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9)
- 2023(8794)
- 2022(7297)
- 2021(6743)
- 2020(5573)
- 2019(12497)
- 2018(12408)
- 2017(25176)
- 2016(13604)
- 2015(15002)
- 2014(15025)
- 2013(15400)
- 2012(14634)
- 2011(13404)
- 2010(13606)
- 2009(12874)
- 2008(12616)
- 2007(11829)
- 2006(10771)
- 2005(9641)
- 学科
- 济(70860)
- 经济(70812)
- 农(49680)
- 业(44359)
- 农业(33021)
- 管理(30178)
- 方法(23613)
- 企(21601)
- 企业(21601)
- 数学(21470)
- 数学方法(21384)
- 中国(20936)
- 业经(20570)
- 地方(19699)
- 制(14907)
- 财(13846)
- 农业经济(12485)
- 发(12443)
- 贸(11498)
- 贸易(11492)
- 易(11198)
- 产业(10945)
- 银(10774)
- 体(10761)
- 银行(10757)
- 学(10440)
- 行(10426)
- 发展(10100)
- 展(10090)
- 地方经济(10036)
- 机构
- 学院(206841)
- 大学(200788)
- 济(95686)
- 经济(93990)
- 管理(79460)
- 研究(71246)
- 理学(68906)
- 理学院(68205)
- 管理学(67368)
- 管理学院(67012)
- 中国(56580)
- 农(51568)
- 京(41390)
- 科学(41301)
- 财(40836)
- 农业(38953)
- 所(35685)
- 业大(34592)
- 中心(33079)
- 财经(32349)
- 研究所(32098)
- 江(31309)
- 经济学(29282)
- 经(29281)
- 范(27032)
- 师范(26829)
- 经济学院(26684)
- 北京(25773)
- 经济管理(25505)
- 州(24656)
- 基金
- 项目(133560)
- 科学(106701)
- 研究(102616)
- 基金(97100)
- 家(83170)
- 国家(82394)
- 科学基金(70532)
- 社会(68635)
- 社会科(64838)
- 社会科学(64827)
- 省(53625)
- 基金项目(52375)
- 教育(43547)
- 划(43321)
- 编号(43218)
- 自然(41165)
- 自然科(40092)
- 自然科学(40084)
- 自然科学基金(39372)
- 资助(37572)
- 成果(34207)
- 发(33070)
- 农(30845)
- 部(30289)
- 重点(29705)
- 国家社会(28802)
- 课题(28546)
- 发展(27881)
- 创(27570)
- 展(27496)
- 期刊
- 济(114638)
- 经济(114638)
- 研究(60910)
- 农(57469)
- 中国(41386)
- 农业(39122)
- 科学(29557)
- 学报(28813)
- 财(26874)
- 业经(26145)
- 管理(24238)
- 融(23461)
- 金融(23461)
- 大学(23315)
- 学学(22576)
- 问题(17691)
- 业(17027)
- 经济研究(16144)
- 技术(16087)
- 财经(15746)
- 农业经济(15224)
- 教育(14735)
- 农村(14619)
- 村(14619)
- 经(13689)
- 经济问题(12645)
- 世界(11818)
- 版(11356)
- 资源(11238)
- 技术经济(11154)
共检索到310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邓智团 但涛波
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非农化水平的区域性差异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了非农化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相关性。本文的结论是,我国产业结构(主要是就业结构)演变开始步入“退二进三”阶段,但各省(市)之间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本文对这些问题做出的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的途径。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差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先文 黄正泉 黄蔡芬
我国以前所出现的"民工荒"是一种劳动力泡沫,农民工"回流"是劳动力泡沫破灭的表现。从发展动态来看,我国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数量相当可观。文章通过模型推算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时间还要往后推迟二十年多年。目前,劳动力仍然是我国的比较优势。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劳动力状况,采取动态的就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有步骤的升级;根据"刘易斯拐点"在我国东中西部到来的时差,实行地区政策的差别化;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刘易斯拐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褚志远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完成其主要任务的同时,将产生产业关联和扩散效应、经济非农化发展效应、城市化关联效应以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拉效应,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结构调整涉及农业产业结构、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制造业结构与第三产业结构等四个方面,由此形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路径包括:农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形成的新型农业、依托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农村工业、即将起步发展的乡镇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张的传统制造业和重点扶持发展的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敏
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软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两方面动因,阐述了产业结构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同时有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带动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软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 带动 吸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智勇 梅建明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等原因 ,致使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十分突出。基于此 ,本文从高新技术产业在消化大量低素质剩余劳动力方面的局限 ,结合西部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吸纳剩余劳动力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 ,以及加入 WTO后中国整体产业结构进一步向劳动密集型倾斜的可能倾向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指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消除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途径。提出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政府支持 ;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 ;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密集型产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勇强 黄郁鑫
对于我国当前的二元化经济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以及城镇失业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负相关;农村现代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正相关。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平华
本文分析认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工业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管理,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强化职业培训,改善务工环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全卓伟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劳动力和人口从农业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历史。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传统的农业技术由于机械、电力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相对稳定的土地面积相比,农业中存在了相对过剩的劳动力。以“二元经济论”著名的阿瑟·刘易斯认为,只要非农业部门能够提供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实际工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个人收入差额能够补偿城市的过高生活费和因劳动力流动脱离了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心理成本,农业劳动力就会大量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付朝阳
大量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我国具有明显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同时对我国就业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通过对比分析改革后我国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雇佣的职工人数增长情况,本文指出非国有部门是我国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而农村劳动力的特点——低工资使得他们很容易被雇佣此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非国有部门 就业弹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郝团虎 姚慧琴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吸收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对制度变量的讨论,建立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市场与二元劳动力"模型,并用以解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本文认为,政府的强制性制度障碍导致"S型的人力资本投资曲线"的产生,从而使城市居民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政策和人力资本优势;作为对福利制度缺失的替代,"隐形补贴"等诱致性制度创新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成本优势。这一模型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中的特殊现象有较好的解释力,对于我国城市化战略和我国一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红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平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敬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