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3)
- 2023(13225)
- 2022(10705)
- 2021(10128)
- 2020(8463)
- 2019(19269)
- 2018(19180)
- 2017(37612)
- 2016(20032)
- 2015(22801)
- 2014(22691)
- 2013(22473)
- 2012(20540)
- 2011(18593)
- 2010(19498)
- 2009(18873)
- 2008(17871)
- 2007(16264)
- 2006(14817)
- 2005(13603)
- 学科
- 济(85722)
- 经济(85605)
- 业(66948)
- 管理(57580)
- 农(50769)
- 企(44829)
- 企业(44829)
- 方法(35155)
- 农业(33734)
- 数学(31946)
- 数学方法(31379)
- 中国(30372)
- 融(28168)
- 金融(28165)
- 银(27456)
- 银行(27445)
- 行(26543)
- 制(25329)
- 业经(25158)
- 财(24100)
- 地方(17188)
- 体(16803)
- 贸(16044)
- 贸易(16026)
- 易(15759)
- 务(14249)
- 财务(14198)
- 财务管理(14163)
- 企业财务(13455)
- 发(13299)
- 机构
- 学院(290759)
- 大学(285763)
- 济(125694)
- 经济(123052)
- 管理(112409)
- 理学(96385)
- 理学院(95502)
- 管理学(93760)
- 研究(93690)
- 管理学院(93261)
- 中国(81643)
- 财(61685)
- 农(59442)
- 京(59046)
- 科学(52417)
- 财经(47649)
- 中心(46222)
- 所(46050)
- 农业(45042)
- 江(44395)
- 业大(44178)
- 经(43111)
- 研究所(40812)
- 经济学(38494)
- 北京(37126)
- 州(35647)
- 范(35289)
- 财经大学(35012)
- 师范(34996)
- 经济学院(34744)
- 基金
- 项目(183864)
- 科学(145452)
- 研究(140178)
- 基金(133569)
- 家(113997)
- 国家(112967)
- 科学基金(97552)
- 社会(90903)
- 社会科(86063)
- 社会科学(86041)
- 省(72895)
- 基金项目(69896)
- 教育(63791)
- 自然(59481)
- 划(59452)
- 编号(58924)
- 自然科(58089)
- 自然科学(58081)
- 自然科学基金(57036)
- 资助(54826)
- 成果(48141)
- 部(41709)
- 重点(40934)
- 发(40386)
- 课题(40176)
- 制(39928)
- 创(38616)
- 国家社会(37671)
- 性(36258)
- 创新(36134)
- 期刊
- 济(145115)
- 经济(145115)
- 研究(88312)
- 农(63450)
- 中国(62317)
- 财(46790)
- 融(46074)
- 金融(46074)
- 农业(42371)
- 管理(39909)
- 学报(39632)
- 科学(38726)
- 大学(32767)
- 学学(31256)
- 业经(29046)
- 教育(28801)
- 技术(25850)
- 财经(23855)
- 经济研究(21303)
- 问题(20412)
- 经(20335)
- 业(19612)
- 农村(16198)
- 村(16198)
- 农业经济(15358)
- 版(15118)
- 统计(14888)
- 理论(14765)
- 技术经济(14704)
- 世界(14395)
共检索到450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海林
从制度学派来看,中国农村金融既往的制度生成模式是"以国家强制主义为核心的行政主导模式"。但是如今农村经济和市场的发展已经证明此种模式的种种弊端。农村金融的制度供给模式应该逐步过渡到"以市场为核心的法治模式"。这一改变的核心在于如何减弱和控制国家对农村金融的过度干预,弱化行政主导的色彩,建立真正符合农村市场逻辑的法制框架和法治机制。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 市场 法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本文通过回顾农村金融理论的发展,比较分析国际农村金融制度和体系,思考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历程,剖析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和体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我国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与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给出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甘峰明 肖马龙
当前我国僵化的金融体制是造成农村金融困境的主要因素,为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建立二元的金融体制是对我国二元结构的一种回应,也是促进二元结构更快向一元转化的途径。农村金融的发展模式与农村金融的制度应该由农村金融的特点来决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模式选择 制度设计 二元结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华 李克强
本文以农村金融为研究对象,以西方金融深化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金融抑制状况,一是农村金融信贷市场存在较高的壁垒,二是农民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信贷,三是农村金融组织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农村金融深化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抑制 金融深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峻
科学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直接决定着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与创新性。现今,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已不能较好地契合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应紧密结合中国农村金融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特性。金融监管应追求安全与效率的和谐统一。金融监管的方式应从单纯的合规性监管、统一监管更新为以风险性监管和分类监管、差别监管为主。在健全农村金融监管法规的基础上应有选择地对民间金融合法化。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和足够的监管资源,均衡投入的监管力量也是成熟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民间金融 监管制度 内控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永华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涉农金融也日渐呈现出诸多问题。而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并阻碍了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和创新。因此,为保障和促进农村金融良性而有序发展,我国应急需加快体系制度建设,以实现其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体系创新 制度构建 机制完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谷慎 岑磊 吴国平
