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5)
2023(9623)
2022(7431)
2021(6874)
2020(5678)
2019(12605)
2018(13020)
2017(25669)
2016(14110)
2015(16090)
2014(16211)
2013(16102)
2012(14982)
2011(13689)
2010(14001)
2009(13185)
2008(13077)
2007(12044)
2006(11284)
2005(10349)
作者
(41627)
(35379)
(34760)
(33362)
(21660)
(16777)
(15615)
(13661)
(13373)
(12433)
(12094)
(11659)
(11198)
(11179)
(10753)
(10673)
(10261)
(10212)
(9952)
(9904)
(9073)
(8859)
(8631)
(8118)
(8048)
(8034)
(7929)
(7688)
(7201)
(7027)
学科
(61092)
经济(61033)
(46746)
(40228)
农业(30671)
管理(29830)
中国(22085)
(18316)
企业(18316)
方法(18311)
业经(18231)
数学(16277)
数学方法(16187)
(14875)
地方(14062)
(13252)
(13021)
土地(12788)
(12641)
(11485)
(11100)
银行(11087)
税收(10815)
(10751)
(10743)
(10716)
贸易(10707)
农业经济(10581)
(10468)
(10463)
机构
学院(204163)
大学(199667)
(85591)
经济(83713)
研究(73939)
管理(73563)
理学(61751)
理学院(61082)
中国(60806)
管理学(60085)
管理学院(59754)
(55621)
科学(44955)
(44057)
农业(42420)
(41306)
(38298)
业大(36617)
中心(35191)
研究所(34277)
(34051)
财经(31254)
(28329)
(27833)
北京(27713)
师范(27607)
(26198)
农业大学(26161)
(26111)
(25956)
基金
项目(128283)
科学(99622)
研究(97829)
基金(90648)
(79529)
国家(78765)
科学基金(65277)
社会(61475)
社会科(57677)
社会科学(57663)
(50927)
基金项目(48537)
编号(42884)
教育(42642)
(42308)
自然(39620)
自然科(38479)
自然科学(38470)
自然科学基金(37730)
资助(35239)
成果(34788)
(31470)
(30297)
课题(29158)
重点(29102)
(28899)
(25710)
(25508)
国家社会(25339)
(24877)
期刊
(107293)
经济(107293)
研究(64360)
(59434)
中国(50071)
农业(39891)
学报(32365)
科学(31387)
(27347)
大学(25208)
(25201)
金融(25201)
学学(23768)
业经(23635)
管理(22802)
教育(22104)
(18961)
技术(16898)
问题(16587)
农村(14847)
(14847)
经济研究(14689)
财经(14629)
农业经济(14622)
(12534)
资源(12251)
(11417)
经济问题(11401)
世界(11275)
(10060)
共检索到328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敏  邓春景  王雪钢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土地征收引发的纠纷越来越突出,暴力强拆不断发生,群体性事件增多,威胁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征收纠纷的特点、土地征收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从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和建立多元裁决机制两方面推进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的改革,界定"公共利益"范围,区分公益用地征收与非公益用地征收,完善公益用地土地征收的措施,建立非公益用地土地的征收制度,并且从长远看,应承认集体土地的完全流转,从而在制度上化解农村土地征收纠纷产生的基础,同时最好建立多元裁决机制体系,为农地征收纠纷的化解提供司法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春景  李佳  王晓敏  
土地征收是国家强制取得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由于土地征收的强制性,征收过程极有可能使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甚至会威胁到农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因此征收过程经常会伴随社会矛盾及纠纷。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征收纠纷的特征、纠纷产生的原因以及现行土地征收纠纷解决机制,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纠纷化解机制的完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剑芸  陈慰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晋  
城镇化导致了农村集体成员身份的模糊,成员资格纠纷成为了近年来农村社会主要纠纷之一。地方法规在界定集体成员资格上存在瑕疵:户籍标准难以界定特殊成员的资格;村民自治往往侵犯弱势群体利益;户籍和经常居住地混合标准严重限制人口流动;与集体存在权利义务关系标准倒置了因果关系。上述标准忽视了成员资格存在的意义,在城乡二元福利结构下,成员资格的意义在于成员依赖土地为根本的生存保障,现行司法实践的主流意见已采取了以农地为生存保障的标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勇  周凯归  雷雨若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纠纷及其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其"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社会物理学中的社会燃烧理论,可以较好阐释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纠纷化解及其风险预警机制建构问题。采用文献法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纠纷的定性、特点及其引发群体性事件等存在潜在的社会风险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探讨纠纷化解及其风险预警机制建构问题。结果表明,在社会燃烧理论的视域中,土地纠纷是部分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导火线,土地纠纷是在牵涉到多重利益配置的"燃烧物质"、包括社会环境变化等客观条件的"助燃剂"和事件发生到一定程度"点火温度"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当前,急需建立完善的土地纠纷化解风险预警机制,并加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江华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发展期,农民权益受损、征地纠纷日益突出。合理测算农民权益受损的程度、征地纠纷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全国31省(区、市)91村638户被征地农户的调查数据,借助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征地纠纷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征地过程中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处置权、收益权和社会保障权受损严重;农民个体特征和农户家庭特征对征地纠纷没有显著影响,农民权益是征地纠纷全面而充分的影响因素。因此,在构建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体系和改革征地制度时,要从影响征地纠纷的农民权益因素着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司伟歌  
