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5)
- 2023(9539)
- 2022(7938)
- 2021(7463)
- 2020(6243)
- 2019(13858)
- 2018(13923)
- 2017(27418)
- 2016(15080)
- 2015(16899)
- 2014(16841)
- 2013(16865)
- 2012(15815)
- 2011(14394)
- 2010(14826)
- 2009(14269)
- 2008(14313)
- 2007(13262)
- 2006(12281)
- 2005(11391)
- 学科
- 济(65803)
- 经济(65702)
- 业(51342)
- 农(49840)
- 管理(42848)
- 农业(33035)
- 企(29368)
- 企业(29368)
- 方法(21503)
- 业经(21291)
- 中国(20962)
- 制(20738)
- 数学(19178)
- 数学方法(19067)
- 财(18018)
- 体(14231)
- 银(13287)
- 银行(13270)
- 行(12792)
- 农业经济(12414)
- 贸(12061)
- 贸易(12052)
- 发(11995)
- 易(11880)
- 地方(11776)
- 融(11242)
- 金融(11238)
- 体制(10790)
- 策(10731)
- 发展(9982)
- 机构
- 学院(222852)
- 大学(219253)
- 济(99765)
- 经济(97802)
- 管理(83972)
- 研究(75465)
- 理学(71571)
- 理学院(70913)
- 管理学(70000)
- 管理学院(69612)
- 中国(62365)
- 农(53614)
- 财(49032)
- 京(45793)
- 科学(41430)
- 农业(40478)
- 所(37825)
- 财经(37349)
- 业大(36309)
- 中心(35557)
- 江(34888)
- 经(33781)
- 研究所(33207)
- 经济学(30585)
- 北京(28852)
- 经济学院(27620)
- 范(27347)
- 财经大学(27135)
- 师范(27133)
- 州(27099)
- 基金
- 项目(137893)
- 科学(109067)
- 研究(107123)
- 基金(100510)
- 家(85910)
- 国家(85054)
- 科学基金(72514)
- 社会(70620)
- 社会科(66489)
- 社会科学(66476)
- 省(53904)
- 基金项目(53220)
- 教育(47269)
- 编号(45054)
- 划(43962)
- 自然(42687)
- 自然科(41599)
- 自然科学(41592)
- 自然科学基金(40861)
- 资助(39698)
- 成果(37638)
- 制(33197)
- 部(32296)
- 农(31068)
- 发(30782)
- 重点(30275)
- 课题(30256)
- 国家社会(29510)
- 性(28668)
- 创(28339)
- 期刊
- 济(122264)
- 经济(122264)
- 研究(70293)
- 农(59724)
- 中国(50749)
- 农业(40177)
- 财(36875)
- 学报(32109)
- 科学(31036)
- 融(29086)
- 金融(29086)
- 管理(28888)
- 大学(26583)
- 业经(25595)
- 学学(25494)
- 教育(20211)
- 财经(19335)
- 问题(18032)
- 业(17905)
- 技术(17456)
- 经济研究(17133)
- 经(16556)
- 农村(15262)
- 村(15262)
- 农业经济(15201)
- 版(12877)
- 世界(12764)
- 经济问题(12414)
- 贸(11768)
- 理论(11216)
共检索到351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冀平 张鹏
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过剩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安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我国应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调控 ,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保障体制 ,协调产业政策 ,完善现有的金融税收体制 ,建立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有序流动和运行的劳动力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先文 黄正泉 黄蔡芬
我国以前所出现的"民工荒"是一种劳动力泡沫,农民工"回流"是劳动力泡沫破灭的表现。从发展动态来看,我国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数量相当可观。文章通过模型推算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时间还要往后推迟二十年多年。目前,劳动力仍然是我国的比较优势。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劳动力状况,采取动态的就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有步骤的升级;根据"刘易斯拐点"在我国东中西部到来的时差,实行地区政策的差别化;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刘易斯拐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花卉
文章采用定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念的界定,并构造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贡献的计算办法,分析过程结合了34年间陕西省相关经济数据,同时,结合该项目调研进展,得出结论如下:(1)2003~2007年由于劳动力转移贡献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上升占到的比率为14.4%,而2008~2012年这一指标上升到44.9%。由于2007~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陕西省颁布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导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向陕西省内流动速度加快,劳动力在产业间的移动加剧,进而导致其贡献大幅上升;(2)2008~2012年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贡献百分比最高为42.2%,增长幅度也最大,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3)结合问卷调查结论,待机而出的比例最高约为52.25%,说明陕西省长期对农村劳动力吸引力不足。鉴于此,从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发挥政府力量、改变企业观念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开友
因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而引发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不仅契合了宏观调控法产生的社会根源,而且还符合宏观调控法的价值取向和实施机制。为缩小城乡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差距以及克服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区域性失衡与结构不合理等困境,实现体育领域中社会分配正义的价值诉求以及保障国民的体育基本权,应当通过健全完善发展规划法、财政法、税法及金融法等宏观调控法加以克服。
关键词:
宏观调控法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 有效供给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琳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受劳动力数量进一步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加入世贸组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缓解就业压力的任务更加艰巨。为此,中央把就业纳入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摆在突出的位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陶长琪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中各种显性和隐性失业问题渐显严重,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新的就业岗位不及就业人员失去的岗位,失业人员逐年上升,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独有的经济持续增长和失业大军也同步增大的巨大反差。组成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供给人员包括新增劳动力、现有失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长健 辛晨
我国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地大范围出现"民工荒",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危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关键问题。这需要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特别需要在法学视野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研究。以利益为理论基点,在对"民工荒"现象有所诠释和成因剖析,并进而构建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萍华
“三农”问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将大量滞留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农业劳动力转移,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自身的素质。但由于我国目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许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不公平现象。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汝良 贾仁安 董秋仙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多种方式,其中农村劳动力向小城市或县城转移,是大多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途径。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农村人口在从农民变成农民工,再变成城镇人口的过程中,是在拉力和推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推拉理论 农民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裴新辉 周腰华 姚媛媛 刘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这是由于三大制度原因造成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而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是直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制度原因,因此亟需进行农地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农地制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小苏
农业劳动力转移量的宏观测定对研究劳动就业的一般规律、制定劳动就业的长远规划和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评价现有的测定模型出发,以我国现行统计体系和资料可得性为依据,给出一种适用范围较广的简单测定方法。一、现有模型的评价和改进农业劳动力转移量的实际操作型统计模型并不多见,我们仅收集到一种时序资料分析模型,模型如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朝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淑珍 李贺良
试论转移支付制度的宏观调控职能●王淑珍李贺良转移支付笼统地讲,它表现的是政府间财力的上下移动。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研究中转移支付一般特指相邻两级政府,上级对下级的财力援助与支持。转移支付更深层的内涵、本质是:转移支付制度是指以全国各地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征 张正河
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从耗散结构理论和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学模型,试图通过这个模型估算出各自变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提出权利构成资本的命题,并在制度的范畴下讨论了农民权利的资本化要求以及这种转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和作用,并对农民进城的障碍做了分析探索。
关键词:
近平衡 农村劳动力转移 权利的资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