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0)
- 2023(11197)
- 2022(9480)
- 2021(8862)
- 2020(7423)
- 2019(16335)
- 2018(16410)
- 2017(31993)
- 2016(17120)
- 2015(18934)
- 2014(18447)
- 2013(18365)
- 2012(16981)
- 2011(15474)
- 2010(15940)
- 2009(15372)
- 2008(15351)
- 2007(14220)
- 2006(13003)
- 2005(11743)
- 学科
- 济(73761)
- 经济(73658)
- 业(64411)
- 管理(55371)
- 农(50008)
- 企(42800)
- 企业(42800)
- 农业(33098)
- 业经(23713)
- 方法(23635)
- 中国(22268)
- 制(21960)
- 数学(20506)
- 数学方法(20376)
- 财(19755)
- 技术(19113)
- 体(15370)
- 银(14305)
- 银行(14292)
- 行(13772)
- 地方(13179)
- 技术管理(13013)
- 发(12922)
- 贸(12742)
- 贸易(12730)
- 易(12512)
- 农业经济(12465)
- 策(12248)
- 融(11908)
- 金融(11906)
- 机构
- 学院(247113)
- 大学(242674)
- 济(109314)
- 经济(107171)
- 管理(98748)
- 理学(84372)
- 理学院(83615)
- 管理学(82625)
- 管理学院(82184)
- 研究(80755)
- 中国(66717)
- 农(53952)
- 财(53196)
- 京(50424)
- 科学(44094)
- 财经(40699)
- 农业(40644)
- 所(39204)
- 江(39168)
- 业大(38665)
- 中心(38609)
- 经(36780)
- 研究所(34475)
- 经济学(32661)
- 北京(31410)
- 州(30375)
- 范(29825)
- 师范(29626)
- 财经大学(29559)
- 经济学院(29435)
- 基金
- 项目(155516)
- 科学(124696)
- 研究(121958)
- 基金(113080)
- 家(96139)
- 国家(95170)
- 科学基金(82685)
- 社会(80572)
- 社会科(76107)
- 社会科学(76090)
- 省(62506)
- 基金项目(60437)
- 教育(54114)
- 编号(50472)
- 划(50412)
- 自然(48828)
- 自然科(47642)
- 自然科学(47633)
- 自然科学基金(46833)
- 资助(43059)
- 成果(41056)
- 创(38213)
- 制(37145)
- 部(35973)
- 发(34840)
- 创新(34839)
- 课题(34453)
- 重点(34177)
- 国家社会(33508)
- 性(31682)
- 期刊
- 济(132576)
- 经济(132576)
- 研究(77000)
- 农(59103)
- 中国(58647)
- 财(40295)
- 农业(39771)
- 管理(36316)
- 科学(33626)
- 学报(31741)
- 融(30262)
- 金融(30262)
- 业经(27708)
- 大学(26591)
- 学学(25268)
- 教育(24869)
- 技术(21090)
- 财经(20337)
- 问题(18787)
- 经济研究(18482)
- 业(18473)
- 经(17461)
- 农村(15485)
- 村(15485)
- 农业经济(15303)
- 技术经济(13517)
- 科技(13447)
- 世界(13083)
- 版(13022)
- 经济问题(12869)
共检索到387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东升
由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产权主体多头,导致了其边际模糊、效率低下,对集体所有制进行改革或完善已是理论界的共识。本文根据马克思关于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对立统一"的思想,提出了农村土地政治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的区分所有制设计,政治所有权归国家享有,经济所有权归农户享有。这种产权创新一方面更加明确了国家对农地管理的职责,另一方面强化了农户对土地的权利,真正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区分所有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最佳制度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蕾 张红丽
农村土地资源是农业的基本要素,农地产权制度是构建在农地上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文章首先对影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四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中农地产权供给不足、农地承包制度供给不足、农地经营制度供给不足、土地使用权流转不完善四个现存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中较为重要的缺陷。最后,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提出了思路。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制度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淑梅 纪流河
目前,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与现实经济形势的矛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以不同结构的产权本身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其优化或变迁的原则与路径却存在着最优为逻辑起点,在改革三十年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政策及其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变化这两类基本事实基础上,我们检验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需要优化而非变迁,对其进行优化的重点应该是农地的使用权,优化使用权的主要方式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关键词:
产权结构 激励 农地产权 使用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瑜 钱海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琢
1987年,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南海县(现已改为市,以下简称南海)作为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的课题是: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农副产品出口基地。1989年,南海分析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存在一些新矛盾,这就是农村现代化同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矛盾。南海针对这个现实矛盾,从1993年上半年开始,以改革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为目标铺开了164个改革试点,推行以土地入股为特征的股份合作制。这次改革试点扬弃了农村传统集体经济的产权制度,创新了农村合作经济的产权制度。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新的突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旭
农村土地产权界定面临着四大困境:一是产权主体界定不清;二是所有权行使主体地位职能的模糊及角色定位的冲突;三是现有农地产权残缺与产权完整性要求的矛盾;四是国家在产权界定中存在保护者与牟利者两大角色定位的冲突。完善农地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思路是:明晰产权主体界定的"两步走"思路(第一步,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之前,以保持农地集体所有制为前提,进一步明晰产权主体;第二步,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健全以后,实行农地国有化,并将土地使用权确定给农民);突出稳定性和完整性,完善农地产权权能;突出效率与保护,清晰界定国家在农地产权制度中的角色。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界定 困境与问题 制度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夫永 柯娟丽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回顾,分析和阐述了我国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以及对其进行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并结合我国实情,对我国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和创新原则做了探索性思考。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制度 产权创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继瑞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市场化配置杨继瑞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深层基础在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没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创新目标模式就不可能顺利建立。因此,有必要根据现代土地产权理论的运作机理,促进农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丁小琴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多元化,即坚持现行农地集体所有的政策不变,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不变,坚持不改变耕地用途的前提下,将农地产权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荣材
在二元经济体制下,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承担着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政策功能,土地被异化为“准公共品”,农村土地产权界定模糊,农民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其改革与创新的思路是:在遵循平等和效率的原则下,赋予农民稳定、完整、有效的土地产权,加强农村土地立法,培育农村土地产权市场,改革二元经济体制,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农民 土地权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重光
从我国土地所有制的形成看农村土地的转化问题杨重光(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都明确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我们有必要对这两种土地所有制的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朝明 朱文亮 王永龙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农村改革发展引向新的阶段。目前,亟须深入地研究探讨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以期逐步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继康 冯玲玲
有限的农村土地资源只有借助于各种行之有效的配置机制,才能实现与其它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使农村土地资源内含的潜在生产力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机制处于一种失范的低效状态之中,具体表现为:动力机制的残缺性与非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新民
文章通过对农村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考察,分析了农村现行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所有权残缺",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探讨了以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指导思想的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路径选择,提出了构建以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产权为核心的农村新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构想。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新农村建设 土地产权 制度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红宇
在中国,关于农地产权政策的设计更多地限定于土地使用制度安排,而对于其他产权问题,比如对所有权的界定更多地来自于理论界的争辩。这并不是说所有权不重要,也不意味农地所有权的变革,或者变现阶段的农地集体所有为国有抑或私有,会触动意识形态的根基。而仅从纯粹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