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62)
2023(3463)
2022(2851)
2021(2888)
2020(2255)
2019(5276)
2018(5711)
2017(11498)
2016(6447)
2015(7577)
2014(7447)
2013(7412)
2012(7223)
2011(6522)
2010(6838)
2009(6510)
2008(6393)
2007(5839)
2006(5440)
2005(5135)
作者
(17579)
(14591)
(14058)
(13913)
(8904)
(6672)
(6663)
(5589)
(5431)
(5311)
(4760)
(4652)
(4582)
(4537)
(4463)
(4330)
(4278)
(4278)
(4173)
(4137)
(3751)
(3497)
(3453)
(3403)
(3338)
(3304)
(3240)
(3177)
(2833)
(2802)
学科
(24209)
经济(24174)
管理(14355)
(14195)
中国(11894)
方法(11303)
数学(10509)
数学方法(10458)
(9238)
(8446)
企业(8446)
(7077)
(6184)
银行(6177)
(6070)
贸易(6062)
(6000)
(5994)
农业(5919)
教育(5888)
(5885)
(5204)
劳动(5187)
(4890)
金融(4890)
业经(4376)
(4368)
理论(4201)
(4064)
税收(4051)
机构
大学(92939)
学院(92514)
(40271)
经济(39381)
管理(31527)
研究(29473)
理学(26101)
理学院(25845)
管理学(25470)
管理学院(25300)
中国(25137)
(22003)
(19983)
财经(17098)
(15438)
科学(15134)
(14486)
(14361)
北京(13566)
经济学(13494)
中心(13391)
(12748)
财经大学(12672)
师范(12643)
研究所(12533)
经济学院(12345)
(11731)
(11291)
(10389)
师范大学(10083)
基金
项目(49673)
研究(41459)
科学(37632)
基金(33826)
(27750)
国家(27460)
社会(25367)
社会科(23906)
社会科学(23901)
科学基金(22542)
教育(20923)
编号(18922)
(18790)
基金项目(17205)
成果(17153)
(15854)
资助(14656)
课题(13369)
(12130)
自然(11701)
(11634)
(11486)
项目编号(11377)
自然科(11342)
自然科学(11337)
自然科学基金(11112)
重点(11006)
教育部(10803)
(10475)
大学(10305)
期刊
(47297)
经济(47297)
研究(32974)
中国(21744)
教育(16174)
(15094)
管理(12903)
(12162)
金融(12162)
(10807)
学报(10698)
科学(9803)
技术(9457)
财经(9005)
大学(8952)
经济研究(8135)
学学(8046)
业经(7876)
(7758)
农业(7367)
问题(7319)
(6705)
理论(6227)
国际(5612)
实践(5607)
(5607)
职业(5496)
图书(5425)
商业(5070)
经济问题(4460)
共检索到150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杰  
劳动法以对劳动者权益的倾斜保护为主要目的,是国家干预劳动关系的主要手段。作为劳动者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劳动立法在历经革命年代的洗礼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初创、恢复与发展后,建立了劳动基准制度、劳动合同制度,并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未来的能够有效衡平各方利益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对劳动者诚实劳动的保护,并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苏鹏  
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之后,实行“外引内联”方针,大量的外资进入特区使特区的所有制发生了变化,迫切要求劳动、工资和保险制度也要与之相适应,原有的管理体制必须要进行系统的改革,并逐步建立起与外向型经济相适应的新制度。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它们要求按国际惯例实行...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陶文忠  
二十世纪后期以来,发达国家以人力资源管理替代工会的现象成为一种趋势,在中国的一些知名跨国公司也以同样的方式排斥工会。中国人民大学陶文忠博士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环境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差异,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都必须考虑试图在集体劳动关系体制基础上实现劳动关系的均衡与和谐,必须在强化劳权、健全集体劳动关系的前提下,有效地实践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资鲁  
国际劳工组织是联合国负责国际劳动立法的专门机构,它以公约和建议书的形式制定国际劳工标准。国际劳动立法的宗旨、内容、模式和方法等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制定有很大的示范作用,在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具备了与国际劳工标准全面接轨的条件下,应以国际劳工标准为基准完善国内劳动立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钰婷  赵志群  郭云瑶  
工作学习为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劳动实践为载体的劳动教育具有实质联系,这种关联即工作是抽象劳动的具体形式。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劳动教育应以职业性的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实践为载体,开展职业性劳动教育。马克思的劳动思想为以专业实践为载体的劳动教育提供了学理依据,劳动是人类自我生成和创造的唯一推动力,基于劳动价值观、劳动主体论和劳动辩证法,以专业实践为载体的劳动教育尊重劳动价值、立足劳动实践、关注劳动关系。为了充分实现以专业实践载体的劳动教育,需要在指导思想上超越"适应导向"转向"设计导向",依托区域劳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探索符合职业学习规律的劳动教育内容,创新专业实践活动,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林嘉  
