加。而且,反垄断法对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高的企业以及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区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肖土盛  董启琛  张明昂  许江波  
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应重视初次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而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政策顶层设计的制度安排,将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并对企业初次收入分配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竞争政策通过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内在机理,并利用《反垄断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竞争环境改善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发现,《反垄断法》实施显著提升了高垄断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并且随着反垄断执法强度加大,其对高垄断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愈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反垄断法》实施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通过要素市场上的要素组成效应与产品市场上的成本加成效应等途径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反垄断法》实施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提升了普通员工收入份额、缩小了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兼顾了共同富裕。本文研究丰富了《反垄断法》实施的政策效果评估相关文献,为国家达成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毕茜  李靖  
规范收入分配问题以及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反垄断法》实施为契机,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反垄断法》施行对职工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低垄断程度企业相比,《反垄断法》实施显著降低了高垄断程度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且经过平行趋势、倾向匹配得分、改变样本期间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考察影响机制发现,《反垄断法》通过降低高垄断程度企业的垄断利润率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来削弱职工工资。异质性检验发现,《反垄断法》对职工工资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程度较弱行业的企业、行政干预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国有企业以及税收规模较高的企业。文章的研究丰富了职工工资的影响因素研究,为《反垄断法》的施行效果评价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对于完善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宗宪  李悦  李祥发  
本文通过ALI指数对我国反垄断政策竞争效应进行量化评价:我国反垄断法指数得分较高,但投入不足,专业人员欠缺,政策执行力不强,对市场竞争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由此得出提高我国反垄断政策的竞争效应,应增加专业人士的数量,增加专业培训交流,提高资金投入,发挥反垄断委员会协调职能,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增强联动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浩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加入WTO,我国应该制定反垄断法。但是,根据美韩两国的经验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目前,我国真正实施反垄断法的时机还没有成熟,所以,我国现阶段制定的反垄断法的法律框架应该比较宽松,执法的态度应该比较模糊。同时,在制定法律时,要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惰况,结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和全球竞争策略,而且法律条文规定不能过于详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阮赞林  
反垄断法与贸易政策是国际市场活动中被广泛运用的两个有效工具。如何发挥这两个工具的积极作用,实现国际市场的自由、公平竞争,提高全球消费者福利,是国际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之一。通过对贸易政策和反垄断法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方面的各自实现途径的讨论,证明了他们是一种互动和互补关系。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下,国际性贸易政策虽然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但是,国际反垄断法的发展却面临着重大的困难。因此,为真正实现国际贸易的公平自由竞争秩序,制订和完善国内反垄断法并推动反垄断法的国际化,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国华  张青  
随着我国衍生品市场改革的逐步深化,期货业的反垄断问题被提上日程。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期货业的垄断表现,以此作为本项研究的逻辑起点。期货业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的实施,必须落实到专门的执法机构来负责,这就是反垄断实施主体的构建,因此本文第二部分重点研究如何构建高效的期货业反垄断实施主体。接下来把期货业分为交易所与期货经纪两个子行业,分别系统性研究如何实施反垄断与竞争政策。最后,期货业的反垄断进程必须注重行业规模经济的发挥,为此,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如何推动行业整合,提升中国期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盛浩  
反垄断政策是美国政府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在贸易全球化时代,有观点认为,反垄断政策不利于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甚至认为应当将反垄断政策置于贸易政策之下。但美国政府接受了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理论,坚持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有助于美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观点,反对将反垄断政策作为贸易政策的工具,并在政策取向上一方面对反垄断政策进行调整,使反垄断政策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反垄断领域中的国际合作,为美国企业创造更加平等的竞争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