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0)
2023(10229)
2022(8440)
2021(7931)
2020(6436)
2019(14658)
2018(14222)
2017(28068)
2016(14964)
2015(16954)
2014(16838)
2013(17167)
2012(16220)
2011(14933)
2010(15532)
2009(15159)
2008(14466)
2007(13353)
2006(12400)
2005(11508)
作者
(44466)
(37444)
(36981)
(35298)
(23561)
(17757)
(16760)
(14223)
(14090)
(13356)
(12820)
(12545)
(11837)
(11796)
(11716)
(11487)
(10991)
(10812)
(10653)
(10546)
(9518)
(9125)
(9112)
(8771)
(8554)
(8548)
(8273)
(8143)
(7656)
(7467)
学科
(69269)
经济(69194)
(50245)
(49378)
管理(34483)
农业(33217)
(27839)
金融(27838)
中国(27071)
(26716)
企业(26716)
(26448)
银行(26420)
(25707)
方法(24771)
数学(22643)
数学方法(22476)
业经(20667)
(19452)
(18447)
贸易(18430)
(18121)
地方(16787)
(16670)
农业经济(12584)
(12450)
(11926)
(11425)
中国金融(11423)
(10254)
机构
学院(226825)
大学(222979)
(102852)
经济(100851)
管理(83290)
研究(80308)
中国(71336)
理学(70570)
理学院(69806)
管理学(68774)
管理学院(68367)
(56322)
(48946)
(46565)
科学(44724)
农业(42877)
(41102)
中心(39187)
财经(38181)
业大(36680)
研究所(36671)
(35649)
(34655)
经济学(32477)
经济学院(29605)
北京(29360)
(28753)
(28548)
师范(28498)
财经大学(28049)
基金
项目(139161)
科学(109290)
研究(106207)
基金(101350)
(87242)
国家(86417)
科学基金(72894)
社会(69148)
社会科(65296)
社会科学(65277)
(54291)
基金项目(53438)
教育(46275)
(44734)
编号(44284)
自然(43568)
自然科(42503)
自然科学(42488)
自然科学基金(41755)
资助(41216)
成果(36593)
(32387)
(32279)
(32156)
重点(31171)
课题(30098)
国家社会(28969)
(28857)
(28393)
(27607)
期刊
(122677)
经济(122677)
研究(71695)
(61396)
中国(47924)
(44683)
金融(44683)
农业(41087)
(34572)
学报(33992)
科学(32483)
大学(27109)
管理(27063)
学学(26079)
业经(25428)
财经(19463)
(18765)
问题(18332)
教育(18104)
经济研究(17495)
技术(16856)
(16626)
农村(15619)
(15619)
农业经济(15114)
(14655)
世界(13829)
国际(12985)
(12710)
理论(12619)
共检索到364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薛欣欣  辛立国  
我国农村现有的金融体制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适应性 ,明显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这种不适应性已进一步凸现 ,集中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缺口、效率缺口和制度缺口 ,弥合这三大缺口就需要加快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创新 ,以此来更好地利用资金要素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使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更趋合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惠茹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灵活性缺口是农村金融服务有效需求与政策制定者对贷款规模、覆盖面、价格的政治承诺或预期之间的缺口。要弥合这种缺口,必须将有关金融服务的适宜角色和提供金融服务的困难以及成本的现代观点融入整个农村金融演化的设计和实施中。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张惠茹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充足性缺口是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缺口。产生这种充足性缺口的重要原因是高风险、信息不对称和高交易成本。弥合这种缺口,就必须创新金融技术,积累人力资本和信息资本,发展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物质和制度基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兆廷  连漪  
中国农村金融缺口分析(一)中国农村金融理论融量的测算本文中的金融融量指金融的融通量、容纳量,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经济条件下金融的最适容纳规模量。我国农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冰玉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巨大的结构性缺口,主要形成原因是金融制度的供给偏差,政府对满足小规模经济需求的民间金融制度供给不足。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增加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的有效供给,营造农村金融制度的市场供给机制,进一步加强非正规金融的风险防控,通过提高制度的效率来改善农村金融供求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乙丹  王兰  
农村资金外流和信贷供给短缺是我国广大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2006年底银监会作出了放开农村金融市场的决定。本文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框架,在分析农村资金短缺和农户资金需求的层次性的基础上,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放开并不能完全解决信贷供给短缺问题,要为农村提供更有效的资金支持,金融政策和工具仍需进一步的创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立  
融资困境是影响农村实现效率和公平目标的最大金融瓶颈,需要一个合适的农村金融体系去解除这一瓶颈。但为何已有成熟的城市工商金融体系,不能自然而然地延伸到农村地区,而需要一个单独的农村金融安排呢?笔者认为,原因在于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四大基本问题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抵押物缺乏、特质性成本与风险、非生产性借贷为主。四大问题的存在,使农村金融市场自然发育状态下出现“市场失灵”和“负外部性”,需要政府介入。但政府介入后,又往往以正式金融制度取代非正式金融制度,进一步恶化农村融资环境,又带来了“政府失灵”。两大“失灵”,使得农村资金的非农化成为常态。若不改变涉农基本制度,缓解两大“失灵”的关键,在于放弃单纯依赖正...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仇晓洁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相对城市金融发展来说比较滞后,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研究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探索有效的发展途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河北省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信贷资金投入不足、金融创新不足、农村金融运转效率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差四个方面深入分析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剖析其中的原因,在简要分析国外几个成功做法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吸收国外有效的做法,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构建我国和谐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鞠荣华  宗成峰  韩青  
为深入了解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现状,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通过抽样法对农户、农村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和供给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资金通过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流出农村,农户和农村企业存在着规模巨大的资金需求,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只能满足这些资金需求的一小部分,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民间资金供给满足。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应该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管制,培育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效率,以弥补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供给的缺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潘席龙  胡志权  
论建设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策略选择潘席龙胡志权跨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毫无例外地都集中在城市,而对广阔的农村,对日益壮大而尚急需进一步发展的农村经济领域,金融市场的建设却被忽略了,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拟在对农村金融市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程炳友  
金融效率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难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造成中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原因,并从市场、政策、制度和金融机构本身的业务等方面提出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以吉安为视角,分析了老区农村金融市场概貌及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殷俊华  
本文借助一个对沈阳地区农村民间借贷情况的问卷调查,研究了民间借贷这种农村普遍存在的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并进而探讨了民间借贷与农村金融改革的相互关系问题。本文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含义是,强化和完善农村正规金融并不一定以要限制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为条件;相反,强化和完善农村正规金融还需要非正规金融的支撑。因此,对于农村民间借贷,任其自然发展是一个比较好的政策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选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