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2)
- 2023(9068)
- 2022(7640)
- 2021(7161)
- 2020(5931)
- 2019(13204)
- 2018(13408)
- 2017(26200)
- 2016(14410)
- 2015(16153)
- 2014(16149)
- 2013(16357)
- 2012(15140)
- 2011(13840)
- 2010(14277)
- 2009(13785)
- 2008(13798)
- 2007(12997)
- 2006(11871)
- 2005(10803)
- 学科
- 济(61152)
- 经济(61053)
- 业(50132)
- 农(49668)
- 管理(40711)
- 农业(32924)
- 企(28218)
- 企业(28218)
- 业经(20867)
- 方法(20445)
- 制(19964)
- 中国(19877)
- 数学(18112)
- 数学方法(17996)
- 财(16675)
- 体(13708)
- 农业经济(12389)
- 银(12238)
- 银行(12230)
- 发(11814)
- 行(11785)
- 地方(11408)
- 贸(11357)
- 贸易(11350)
- 易(11168)
- 策(10325)
- 体制(10299)
- 融(10038)
- 金融(10035)
- 发展(9854)
- 机构
- 学院(213875)
- 大学(208556)
- 济(94065)
- 经济(92097)
- 管理(81768)
- 研究(70666)
- 理学(69815)
- 理学院(69201)
- 管理学(68315)
- 管理学院(67950)
- 中国(57710)
- 农(51891)
- 财(46141)
- 京(43188)
- 农业(39077)
- 科学(38768)
- 财经(35079)
- 所(35010)
- 业大(34948)
- 中心(33743)
- 江(33575)
- 经(31585)
- 研究所(30795)
- 经济学(28110)
- 北京(26966)
- 范(26432)
- 州(26390)
- 师范(26244)
- 经济学院(25412)
- 财经大学(25312)
- 基金
- 项目(132482)
- 科学(104685)
- 研究(104628)
- 基金(95228)
- 家(80779)
- 国家(79931)
- 科学基金(68441)
- 社会(68205)
- 社会科(64158)
- 社会科学(64144)
- 省(53078)
- 基金项目(50717)
- 教育(46587)
- 编号(45386)
- 划(42845)
- 自然(39626)
- 自然科(38592)
- 自然科学(38584)
- 自然科学基金(37897)
- 成果(37615)
- 资助(37141)
- 制(32108)
- 部(30755)
- 课题(30471)
- 农(30390)
- 发(29890)
- 重点(29135)
- 国家社会(28191)
- 性(27763)
- 创(27723)
- 期刊
- 济(115419)
- 经济(115419)
- 研究(65642)
- 农(58293)
- 中国(48233)
- 农业(39231)
- 财(34577)
- 学报(29259)
- 科学(28579)
- 管理(27034)
- 融(26585)
- 金融(26585)
- 业经(25368)
- 大学(24360)
- 学学(23302)
- 教育(21179)
- 技术(17754)
- 财经(17466)
- 业(17284)
- 问题(17260)
- 经济研究(15550)
- 农业经济(15145)
- 农村(15057)
- 村(15057)
- 经(14933)
- 版(12348)
- 经济问题(12029)
- 世界(12016)
- 理论(10767)
- 贸(10715)
共检索到334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长健 李昭畅
人们的一切行动都根源于利益。现阶段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在制度、市场、组织、文化等维度的利益非和谐现象日趋增多,严重制约着农村社区建设的进行。在理论上对利益基本原理进行解构,建构双重利益模式和谐互促,利益聚合到利益和谐的转变和农民个体利益实现的和谐动力机制,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利益和谐 和谐动力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简小鹰
技术进步有其自身的规律 ,但它的运行不是孤立地进行的 ,而是同其社会整体运行的状况相适应的。为此 ,本文将从社会整体运行的角度 ,即将技术作为一个分系统而置于到社会的整体系统中 ,从而探索农村社区中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齐杏发
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最关键的是解决动力机制问题,即不仅关注"应该怎样建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回答"各方怎样才会主动去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问题。当前,劳资关系改善的动力来源于各方面的压力。被动压力型的动力机制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后果与严重危害,对地方政府、企业、工人三方都不利。迫切需要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中心、企业和工人共同参与的促进劳资和谐的良性动力机制。
关键词:
和谐劳资关系 构建 动力机制 地方政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宁
零售企业是深化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文章结合典型企业案例分析了零售企业构建农村连锁经营网络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密度经济是推动零售企业构建农村连锁经营网络的内生动力源泉。在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中,政府和企业需要选择科学的流通创新扩散模式,充分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密度经济力量构建高效的农村连锁经营网络。
关键词:
零售企业 农村 连锁 动力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靳景玉
本文充分阐述了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并认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群众富足、农业生产力进步是构建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崇高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因此,只要认准突破口,就能在构建我国农村和谐社会进程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而这个突破口就是农村制度创新;只有充分认识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将农村制度创新作为第一要务,才能实现党中央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理想。
关键词:
农村 制度创新 和谐社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雷晓康 席恒
和谐社会要求构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合作体系。只有当社会成员的合作行为变为自觉时,政府的政策导向才会真正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在合作收益的制度分析框架下,阐明正是由于人们对合作收益的预期、合作成本的合理分担及合作收益的公平共享,才能激励社会成员的广泛合作。据此,我们构建了社会的合作秩序函数,从合作行为、激励机制和管理条件3个方面,设计了和谐社会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
