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9)
2023(13796)
2022(11339)
2021(10518)
2020(8568)
2019(19367)
2018(19192)
2017(37164)
2016(20032)
2015(22614)
2014(22619)
2013(23002)
2012(21577)
2011(19614)
2010(20292)
2009(19462)
2008(19464)
2007(17930)
2006(16644)
2005(15378)
作者
(60633)
(50782)
(50541)
(47467)
(31887)
(24200)
(22606)
(19716)
(19197)
(18258)
(17268)
(16662)
(16410)
(16128)
(15669)
(15424)
(14771)
(14671)
(14624)
(14484)
(12795)
(12685)
(12380)
(11555)
(11480)
(11398)
(11372)
(11212)
(10254)
(10029)
学科
(98347)
经济(98236)
(89168)
(70012)
企业(70012)
管理(68660)
(48199)
方法(35288)
农业(32278)
业经(32215)
中国(29572)
数学(26911)
数学方法(26757)
(26619)
地方(24795)
(21599)
技术(19127)
(17906)
财务(17882)
财务管理(17858)
(17818)
贸易(17797)
环境(17680)
(17290)
(17001)
(16887)
企业财务(16865)
(16517)
银行(16498)
(16312)
机构
学院(307152)
大学(297886)
(135565)
经济(132973)
管理(121331)
研究(104681)
理学(102759)
理学院(101715)
管理学(100486)
管理学院(99935)
中国(85207)
(64030)
(63744)
(62238)
科学(61118)
(53412)
(49344)
中心(48566)
农业(48376)
财经(48214)
研究所(47568)
业大(47460)
(43477)
北京(40861)
经济学(40035)
(39384)
(38356)
师范(38024)
(36704)
经济学院(36163)
基金
项目(191568)
科学(152068)
研究(144962)
基金(138017)
(118875)
国家(117657)
科学基金(101406)
社会(94847)
社会科(89662)
社会科学(89640)
(77474)
基金项目(73457)
教育(63087)
(62899)
自然(62134)
自然科(60543)
自然科学(60529)
编号(59753)
自然科学基金(59471)
资助(54711)
(47813)
成果(47198)
重点(42582)
(42342)
(42272)
(41223)
课题(40639)
发展(39384)
国家社会(39059)
(38769)
期刊
(168097)
经济(168097)
研究(92944)
中国(65397)
(65314)
管理(48097)
(47874)
农业(44155)
科学(42965)
学报(42242)
(35309)
金融(35309)
业经(33964)
大学(33325)
学学(31790)
技术(28525)
教育(27354)
经济研究(24128)
财经(23901)
(23551)
问题(23155)
(20689)
技术经济(18190)
世界(16578)
(16261)
商业(15827)
农村(15646)
(15646)
资源(15629)
经济问题(15617)
共检索到484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凤民  
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力低下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系统内的同化作用被强烈弱化,而异化作用却异常活跃。表现为植被破坏、农业生产力低下、土壤水蚀和风蚀严重、土壤肥力持续下降,扩大开垦面积进一步导致问题的严重化。这两大系统功能的不协调变化就是所谓的“生态平衡失调”,只有同化作用得到有效提高,才能抑制异化作用的恶性发展。核心就是大幅度提高系统生产力,对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而言,提高农业生产力是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在大幅度提高作物单产的基础上,发展以集水技术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叔文  韩卫江  
一、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几种主要模式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自然条件较差,特别是干旱严重,给当地人民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在这类地区,农业选择怎样的模式和路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有诸多争议的问题。有些人认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文举  李宗礼  范严伟  孙伟  
随着全球性干旱加剧与水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雨水利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依据近年来集雨利用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归纳了集雨利用的3种模式:分别是道路庭院集雨的人畜用水与农业补灌利用模式,坡地集雨生态林草-畜牧型模式,小流域集雨综合利用模式。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存在集雨利用技术体系的综合性不强,先进的节水灌溉设施匹配不够,雨水利用效率不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完善,生态效应不明显,资金投入不足,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进展缓慢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可收集雨水资源潜力、雨水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体系、先进集雨高效用水灌溉技术的配套、雨水集蓄的环境效应评价制度建设、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建立补偿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关中美  郝成元  
当今世界生态与环境的诸多问题中,生态系统脆弱性是焦点问题之一。依据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及盐碱化等三种主要问题的剖析结果,分析了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绿洲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牧交错生态系统等五类主要脆弱生态系统的成因和生态性状。最后得出结论:气候异常和人类非理性活动是造成脆弱生态系统长时期处于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前者表现在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两方面,后者则以超载放牧、无序垦荒、无度利用有限水资源、乱樵滥采资源等四类为主。这些研究结论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止脆弱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和生态综合整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永丽  
