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626)
- 2022(1431)
- 2021(1432)
- 2020(1411)
- 2019(3168)
- 2018(3497)
- 2017(7935)
- 2016(4271)
- 2015(5058)
- 2014(5234)
- 2013(5512)
- 2012(5441)
- 2011(5044)
- 2010(5257)
- 2009(5284)
- 2008(5235)
- 2007(4844)
- 2006(4635)
- 2005(4317)
- 2004(3710)
- 学科
- 济(18576)
- 经济(18466)
- 业(11624)
- 管理(11449)
- 方法(8636)
- 中国(8534)
- 数学(8123)
- 数学方法(8093)
- 企(7944)
- 企业(7944)
- 制(7236)
- 农(6432)
- 财(5526)
- 银(5151)
- 银行(5149)
- 贸(5026)
- 贸易(5022)
- 行(5003)
- 易(4962)
- 体(4452)
- 税(3922)
- 体制(3903)
- 融(3712)
- 金融(3712)
- 税收(3689)
- 收(3665)
- 制度(3567)
- 度(3567)
- 农业(3262)
- 业经(3067)
- 机构
- 大学(70435)
- 学院(69379)
- 济(31527)
- 经济(30812)
- 管理(25486)
- 研究(22167)
- 理学(21192)
- 理学院(20972)
- 管理学(20742)
- 管理学院(20613)
- 中国(18895)
- 财(18277)
- 京(15091)
- 财经(13963)
- 经(12501)
- 所(11178)
- 科学(10982)
- 北京(10335)
- 财经大学(10295)
- 经济学(10101)
- 江(9837)
- 中心(9704)
- 研究所(9594)
- 经济学院(9260)
- 范(8934)
- 师范(8892)
- 州(8304)
- 农(7984)
- 院(7596)
- 系(7464)
- 基金
- 项目(35064)
- 研究(28611)
- 科学(26857)
- 基金(24836)
- 家(20246)
- 国家(20063)
- 社会(18210)
- 社会科(17125)
- 社会科学(17121)
- 科学基金(16312)
- 教育(13265)
- 基金项目(12957)
- 编号(12802)
- 省(12648)
- 成果(11869)
- 划(10885)
- 资助(10722)
- 部(8923)
- 课题(8702)
- 自然(8616)
- 自然科(8330)
- 自然科学(8325)
- 自然科学基金(8164)
- 性(7932)
- 项目编号(7842)
- 教育部(7802)
- 社科(7666)
- 发(7588)
- 重点(7571)
- 人文(7553)
共检索到111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大槐 喻磊
随着人类社会的全球化发展和文明进步,保障人权的观念愈益受到关注与重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该对被害人的人权保护有所忽视。被害人作为现代刑事诉讼中最重要的当事人之一,我们应该在法律上承认其作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进一步保护被害人的人权,并逐步完善利益受损补偿机制。
关键词:
刑事 被害人 权利保障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涪燕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确立了被害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但被害人作为当事人的一些诉讼权利却被限制或剥夺,例如在抗诉请求权中,刑诉法将行使抗诉请求权的主体范围限定在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而将被害人的近亲属排除在外,这显然不利于保障被害人特别是已死亡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因此,不断完善保护被害人诉讼权利的立法,平等保护被害人权利,让被害人拥有相对完整的诉权和充分的救济渠道已成当务之急。
关键词:
抗诉请求权 近亲属 理论基础 辨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海蕴
随着社会法律体系的健全,人们的“人权意识”逐渐得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以法律条例为标准,衡量自己的基本权利是否得到实现。比起其他人而言,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往往更关注这部分内容。而确保被害人合理合法地享有其自身应有的权利,是大部分法律行业工作者的岗位职责。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上刑事案件的执法过程更加公平公正,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案例的处理方法进行总结,指出人们在保护被害人权利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现有问题提出解决策略,继而确保被害人的利益不受损。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仲玲 郭永亮
长期以来,刑事被害人参与诉讼的正当性一直是理论界及实务部门关注而尚未形成共识的问题。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刑事司法改革的深入,被害人对诉讼程序的影响力更加凸显。因此,应着力改变当下司法实务中被害人尴尬的诉讼地位,保障其庭审参与权的名至实归,实现刑事诉讼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的价值目标。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吕曰东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在增加犯罪预防成本和救助被害人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投入比例,可以使社会效用趋向最大化。同时,这种分析可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进一步说明了刑事被害人救助资金应来源于国家财政,是财政支出的有效率选择;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应按其物质损失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偿。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具有合理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救助制度 最优犯罪预防 经济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长江