土地征收补偿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偏低,引发了大量争议和纠纷。文章认为,确定一个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对于推动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和保证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措施为:确定征地补偿价格;扩大补偿范围,细化补偿项目;设定科学的补偿计算方法;选择合理的地价体系;完善"片区综合价"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司伟歌  
土地征收补偿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偏低,引发了大量争议和纠纷。文章认为,确定一个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对于推动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和保证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措施为:确定征地补偿价格;扩大补偿范围,细化补偿项目;设定科学的补偿计算方法;选择合理的地价体系;完善“片区综合价”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司伟歌  
土地征收补偿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偏低,引发了大量争议和纠纷。文章认为,确定一个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对于推动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和保证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措施为:确定征地补偿价格;扩大补偿范围,细化补偿项目;设定科学的补偿计算方法;选择合理的地价体系;完善"片区综合价"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温丙存  陈霄  
鉴于纠纷及其解决方式复杂多样,研究纠纷解决必须首先从方法论和分析工具层面厘清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进路,即解纷方式维度下的纠纷分析和纠纷维度下的解纷方式分析。从实然角度对当前农村纠纷解决方式开展系统的比较分析,需要从解纷方式维度下的纠纷分析这一研究进路出发。贵州省梧镇的案例分析表明,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民调解、信访、诉讼、行政调解是农村社会四种正式的常规解纷方式。从所解决的纠纷的类型和事由来看,四种解纷方式"各有专长",每种方式分别对应着某些特定的纠纷类型;从所解决的纠纷的数量来看,四种方式所解决的纠纷数量都呈现曲折增长的态势;从整个农村纠纷解决体系来看,四种方式已初步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分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天能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纠纷呈现高发态势。研究农村土地纠纷问题,探讨构建有效化解农村土地纠纷和预防群体性事件机制,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对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本文以此为据,在分析我国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祝天智  
运用比较研究和制度分析的方法,通过与发达国家征地程序中成熟而系统的纠纷化解机制的比较研究,透视了我国征地程序在预防和化解纠纷方面存在的缺陷。研究发现:我国征地程序在审批阶段缺少征地合法性实质审查和纠纷预防机制,安置补偿决定阶段纠纷化解机制不科学,安置补偿实施阶段纠纷解决机制薄弱。通过征地程序改革,建立以双方协商化解为基础,以中立的第三方协助化解为补充,以官方权威的强制化解为保障,三者密切衔接的征地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是治理频发的征地冲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曲颂  郭君平  夏英  
基于2015年对全国东、中、西部7省190个村庄的调查数据,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新一轮土地确权及土地调整对农村土地纠纷的影响。研究表明:(1)土地确权在明晰农地产权、赋予农民权能的同时,也显化了农村长久以来的历史遗留问题,激发农民解决各种土地权属争议的诉求,引发矛盾与纠纷;(2)土地调整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庄人地资源配置不均的矛盾,但带来的农地产权不稳定也易引发利益、权属等纠纷;(3)村庄的纠纷调处能力对土地纠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人均耕地资源越多、户主平均年龄越高发生土地纠纷的可能性越高,位于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曲颂  夏英  吕开宇  张崇尚  
农村土地纠纷因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时空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近年来日益为各方所关注,处理不好无疑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农村改革的消极因素。全面掌握土地纠纷的现状、特点和未来趋势,对完善农村土地纠纷长效解决机制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基于全国东、中、西部7个省1251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对纠纷发生件数、发生户数和纠纷类型等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大致估计我国现有土地纠纷的整体发生概率和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究引发纠纷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土地纠纷的发生趋势做出合理判断并提出相应化解纠纷的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鸿  郑庆昌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台湾地区的土地征收曾经引发了大量与大陆相似的矛盾问题,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制度安排,值得大陆借鉴。本文分析了台湾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征收政策调整的措施与经验,并由此得出对大陆进一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