一、流域发展计划启动的背景印度自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展绿色革命以后,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粮食大规模进口成为历史,农业的年增长率开始超过人口增长率。印度可以不再惧怕灾荒年景,1987-1988年的百年不遇的大干旱安然渡过。尽管如此,印度开展的绿色革命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芬  吴建军  卢剑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吉颖  
一、辽西地区的自然状况及农业发展现状 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指辽宁西部包括锦州、朝阳、葫芦岛、阜新等在内的几个地区。这几个地区大部分属于暖气候带,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为135—165天,日照充足,是辽宁省高日照地区,光热资源充足。土地面积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1%,总人口为580.30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佑启  
本文从系统学的角度 ,探讨了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可持续性特征 ,并对我国农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现状进行了评价 ,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生态系统影响因子的基础上 ,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主要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尚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芬  吴建军  卢剑波  韩明春  姜宁  
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区域水平上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论文从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内涵入手,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探讨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定量化的方法。通过建立该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发展度模型,定量描述了系统在近10年来的波动变化状态。发展度模型包括发展位、发展势和协调度3个方面。研究表明,该区域发展位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上升趋势;发展势也表明了系统整体状况愈来愈靠近系统规划值;系统协调度在波动中逐渐增长,表明各组分之间耦合关系加强;系统整体发展度在波动中逐渐提高。从研究可知,该区近10年来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科技和卫生等领域得到很大改善,人口得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灿  朱玉林  李明杰  
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对湖南洞庭湖平原区2007—2011年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状况、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系统运行效果进行描述、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状况作出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能值产出率相对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强,但工业辅助能值的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因此,应调整其能值投入、产出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大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促进其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照良  冯兴平  彭珂珊  
本文立足于21世纪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发展趋势,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北方旱地农业进行了分区,研究了北方旱地农业的特点,宏观地分析和评价了我国传统旱作农业体系的历史性贡献和发展障碍,并就中国旱作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完善和更新现行旱作农业体系等议题,提出了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浩  刘璨  
文章利用青海和甘肃两省200个样本农户3年的面板数据,在考虑交易成本和固碳效应的前提下,运用生产力变化方法和含有集群标准误的随机效应模型,开展了我国西部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恢复可持续土地管理(SLM)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经验性结果显示:退耕还林(草)和太阳灶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沼气池和压沙田项目未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低廉的碳汇价格和缓慢的森林生长率使SLM产生的固碳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兴元  王锁民  郭正刚  
半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条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允许进行反复的耕翻种植,从资源特征和生态安全的要求出发调整其产业结构,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获得农业资源耦合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农林牧复合经营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是半干旱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战略。论文以甘肃中部的秦王川地区为例,依据其资源特征,设计该地区的植物和家畜生产的合理时空配置结构和产业复合体系结构,提出了以高效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生态经济型林草植被恢复和替代产业培育及产业化经营等3种农业资源复合经营的耦合式发展模式。通过各结构要素在功能特性、产业布局、空间格局和时序过程在系统内相互的耦合作用,分析了农业资源在复合经营条...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李锋瑞  李树基  
本文结合甘肃近年来发展集水农业的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较深入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半干旱地区雨养农业要摆脱干旱缺水制约,实现可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选择和实施集水农业发展方略的新思路。同时,还就半干旱地区如何有效实施这一发展方略,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政策性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