在追究刑事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对于刑事被害人如何进行赔偿是重要的社会课题。文章认为,在刑事被告人无法弥补给刑事被害人造成的伤害的前提下,建立国家补偿制度至关重要,国家补偿制度应从补充条件、范围、对象、程序,补偿资金来源,受理机关等一系列制度来构建。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 刑事损害赔偿 国家补偿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晗
被害人视角和死刑的废除与替代是近年来刑法学界的两大热点问题,死刑犯罪中被害人所受伤害最为严重,犯罪人所受惩罚最为严厉,因此,在对死刑替代措施进行研究时,从被害人视角进行考虑具有必要性,同时也要保持更为严谨的态度。死刑替代措施概念和内容的确定,被害人范围的明确,是从被害人视角构建死刑替代措施的基础。
关键词:
死刑 死刑替代措施 被害人视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婷
文章从限制死刑的适用、辩护制度和反对强迫自证其罪三个方面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与《公约》确立的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提出自建议,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立法,使其与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相协调,以便我国尽早批准和实施《公约》,从而促使我国刑事司法制度进一步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
国际公约 刑事诉讼 制度完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宿辉 丁晓欣 尹璐
在分析国内外现有相关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对骗租骗购保障性住房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其犯罪构成,以期为此类行为规制提供立法导向。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诈骗罪 刑事责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永红
最高法院对涉及非公经济主体刑事冤错案件的再审纠正,为政策在司法裁判中发挥非正式法源对法律规则缺陷的填补功能,对规则选择、解释和适用发挥指引功能,对符合形式要件但无实质危害的行为予以出罪的法源功能,提供了具有法学方法论意义的范例。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司法政策 疑难案件 法律方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光华 艾诗羽
我国税收犯罪的数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09年至今的刑事政策则呈现出刑罚轻缓化、处罚严密化特征。但从刑事政策的发展来看,仍然面临着以下问题:被动性、滞后性;法网不密、存在漏洞;自由刑偏重、资格刑缺失。域外法治发达国家税收犯罪的刑事政策注重轻缓化的刑罚以保障人权,同时注重不同种类刑罚在预防税收犯罪中的机能。同时通过严密刑事法网,从多角度、全方位防范税收犯罪。我国应借鉴域外的经验,增设相应罪名以严密刑事法网,降低现有税收犯罪的法定刑,同时增设资格刑。
关键词:
税收犯罪 刑事政策 刑罚轻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芳
近期《刑法修正案(六)》的通过,再一次体现了我国金融刑事立法不断完善的过程,从金融犯罪刑事立法的进程和与国外金融立法模式的比较,我国金融立法中金融刑事立法和附属刑事法律条款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思考我国金融立法模式如何更为有效地适应未来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探讨完善遏制金融犯罪的立法和司法体系的途径,对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融刑法 刑事立法 司法衔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荣
我国《刑法》对税收法律关系的介入一直致力于国家税款利益的保护,而对税收法律关系的另一方当事人——纳税人的刑事保护相当薄弱。究其原因,作为后盾法,我国《刑法》仍然体现旧有税收权力法律关系,对国家的税款利益进行单向保护,仅将纳税人作为税收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予以规制。然而,当今中国,现实的税收法律关系已经发展成为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在双向的法律关系下,纳税人作为债务人不仅是义务主体也是权利主体,需要给予和债权人同等的保护。
关键词:
纳税人利益 税收法律关系 《刑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树文 安丽云 宋雪
强化民营企业家刑事司法平等保障机制建设是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当前这一机制依然存在罪与非罪区分不清、强制措施适用不灵活、原罪问题处置不合理以及司法规则适用不平等等现象。这严重损害了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进而阻碍着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围绕着科学划分民刑案件界限、优化强制措施的使用机制,科学处理原罪问题、强化刑事司法平等理念等相关内容进行修正,以期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家刑事司法平等保障机制的完善,更好地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并推进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的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树文 安丽云 宋雪
强化民营企业家刑事司法平等保障机制建设是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当前这一机制依然存在罪与非罪区分不清、强制措施适用不灵活、原罪问题处置不合理以及司法规则适用不平等等现象。这严重损害了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进而阻碍着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围绕着科学划分民刑案件界限、优化强制措施的使用机制,科学处理原罪问题、强化刑事司法平等理念等相关内容进行修正,以期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家刑事司法平等保障机制的完善,更好地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并推进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