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7)
- 2023(10387)
- 2022(8780)
- 2021(7933)
- 2020(6592)
- 2019(14912)
- 2018(14559)
- 2017(29258)
- 2016(15560)
- 2015(17147)
- 2014(17261)
- 2013(17258)
- 2012(16525)
- 2011(15443)
- 2010(15984)
- 2009(15206)
- 2008(14900)
- 2007(13652)
- 2006(12717)
- 2005(11889)
- 学科
- 济(89960)
- 经济(89900)
- 管理(44500)
- 业(40897)
- 企(31947)
- 企业(31947)
- 方法(29084)
- 数学(26128)
- 数学方法(25831)
- 地方(23974)
- 中国(23944)
- 农(20262)
- 财(17158)
- 业经(16659)
- 制(16547)
- 地方经济(15675)
- 学(15259)
- 贸(13641)
- 贸易(13630)
- 银(13574)
- 银行(13562)
- 农业(13244)
- 策(13204)
- 行(13173)
- 易(13148)
- 融(12779)
- 金融(12777)
- 环境(12597)
- 体(11549)
- 发(10770)
- 机构
- 学院(239030)
- 大学(237248)
- 济(114861)
- 经济(112551)
- 管理(88858)
- 研究(87251)
- 理学(75141)
- 理学院(74201)
- 管理学(73194)
- 管理学院(72703)
- 中国(67352)
- 财(53206)
- 京(49990)
- 科学(48591)
- 所(43693)
- 财经(41434)
- 研究所(39005)
- 中心(37902)
- 经(37321)
- 江(36875)
- 经济学(36790)
- 经济学院(32807)
- 北京(32354)
- 范(31827)
- 师范(31612)
- 院(31443)
- 农(31387)
- 财经大学(30340)
- 州(29192)
- 业大(27833)
- 基金
- 项目(144490)
- 科学(115228)
- 研究(108883)
- 基金(105478)
- 家(90112)
- 国家(89423)
- 科学基金(76717)
- 社会(72232)
- 社会科(68746)
- 社会科学(68731)
- 省(55289)
- 基金项目(54526)
- 教育(48737)
- 划(46472)
- 自然(46239)
- 自然科(45084)
- 自然科学(45074)
- 自然科学基金(44269)
- 资助(43872)
- 编号(43571)
- 成果(36576)
- 发(34202)
- 重点(32824)
- 部(32540)
- 课题(31256)
- 国家社会(30168)
- 创(28973)
- 发展(28734)
- 展(28337)
- 教育部(28209)
- 期刊
- 济(140422)
- 经济(140422)
- 研究(82167)
- 中国(43570)
- 财(37807)
- 管理(35803)
- 科学(29828)
- 农(28683)
- 学报(28388)
- 融(27698)
- 金融(27698)
- 经济研究(24033)
- 大学(22435)
- 财经(21596)
- 学学(21264)
- 业经(21022)
- 技术(20997)
- 教育(20898)
- 农业(19209)
- 经(18796)
- 问题(18632)
- 贸(15484)
- 技术经济(14101)
- 国际(13608)
- 统计(12898)
- 商业(12404)
- 现代(12225)
- 世界(11603)
- 经济问题(11540)
- 理论(11486)
共检索到377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锐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的存在和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阐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剖析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化成因,并从宏观和微观二个层面提出了优化我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策略。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化成因 空间结构 优化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立平 张亨溢 蒋淑玲 陈国生
文章以湖南省122个县(市、区)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1995、2000、2005、2010、2016年5个时间截面,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析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规律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①湖南区域经济处于集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趋同性集聚较为明显。②湖南经济发展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长沙、株洲和湘潭,其发展较快;低值区分布在湖南西部及西南部边缘县市,其发展速度缓慢。基于研究结论及资源禀赋等地区优势,文章提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发展建议: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重点建设长株潭城市群,培育岳阳、怀化二次增长极和张家界旅游的增长极,着力完善湘东京广发展主轴,扩大湘北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发展的轴心,积极推动湘南开放,湘西开发,以岳阳、郴州、怀化作为促进区域开放的重要节点,积极构建新的开放模式,促进湖南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东东 钟韵
经济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四大经济区1995~2009年的相关数据为主要依据,分别从经济集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潜力等不同角度研究了广东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及其特征,得出结论广东经济空间已形成核心-边缘结构,2005年之前经济空间结构中以极化作用的持续增强为主,之后进入到一个稳定过渡的阶段,部分特征显示出核心区对边缘区的扩散作用开始显现。最后,结合广东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提出了在转型期优化广东经济空间结构的措施。
关键词:
经济空间结构 演变 优化 广东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帆
基于空间集聚和扩散效应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已经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希望通过一些相关的文献综述,为该领域研究的推进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空间集聚 次中心 多中心空间结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月娇 王健
物流通道是保证物流业服务于区域内外经济流通的命脉和实现一体化物流的重要依托,也是区域经济空间系统的子系统,从承担单一功能的运输服务到综合运输服务,再到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中,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文章在理论层面研究物流通道空间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物流通道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机制,并总结了物流通道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改栋 赵花兰
