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4)
2023(9337)
2022(7770)
2021(7425)
2020(6128)
2019(13770)
2018(14212)
2017(26471)
2016(15119)
2015(17385)
2014(17640)
2013(17198)
2012(16265)
2011(15046)
2010(15523)
2009(14724)
2008(14684)
2007(13788)
2006(12594)
2005(11335)
作者
(45250)
(38043)
(37880)
(36000)
(23614)
(18314)
(17003)
(14936)
(14439)
(13743)
(12866)
(12639)
(12160)
(11991)
(11850)
(11616)
(11370)
(11026)
(10964)
(10852)
(10006)
(9593)
(9454)
(9005)
(8794)
(8665)
(8440)
(8301)
(7906)
(7835)
学科
(60816)
经济(60742)
(49508)
(44269)
管理(34925)
农业(32777)
(22400)
企业(22400)
中国(20305)
方法(20004)
业经(18873)
数学(17672)
数学方法(17433)
(16578)
地方(13840)
(12758)
贸易(12750)
(12497)
(12481)
(12473)
(12449)
农业经济(12427)
(12060)
(11889)
银行(11861)
(11491)
理论(10312)
(10257)
发展(10053)
教育(10041)
机构
学院(221836)
大学(215496)
(87145)
经济(85017)
管理(78538)
研究(77613)
理学(66427)
理学院(65742)
管理学(64492)
管理学院(64127)
中国(61645)
(60600)
科学(47667)
农业(46538)
(46534)
(41063)
(40907)
业大(40259)
研究所(36577)
(36302)
中心(36297)
财经(31222)
(30438)
师范(30071)
北京(29295)
(28812)
农业大学(28698)
(28046)
(26829)
(26777)
基金
项目(136624)
研究(104767)
科学(104295)
基金(93511)
(81414)
国家(80549)
科学基金(66578)
社会(63213)
社会科(59122)
社会科学(59108)
(57125)
基金项目(49157)
教育(48493)
编号(46785)
(46269)
自然(40452)
自然科(39439)
自然科学(39427)
成果(39002)
自然科学基金(38660)
资助(38306)
(33572)
课题(32964)
(31297)
重点(30588)
(30092)
(27936)
(27111)
(27007)
创新(26063)
期刊
(110956)
经济(110956)
研究(67034)
(65967)
中国(55464)
农业(44663)
学报(38850)
科学(33675)
教育(32522)
大学(30061)
(28942)
学学(28459)
管理(26188)
(25496)
金融(25496)
业经(25316)
技术(20738)
(20504)
问题(16281)
农业经济(15081)
财经(15057)
经济研究(14988)
农村(14882)
(14882)
(14271)
(12993)
业大(12097)
世界(11697)
经济问题(11404)
(10909)
共检索到354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谨  王海成  
农村协商民主的推进需要协商主体具备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政治德性、提出理由论证自己权益要求及进行理性探讨的参与能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基层政府、村民社会组织以及村民个人在政治德性和参与能力方面的欠缺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协商民主发展的瓶颈。要突破这一瓶颈,需要政府转变观念,树立善治和共治思维,同时对村民社会组织进行法律、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鼓励和支持村民社会组织的发展,积极培育合格的农村协商民主的协商主体。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一宁  曲琳琳  
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与显著优势,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社会民主意识与行为素养的提升。培育大学生协商民主意识与行为素养有利于推动国家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与爱国主义情操;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精神;有利于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完善高校协商民主意识与行为素养培育,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正确行使协商民主权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光芸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政治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将以自由、平等、理性与共同协商为特征的协商民主理念引入村民自治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形式中,可以促进农村基层组织与农民之间、农村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在乡村治理中的良性互动,充分调动农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凝聚力量、集中智慧,进而推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沈太基  陈忠卫  
论我国农村市场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和调控机制沈太基陈忠卫农村市场是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购买力最大的市场。然而,我国目前的农村市场却滞后于城市市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并成为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一个障碍。农村市场的培育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旭慧  梁剑峰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和主要承担者,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加快培育农民主体意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目前农民主体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自我认同感低,缺乏主体意识;参政意识不强,缺乏法治观念;主观能动性差,缺乏创新精神。农民主体意识缺失主要有历史、制度和内在原因。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必须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提高农业农村生产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大农村教育培训支持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来  余彬盛  
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农民等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各主体的结构状态、激励水平与创新活力直接决定了其支撑效果。目前,新农村科技支撑主体的支撑力明显不够,具体表现为科技研发与推广体制、农业企业及农业科技园区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机制落后,科技开发投入不足,科技服务模式落后,管理主体职能缺失,建设主体知识匮乏等。因此,必须加强科技支撑主体的培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存朝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是广大的农民,由于农民在科学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欠缺,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巨大的主体困境,因此,主体培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育,实质上是一个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的过程,科技素质和能力的培育、政治参与能力的培育、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育,构成了新农村建设主体培育的主要内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良美  冯中朝  
随着我国人世承诺的履行,进口农产品量会不断:噌加。进口农产品,尤其是大宗粮棉油进口品在我国国内市场具有比较竞争优势,国内农产品生产经营面临越来越激烈的进口产品的竞争压力,农产品进口竞争加剧会引发倾销行为。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晓云  
自由民主在现代民主制度中占主导位置,然而却在生态治理中遇到了困境。生态治理呼唤一种能够充分考虑生态价值、公共利益、可持续性、基层权力的民主制度。协商民主在价值取向、运行机制、利益保障等方面与生态治理相契合。在生态治理中,要发展协商民主的社会环境,培育协商民主的参与主体,健全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完善协商民主的运行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邓菊秋  龚秀国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城市的"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我国城市财政主体税种的现状与问题,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改革的大方向来确立各市级财政的主体税种就显得格外有意义。因而,建议经济发达地区以不动产税、中等发达地区以营业税、欠发达地区以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丰富地区以资源税作为市级财政的主体税种,从而促使各地政府根据比较优势发展本地经济和培植税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经纶  
我国已经成为 WTO的成员 ,随之而来的将是外资保险公司快速涌入 ,他们将利用其雄厚的资本优势、丰富的经验优势、先进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与中资保险公司展开激烈的竞争。因此 ,入世将给中资保险公司带来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抓住入世后的契机 ,加快中国保险市场中资主体的建设 ,增加主体数量 ,扩大主体规模 ,转变经营观念 ,按 WTO规则加强市场经营机制、管理体制的建设 ,使中资保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广辉  方达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大改革。本文首先讨论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基本内涵与意义,并明确放活土地经营权是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重要目标,其本质是在更大范围内为资金进入农村土地经营领域提供渠道,解决农业经营资金短缺与效率不足问题,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供制度支持。其次,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别面临着"吃不下"的经营权、"分不清"的经营权和"拿不到"的经营权困境。最后指出要从培育职业农民、完善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体系以及引入PPP模式等途径来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丽芝  
加快我国农村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科技人才队伍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涂维亮  
农村市场化、运行有序化,关键在于农村市场主体的建设。因此,在经营体制上培育创新农村市场主体,全面提高农村市场主体的素质和组织化程度,已成为现实的选择。 一、中国农村市场主体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农村市场主体的现状及存在形态与发展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如意  张鸿  
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缺失的现状,根据不同农村商贸流通组织的特点,结合我国"小农业,大流通"的状况,提出了在农产品流通、农资流通和农村日用品流通中,分别建立以大型农资企业为核心,以连锁超市为核心和以农业合作社为核心的三种多元化流通主体,共同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提高农村商贸流通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