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6)
- 2023(7900)
- 2022(6435)
- 2021(6329)
- 2020(5458)
- 2019(12631)
- 2018(13054)
- 2017(26794)
- 2016(14442)
- 2015(16446)
- 2014(16517)
- 2013(16630)
- 2012(15292)
- 2011(14117)
- 2010(14696)
- 2009(13933)
- 2008(13728)
- 2007(12592)
- 2006(11494)
- 2005(10410)
- 学科
- 济(69970)
- 经济(69914)
- 业(47302)
- 农(45624)
- 管理(36500)
- 方法(30192)
- 农业(30007)
- 数学(28127)
- 数学方法(27596)
- 企(26250)
- 企业(26250)
- 中国(19224)
- 业经(17664)
- 制(16142)
- 财(13839)
- 贸(12223)
- 贸易(12214)
- 易(11991)
- 地方(11561)
- 体(11518)
- 银(11477)
- 银行(11467)
- 行(11075)
- 发(10634)
- 策(10278)
- 学(10230)
- 农业经济(10041)
- 融(9655)
- 金融(9654)
- 技术(9557)
- 机构
- 学院(216832)
- 大学(211987)
- 济(96109)
- 经济(94262)
- 管理(85738)
- 理学(74179)
- 理学院(73539)
- 管理学(72134)
- 管理学院(71791)
- 研究(69498)
- 中国(56750)
- 农(51227)
- 京(43938)
- 财(43021)
- 科学(40167)
- 农业(38923)
- 业大(36256)
- 所(34979)
- 财经(33996)
- 中心(32817)
- 江(32346)
- 研究所(31284)
- 经(30803)
- 经济学(28914)
- 北京(27663)
- 范(26193)
- 经济学院(26190)
- 经济管理(26163)
- 师范(25962)
- 州(25550)
- 基金
- 项目(136003)
- 科学(107210)
- 研究(102745)
- 基金(98469)
- 家(84278)
- 国家(83538)
- 科学基金(71682)
- 社会(65879)
- 社会科(62215)
- 社会科学(62197)
- 省(54187)
- 基金项目(51624)
- 教育(46765)
- 自然(44245)
- 编号(44097)
- 划(44037)
- 自然科(43190)
- 自然科学(43183)
- 自然科学基金(42403)
- 资助(41478)
- 成果(35330)
- 部(31296)
- 发(30384)
- 重点(30106)
- 农(29985)
- 课题(29214)
- 创(27872)
- 国家社会(26990)
- 教育部(26579)
- 人文(26258)
- 期刊
- 济(110950)
- 经济(110950)
- 研究(63433)
- 农(55221)
- 中国(41468)
- 农业(37221)
- 财(29922)
- 学报(29646)
- 科学(29504)
- 管理(28382)
- 融(25148)
- 金融(25148)
- 业经(24562)
- 大学(24254)
- 学学(23228)
- 技术(20000)
- 教育(19795)
- 业(17010)
- 问题(16722)
- 财经(16501)
- 经济研究(16224)
- 经(14109)
- 农村(14076)
- 村(14076)
- 农业经济(13996)
- 统计(12794)
- 技术经济(12145)
- 经济问题(11775)
- 世界(11532)
- 策(11251)
共检索到323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綦好东
论我国农地产权结构调整与演进的目标模式○綦好东文章认为,从长远看,我国农地产权结构的调整与演进,必须围绕“产权明晰、长期有效、市场化流转”的目标要求,遵循“有限公平条件下的效率最大化”原则,以“合股所有,长期租赁”为目标模式。当前对农地资产配置效率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綦好东
论我国农地产权结构调整与演进的目标模式山东农业大学农村经济所綦好东农村经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大差异,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安排必须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因此,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速率和程度在地区间可以有所不同。但不能因此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建中 陈贵江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应是在保障和健全农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确立农户对农地的永租权。土地永租权是对承包权的扬弃,从土地产权的运作效率看,永租权比承包权更能体现出土地公有制的优越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建中 陈贵江
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中共江苏省江都县委丁建中中共江苏省扬州市委陈贵江我国农业生产经过80年代中前期的大发展以后,几经徘徊,近期增长势头仍欠力度,与农村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势头形成强烈反差。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基本原因是:农地产权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建中 陈贵江
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丁建中,陈贵江引 言我国农业生产经过80年代中前期的高速增长以后,几经徘徊,近期增长势头仍欠力度,与农村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势头形成强烈反差。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基本原因是:农地产权制度未能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綦好东
我国农地产权结构重构的目标和原则綦好东(山东农业大学经贸学院)(一)农地产权结构重构的目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农地产权结构重构的目标应是:产权明晰、长期有效、市场化流转。1.产权明晰:市场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产权明晰”就是明确地界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家琪 林森
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历经了农民土地私有权及人民公社集体土地所有权"一权";集体农地所有权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的"两权";集体农村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分置的"三权"。与农村土地权利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历经了农民家庭分散经营、人民公社统一经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在多种农村土地权利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中,最为科学的是将农村土地按用途分类,实行农用地"三权分置";与"三权分置"相适应的是现在各地农村正在逐渐转向的"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经营模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关虎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必须创新。在已有的创新形式中,农地股份合作制应成为目标模式。农地股份合作制具有坚持土地 集体所有制、促成土地规模经营、利于农地规范流转、利于形成土地经营者的稳定预期等制度优势。在推行农地股份合作制过 程中,必须坚持农民自愿互利原则和不违背家庭承包制原则;同时,要搞好宏观政策环境建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我国国有流通企业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研究》课题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滨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韩伟
对山东省滨州市圣东土地合作模式的考察研究表明,在自愿的基础上,将分散的农地单产方式转换为集体所有、企业参与经营的新型农村土地合作制,耦合了政治、经济要素及社会多方诉求,可以提高土地的边际产出效率。
关键词:
农村土地合作社 承土地流转 土地产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杜江 刘永友
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杜江刘永友自1978年以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行社也从发展初期的寡占行业发展成为现在的垄断竞争行业,行业规模已经基本形成。然而,正如许多学者和业内人士所注意的那样,与我国旅行社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印堃华 邓伟 孟珺峰 周维颖
本文首先回顾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并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小农经济组织形式存在的一些制度缺陷 ,以及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提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必须变革 ,其核心问题在于“还权于民”。其次 ,结合国情 ,提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模式应以建立能适应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的自主决策、自负盈亏的家庭农场为主。与此相应 ,需建立以社会所有制为前提、业主所有制为基础的农村土地双层产权制度。最后 ,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行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联兵
制度是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内生变量,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是制度经济学的两大基石。当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变迁有其特定时代背景。改革的特征是:(1)诱致性与强制性的结合;(2)意识形态的影响;(3)渐进式改革。改革的效果是:(1)稳定粮食产量,但这次产权改革给农民带来的种粮激励不太明显;(2)农业规模经营逐步发展,但受到交易费用、非农就业岗位、农民意识形态的限制;(3)农民收入提高,涉农纠纷缓解,但仍受到复杂现实条件制约;(4)产权关系变化进一步促进村域治理机制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