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5)
2023(11055)
2022(9472)
2021(8820)
2020(7459)
2019(17173)
2018(17035)
2017(33923)
2016(18004)
2015(20201)
2014(19716)
2013(19663)
2012(18139)
2011(16065)
2010(16134)
2009(15264)
2008(14893)
2007(13461)
2006(12101)
2005(11071)
作者
(47399)
(39524)
(39447)
(37780)
(25089)
(18814)
(18125)
(15190)
(14966)
(14127)
(13260)
(13096)
(12584)
(12394)
(12021)
(12000)
(11568)
(11547)
(11444)
(11379)
(9891)
(9395)
(9362)
(9016)
(8836)
(8782)
(8780)
(8712)
(7743)
(7703)
学科
(69512)
经济(69387)
管理(54612)
(51527)
(40309)
企业(40309)
方法(27776)
数学(24265)
数学方法(24072)
(23547)
(23209)
中国(22631)
(19967)
(18929)
贸易(18921)
(18602)
业经(16134)
农业(15033)
(13542)
银行(13530)
(13193)
(13184)
(12988)
(12980)
财务(12956)
财务管理(12920)
地方(12667)
企业财务(12116)
(12052)
金融(12047)
机构
学院(249472)
大学(248836)
(108534)
经济(106313)
管理(95229)
理学(81202)
理学院(80356)
研究(79309)
管理学(79308)
管理学院(78830)
中国(63946)
(56735)
(51765)
财经(44014)
科学(42623)
(39766)
(37873)
中心(37543)
(37474)
经济学(35007)
(33422)
研究所(32944)
财经大学(32614)
北京(32556)
(32054)
师范(31836)
经济学院(31803)
业大(31064)
(30202)
(29040)
基金
项目(159042)
科学(126462)
研究(124525)
基金(116012)
(97949)
国家(97083)
科学基金(84154)
社会(81501)
社会科(77304)
社会科学(77286)
基金项目(61351)
(61124)
教育(57394)
编号(52225)
(50869)
自然(49850)
自然科(48622)
自然科学(48611)
自然科学基金(47732)
资助(46100)
成果(43746)
(36717)
(36587)
课题(35408)
重点(34909)
国家社会(34197)
(34023)
(33458)
教育部(32652)
(32588)
期刊
(123821)
经济(123821)
研究(79867)
中国(52213)
(44944)
管理(35437)
(31777)
学报(30115)
科学(29429)
教育(27755)
(27457)
金融(27457)
大学(24726)
学学(22914)
财经(22036)
技术(21072)
农业(21044)
业经(21016)
经济研究(20024)
(18988)
问题(17809)
(16196)
国际(13410)
理论(12790)
现代(11738)
技术经济(11582)
商业(11546)
实践(11377)
(11377)
图书(11254)
共检索到384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邵婷  
罗马法谚有云:无救济则无权利。劳动者,是与我们自身乃至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类人群的代名词,其权益保护理应受到重视。但是纵观我国法律制度设置、细数社会影响较大的劳动争议案件可知,其权益保护远不能止步于所谓"一调一裁二审",救济途径尚需打通公益诉讼中的"任督二脉",设立较为完备的劳动公益诉讼制度,原有制度之积弊方能及时清理,权益之保护方能高效及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栾志红  
权利的保障必须以切实有效的诉讼手段为依托。就劳动权而言,由于其本身具有注重实质平等、强调社会正义的特点,仅仅依靠传统的私益诉讼往往难以达到目的。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新型的劳动权保障的公益诉讼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现代劳动权保障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起诉资格、受案范围、举证责任分配以及诉讼费用负担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劳动权保障的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设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冬京  王军荣  
近些年来,我国劳动争议诉讼案件数量居高不下,社会各界开始反思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笔者认为,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等非诉讼解决机制之所以受到冷落,是因为其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缺陷,应借鉴国外的司法ADR制度,构建我国的法院附设调解制度,重构劳动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关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盈盈   雷世平  
劳动教育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当前,高职劳动教育存在着规训化、碎片化、娱乐化等倾向,与劳动教育的本质和使命相背而行,亟待转型。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消解高职劳动教育的发展困境,需要遵循创生幸福的目标指向及和谐平衡的设计原则,以价值张力强化积极引导,培育积极劳动认知;以美学观照创设积极条件,激发积极劳动体验;以联动融合构建积极生态,涵养积极劳动习惯;以多维标准开展积极评价,巩固积极劳动行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积极价值,引导高职学生成长为幸福劳动者、完满职业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覃曼卿  
违法解雇期间对遭遇违法解雇的劳动者,我国《劳动合同法》将"复职"作为第一顺位的救济方式。然而,由于劳动关系人身依附性和持续性的特征,以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复职制度在我国存在诸多困惑,复职裁判的执行也走入了困境。比较分析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以及北京、上海、广东的立法、司法实践,复职制度现存的问题需要通过出台相关司法解释,重新界定"劳动合同已经不能履行"的考量范围,区分实体违法和程序违法等途径,使其成为真正有效的救济。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宪民  郭文龙  
社会发展对劳动关系的调节提出了全新要求,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已显示其紧迫性。其制度的取向应使争议处理纳入劳动关系调节体系,其内容应体现当事人意志的作用,其效果应达到息讼目的,其方案的设计又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尤其是历史的沿革,具体设想是改现行企业调解机制为行政调解机制,改现行先裁后审制为分类处理制度,并辅之以一整套的配套措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强  
当前,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尝试运用法律武器来解决劳动争议,劳动者一方起诉用人单位的案例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恶意诉讼"的比例更是陡然增多。本文从恶意诉讼的定义入手,对劳动者在劳动争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恶意诉讼"行为归类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同时从国家、用人单位、国外经验等等角度提出了防范的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本刊2012年第1期刊登了柴家祥法官《劳动关系是否成立应如何判断》一文(以下简称柴文)。笔者认为,该案件仍然存在不少值得探讨的内容。第一,劳动关系究竟由谁认定。柴文中写到"2008年3月20日,孙某对任某的死亡提起工伤认定申请,当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洪浩  
本文从正当程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限制和解,以调解和仲裁为主,建立独立的调解、仲裁机构和专门的劳动法庭,实行审裁分立的重构方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邓峰  
劳动争议裁审机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裁审关系无法定位,裁审衔接不畅,造成审判资源浪费;裁审程序繁琐、周期过长。应当重塑裁审体制:作为近期选择,维持"一裁二审",加强仲裁制度完善,重构裁审衔接机制;作为中期选择,取消仲裁前置,"或裁或审,各自终局";作为最终选择,"只审不裁,取消仲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侯玲玲   王全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章群  牛忠江  
劳动争议之后的仲裁与诉讼乃化解纠纷之渐次程序,如何在程序衔接过程中兼顾公平与效率,乃立法之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对新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诸多制度设计的分析,本文认为在诸如仲裁期缩短,申请时效延长以及特殊情形下举证责任倒置等制度设计中,新法试图平衡"公平"与"效率"两大基础价值,并力图谋求在仲裁和诉讼程序之间的有机融合。理论上,新法的颁行有助于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之建立与发展,但其实践效果有待验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