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9)
- 2023(8884)
- 2022(7373)
- 2021(7256)
- 2020(5731)
- 2019(12860)
- 2018(13013)
- 2017(26348)
- 2016(14392)
- 2015(15765)
- 2014(15701)
- 2013(15928)
- 2012(15150)
- 2011(13932)
- 2010(14315)
- 2009(13639)
- 2008(13544)
- 2007(12486)
- 2006(11488)
- 2005(10347)
- 学科
- 济(64090)
- 经济(64031)
- 农(49930)
- 业(41267)
- 农业(32998)
- 管理(30722)
- 方法(22513)
- 数学(20543)
- 数学方法(20379)
- 中国(19831)
- 业经(18697)
- 企(18429)
- 企业(18429)
- 制(15418)
- 地方(14474)
- 贸(13230)
- 贸易(13222)
- 易(12971)
- 财(12944)
- 农业经济(12445)
- 发(12252)
- 学(11639)
- 银(11491)
- 银行(11468)
- 行(11105)
- 体(10383)
- 发展(10164)
- 展(10149)
- 村(9570)
- 农村(9547)
- 机构
- 学院(212232)
- 大学(207244)
- 济(91963)
- 经济(90136)
- 管理(77725)
- 研究(75580)
- 理学(66520)
- 理学院(65804)
- 管理学(64784)
- 管理学院(64403)
- 中国(59632)
- 农(57313)
- 科学(45002)
- 京(43699)
- 农业(43699)
- 财(42286)
- 所(39402)
- 业大(37389)
- 研究所(35497)
- 中心(34928)
- 江(33290)
- 财经(32646)
- 经(29595)
- 范(28522)
- 师范(28278)
- 经济学(27858)
- 北京(27335)
- 农业大学(26618)
- 州(26340)
- 院(25932)
- 基金
- 项目(133871)
- 科学(104171)
- 研究(102953)
- 基金(95213)
- 家(83029)
- 国家(82195)
- 科学基金(67899)
- 社会(65712)
- 社会科(61698)
- 社会科学(61682)
- 省(53564)
- 基金项目(50095)
- 教育(45145)
- 编号(44296)
- 划(44276)
- 自然(40019)
- 自然科(38983)
- 自然科学(38971)
- 自然科学基金(38266)
- 资助(37971)
- 成果(36930)
- 农(32975)
- 发(31968)
- 部(30460)
- 课题(30218)
- 重点(30127)
- 创(27407)
- 国家社会(27242)
- 性(27024)
- 制(26220)
- 期刊
- 济(111664)
- 经济(111664)
- 研究(63999)
- 农(62800)
- 中国(43493)
- 农业(42684)
- 学报(34486)
- 科学(32150)
- 财(28783)
- 大学(26857)
- 学学(25733)
- 融(25274)
- 金融(25274)
- 业经(24767)
- 管理(23452)
- 教育(20564)
- 业(19199)
- 问题(17198)
- 技术(16247)
- 经济研究(15793)
- 财经(15700)
- 农业经济(15152)
- 农村(14775)
- 村(14775)
- 经(13493)
- 版(12986)
- 世界(12553)
- 经济问题(11900)
- 贸(11361)
- 技术经济(10425)
共检索到327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康松 熊尚鹏
在长期的“城乡分割”、“以农补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向城市倾斜、“重城轻乡”的财政分配制度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不足,造成了城乡之间和工农之间的严重差别。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制约着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为此,必须寻求有效途径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促进我国农村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战军 谢梅
在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日益增加且需求多样化的现实背景下,迫切需要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有所创新。不论是从理论和现实经验,还是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来看,都存在着市场化供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在深入分析这种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市场化 竞争机制 政府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鹏生
一、公共产品理论与农村公共产品(一)公共产品理论。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按照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铖 涂圣伟 何安华
本文使用2011年对9省调查取得的17个村级数据和187个农户数据以及2008年对3省调查取得的30个村级数据,对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农民的公共产品需求次序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得出了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优先序。通过分析反映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要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需结构不匹配、供给主体单一、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晓莹
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规模和结构有明显改善,但仍滞后于农民的现实需求,农村公共产品长期供给不足和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及影响、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机制方面的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性和全局性,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职能,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
关键词:
公共产品 供给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静潇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最大化的私人竞争机制占据主导位置,以至于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无法有效地由私人提供,只能由各级政府进行供给。本文所涉及的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域范畴内私人不愿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我国在1978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变迁激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这种分散组织结构对农村公共产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赟 徐珍源
本文从相关的概念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出发,通过江西省对九江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及供求关系研究,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试图探讨有效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公共产品 税费改革 新农村建设 体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丽波
针对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严重短缺、结构失衡、区域差异明显的现状,彻底解决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框架和制度模式,进行一系列的体制、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韦统义 宋瀛 梁军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以屯垦戍边为基本职能的经济社会组织,上政下企是其基本组织结构,农垦团场是兵团下属的基层企业单位。基于计划经济的背景和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农垦团场形成了单位制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在国家公共产品供给非单位化的改革中,农垦团场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具有"逆非单位化"倾向,造成农垦团场社会成本沉重,企业经营失范。农垦团场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路径必须明确政府责任、"单位制"历史路径以及"非单位化"的市场化改革原则,构建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体、农垦团场经营剩余为补充、市场化供给(特别是借鉴PPP供给模式)相结
关键词:
农垦团场 公共产品 单位制 体制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邹江涛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民负担过重。现阶段,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何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为农村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亟需制度上的创新。为此,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制应成为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税费改革 地方公共财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峰
市场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为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提供了新的模式;农村公共产品由市场供给效率更高。但是,在我国,由于存在着种种阻碍因素,市场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份额一直很小。本文分析了市场供给农村产品的阻碍因素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市场供给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同民
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就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法治的路径进行研究,以期对强化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
新农村 公共产品供给 法治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丹 尹恒
四川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长期以来,由于“人多地少”,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农民收入持续偏低。于是,“劳务输出”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手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产业,在四川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的挑战,认真总结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针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采取科学的对策,进一步提升四川劳务输出的水平和效益,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四川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小华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诸多种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中 ,人们似乎忽视了金融服务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农民增收与农村金融体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农村金融体制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何通过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制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金融服务 制度创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华强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凸显出金融部门在应对这一变化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如何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客户的差异性信贷需求?本文通过分析信贷供需矛盾及制度性、经营性缺陷,找出提高农村信贷供给的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