合作收益 合作成本 和谐社会 合作秩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曹哲 邵旭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演进脉络,以“创造力—驱动力—牵引力—支撑力—聚合力”为分析框架,论证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总结了荷兰和韩国的模式及主要做法,以资借鉴。现阶段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融合主体间的创造力差异较大,制约了合作稳定性;技术和制度创新应用存在堵点,驱动作用发挥不充分;高品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影响了需求端的牵引作用;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不完善,融合发展的支撑力不足;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聚合力作用有待提升。因此,要聚焦提升融合发展动力,强化经营主体共同参与性,打通技术和制度创新应用的堵点,加强供给高品质农产品,优化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褚素萍
目前"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城镇化等等,这些命题的提出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年了,但为什么一直没能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呢?这是因为它们都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三农"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各种不协调因素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集中体现。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特别关注于经济结构的研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是有益的。而农村城镇化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洁 孙世芳
随着农村社会分工和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总体来看,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赟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沿阵地。如何构建和谐农村,华西村做出了榜样,“美丽的华西村,幸福的华西人”,华西是和谐农村的缩影,更是中国特色和谐农村的发展方向。从华西的和谐中,可以发现和谐农村的构建需要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应紧紧抓住科学发展、共同富裕、有效制度、特色文化、循环生态五大要素,求得突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少惠 崔吉磊
长期以来,在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政府大多注重"送文化",而忽视"种文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缺少内生机制的培育,以至于缺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从现实和长远来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走内生与外供相统一的路子。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中立足农村,以广大农民群众为主体,充分发掘农村本土文化资源,在外部有效的帮助和引导下,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春明
就总体而言,我国还未建成比较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基本制度框架,一些重大社会保障项目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至关重要,必须下大力气,从制度的完善、政府的扶持、农民观念的改变等诸多方面入手,齐抓共管,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进程。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 和谐社会 农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志元 滕春强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际差距过大成为新时期我国各区域间的突出矛盾,因而,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区域共生成为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这一理念,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和谐观,并分析了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现实基础,最后,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构建机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和谐 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素明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农村纠纷的防治化解成为重点。目前,我国农村纠纷在数量上有所上升,在样态上也更加复杂。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应如何调整应对,做到既充分利用农村社会的传统资源,又能满足广大农民对司法等公共服务的现实需要?本文拟从我国农村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的现状出发,梳理现有制度存在的不足,提供相应的完善意见,最终构建一种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村基层纠纷解决机制。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村纠纷 解决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慧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形成一个结构合理、有机衔接、高效运行的动力机制体系,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不偏离正确的轨道,持续、高效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机制由各种动力要素所构成,包括经济动力、政治动力和文化动力,其中经济动力机制是根本,政治动力机制是主导,文化动力机制是支撑。经济动力机制、政治动力机制和文化动力机制由各自的动力要素组成。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动力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