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两类结构。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 ,两种结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共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增长。本文从两者的结合角度 ,通过历史、实证的分析方法 ,来研究这一结合体对省级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认为产业 -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彦 孟晓晨
高速铁路建设在我国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高速铁路通过时空压缩效应改善区域内的通达性,从而引起区域经济格局和空间结构的调整。纵观国外地理学者对高速铁路的研究轨迹,从最初集中于研究高速铁路对客运市场的影响,然后转向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将按照这种顺序对国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提供帮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年猛 孙久文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区域经济战略转变和新规划实施,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趋势,以及这种趋势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差距变动的影响。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新规划的实施打破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空间格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相对均衡的发展时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腾云 徐勇 马国霞 王志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19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的基于产业、企业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规律性研究阶段,和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总体空间结构与形态演化规律研究阶段,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空间经济学阶段。研究重点从抽象的纯理论研究演变为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种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经典区位论所揭示的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形态,基本上概括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特征性规律,是当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基础性理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的主要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可以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理论范式,也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新空间经济学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增长集聚的动力分析,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伴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的发展,其相应的方法也从静态分析模拟逐步向动态过程的空间演化模拟发展。新方法与技术手段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复杂性科学方法和GIS与RS技术的结合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理论与方法 回顾评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鑫露 聂正彦
本文从空间角度考察了21世纪以来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战略的演变,笔者认为广东自21世纪以来区域发展战略转变取得了总体效率和空间平等相对较好的结合。但由于珠三角、东西翼地区联动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出现了区域空间上的积聚与扩散趋势,致使区域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通过空间积聚及加强各区域的经济联动等方式来促进广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广东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结构 演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曾光 张小青
城市是区域的增长极。随着区域与城市空间联系的不断加强,城市空间结构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城市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协调、城市体系不健全以及中心城市向心力不足等城市空间结构问题是制约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推动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江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乔志霞 贾海波 张艳荣
以甘肃省为欠发达省份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剖析了其1995、2002、2010年14个市级单元基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与格局。结果显示:1995—2010年,研究区以嘉峪关—兰州—金昌—酒泉为中心区,以平凉—天水—武威—白银—张掖为过渡区,以甘南—庆阳—陇南—定西—临夏为外围区的梯度式经济空间结构已逐步形成。但由于中心区辐射作用弱、经济中心数量增加缓慢,甘肃中部、河西与东南部的老区、干旱区、民族区"西强南弱"格局明显,中心区集聚力远大于外围区。据此,应通过培育中心—外围六大城市群,完善外围区基础设施,调整区域金融与政策投向优化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缩小地区发展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蓉 王林
流通产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是商品、资金、信息等资源流通的集合,是启动市场的助推器。而流通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是提升产业流通效率的关键环节,对于推动城市间流通业的合作共赢、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解决区域间流通空间结构失衡、推动我国流通业合作共赢为研究目标,对流通产业空间结构的内涵、优化流通产业空间结构的策略进行探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宏昌 戴宏伟
利用中国19个城市群面板数据,基于多维指标测度城市综合规模并估算城市群空间结构,进一步识别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单中心结构显著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化率、经济发展水平或创新水平均较高的城市群中,单中心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分区域来看,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多中心结构显著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单中心结构则更有利于城市群经济发展。上述结果说明我国实现城市群的“中心开花”,即由单中心转向多中心、多层级网络型城市群尚需各方共同努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吉宏 ,杨太康 ,龙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