劳动法法典化,即要求全面总结我国劳动领域立法、司法和执法各方面成熟经验,对现行劳动法律进行系统编订纂修,将相关劳动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编纂劳动法典有利于促进具有中国特色劳动法的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发展,维护劳动法律规范的统一,补充劳动法律规范之不足。编纂劳动法典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我国现有的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法治实践和劳动法学研究基础上持续推进。根据我国国情和法治特色,劳动法典编纂的体系结构应采"总分"结构,通过"先补齐单行法、后编纂劳动法典"的"两步走"径路实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林嘉  
劳动法法典化,即要求全面总结我国劳动领域立法、司法和执法各方面成熟经验,对现行劳动法律进行系统编订纂修,将相关劳动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编纂劳动法典有利于促进具有中国特色劳动法的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发展,维护劳动法律规范的统一,补充劳动法律规范之不足。编纂劳动法典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我国现有的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法治实践和劳动法学研究基础上持续推进。根据我国国情和法治特色,劳动法典编纂的体系结构应采"总分"结构,通过"先补齐单行法、后编纂劳动法典"的"两步走"径路实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湛  文魁  
本文分6个阶段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为回应不同时期所提出的时代主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对劳动思想的发展过程和劳动政策实践的调整过程。党的劳动思想和实践的百年演进史,归结起来,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多维度激励劳动者,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者生活,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优化劳动力配置。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乘势而上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新时代我国的劳动领域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和挑战。未来需要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求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杰  
《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第98条规定,对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课题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邓子鹃  李前兵  
社会学家提出情绪劳动的概念,目的是揭示人类互动中的情感成分。组织行为研究者基于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视角,对情绪劳动的结构进行了探讨,并制订了相应的测量工具。研究表明,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变量、情境变量和组织变量,情绪劳动通常与个体的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相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荣辉  
劳动教育的精神怎样才能完全地贯彻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地发展,进而显现劳动教育的价值,这涉及到劳动教育实践取向的问题。劳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应当以"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挖掘自然界的教育资源;尊重儿童的精神生活,深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依托国家共同体,走向教育共同体"为取向。只有这样,合乎理性、合乎道德的劳动教育才能得以完美地展现,儿童才能通过劳动教育充实自我的精神生活,建构自我未来的良善生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娜  仇志伟  胡俊苗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人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终极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从教劳结合角度分析青少年的劳动教育问题,对目前劳动教育中存在的理念认知偏差、教育实践浅显化、脑力及体力劳动相分离等现象进行探讨,提出构建完善的家、校、政府劳动教育协同体系、科学设计不同学段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等路径,以期最终达到教劳结合思想在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娜  仇志伟  胡俊苗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人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终极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从教劳结合角度分析青少年的劳动教育问题,对目前劳动教育中存在的理念认知偏差、教育实践浅显化、脑力及体力劳动相分离等现象进行探讨,提出构建完善的家、校、政府劳动教育协同体系、科学设计不同学段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等路径,以期最终达到教劳结合思想在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