本文以西部农村信用社的调研为基础,分析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激励约束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对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对员工、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激励约束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激励约束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西部 农村金融 激励约束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峻
对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应紧密结合我国农村金融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特性。金融监管应追求安全与效率的和谐统一。金融监管的方式应从单纯的合规性监管、统一监管更新为以风险性监管和分类监管、差别监管为主。在健全农村金融监管法规的基础上应有针对性地对民间金融合法化。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和足够的监管资源、均衡投入的监管力量也是成熟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民间金融 监管制度 内控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金柱 庆建奎
山东省寿光市通过打造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信贷服务体系和支付体系"三驾马车",促进了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推动了农村金融发展,实现了城乡一体普惠便民的农村金融服务,为破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瓶颈提供了较好的借鉴。这个模式具有较强的制度特征和内在逻辑性,社会信用是信贷创新的基础,信贷交易需要支付工具来实现,三者是互为动力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
金融制度 信用体系 信贷体系 支付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席龙 贾艳辉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问题一直倍受关注。本文在介绍用制度分析研究金融问题的研究综述后,指出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症结在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并提出了引进"贷款代理人"制度,解决农村金融难题的思路。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息不对称 贷款代理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宇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农村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当前正处在从效率农业向规模农业转轨的关键时刻。然而,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农村经济发展对融资的刚性需求与现有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不相协调,农户有效的金融需要与金融供给严重不平衡的矛盾日益显著,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涉农金融服务机制等方面暴露出许多缺陷。而以往的讨论多注重于如何完善农村中的金融机构,忽视了对如何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探讨。本文拟从构建和谐的支农金融功能入手,用二元化发展模式,即机构发展模式和自助式发展模式并举的办法,构建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并就如何加强农村金...
关键词:
金融功能 发展模式 制度安排 发展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组织是随着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发展起来的 ,主要是人为的推动 ,合作组织的“三性”基本上没有得到体现 ;现阶段农村资金供求起了变化 ,产生了新的矛盾 ,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 ,必须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 ,必须按市场经济的原则 ,立足于未来的发展 ;承认差别 ,不搞“一刀切” ;经过试验 ,寻求可行方案。
关键词:
农村信用合作 模式选择 新兴商业银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荣艺华
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破之题。由于较弱的农村经济素质、缺乏激励的制度环境、居于垄断地位的国有金融组织角色转换迟缓、金融组织职能定位趋同和业务同质化,及外部效应与搭便车可能性的存在束缚着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为此,本文认为应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实行强制性变迁,从减少变迁成本、增进激励机制、形成多种产权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组织体系、以及采取配套措施四个方面,重构农村金融制度,消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非均衡状态,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绩效,支持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变迁 需求 供给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荣艺华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着制度性缺陷、严重的金融抑制、潜在收益无法内在化的弊端 ,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影响着金融制度整体绩效的提高。为此 ,应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实行强制性变迁 ,从减少变迁成本、增进激励机制、形成多种产权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组织体系、及采取配套措施四个方面 ,重构农村金融制度 ,消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非均衡状态 ,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绩效 ,支持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变迁 需求 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